上颌窦动脉瘤性骨囊肿1例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864519 上传时间:2017-07-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颌窦动脉瘤性骨囊肿1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上颌窦动脉瘤性骨囊肿1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上颌窦动脉瘤性骨囊肿1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颌窦动脉瘤性骨囊肿1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颌窦动脉瘤性骨囊肿1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上颌窦动脉瘤性骨囊肿 1 例作者:吴玉坤车娟马秀芳蒲章杰 【关键词】上颌 【关键词】上颌窦;动脉瘤性骨囊肿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2 岁,因右侧面颊部、牙齿麻木伴鼻塞 2 个月,眼球突出 10 余天就诊,以“右上颌窦癌”收入住院。 2 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右上牙齿、面颊部麻木,在当地医院就诊,给予药物治疗无效。近 10 余天出现进行性右侧鼻塞,伴鼻涕带血,眼球明显突出及右颊部隆起。为明确诊断入我院治疗。查体:一般情况好,外鼻无畸形,鼻腔粘膜充血,右鼻腔外侧壁明显内移,鼻腔狭窄,鼻道内可见粘液性分泌物。麻黄素收缩后,鼻腔粘膜无改变,未见肿物。右面颊部隆起皮肤无充血肿胀,无触痛。右上牙齿无脱落及松

2、动,可叩及麻木感。硬腭无异常。右眶上缘圆钝部分缺损,眼球外突,活动好,右眼裸视力 50。CT 报告:“右上颌窦腔内较大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密度欠均匀,部分边界模糊,上颌窦内侧壁、外、后壁及上壁骨质大部分破坏消失,肿块长入右侧鼻腔、筛窦、右眶窝内,右眼球明显前突。 ”意见:“右上颌窦内占位性病变,累及右眶窝、鼻腔及筛窦,考虑上颌窦癌。 ”自下鼻道活检钳插入上颌窦腔取组织送病理为“致密结缔组织及少许死骨,其周围多量巨细胞反应,间2质纤维母细胞增生及炎细胞浸润” ,活检时大量血液自上颌窦溢出,凡士林纱条填塞后血止。 因术前病理未确诊,于 2005 年 3 月 18 日在全麻下手术,术中送快速病理确定

3、手术方式。全麻成功后,于上唇及齿龈粘膜交界处上约 3mm 处切口,切开粘骨膜后,犬齿窝即有较多血液渗出,外观上颌窦呈褐色,骨凿凿开犬齿窝,窦腔内有大量血液涌出,出血点不清,吸引器吸引后见窦腔明显扩大,腔内未见实质性肿物。即在吸引器吸引下用筛窦刮匙搔刮窦腔周围后,出血停止,刮出组织送快速病理。病理报告“良性肿物” 。用咬骨钳扩大上颌窦前壁,刮除窦腔内残留组织。生理盐水冲洗术腔,见上颌窦顶后上壁、内侧壁骨质完全破坏,与筛窦相通。筛窦内残留少许骨片,眼球下方及后方暴露至窦腔内,无骨质依托,外侧壁骨质消失,内侧壁仅存粘膜,底壁骨质较完整。剪开窦腔内侧壁,凡士林纱条填塞术腔,经鼻腔引出,缝合切口。术后

4、7d 拆线,冲洗术腔后痊愈出院。出院时眼球仍呈外突状,病理诊断“动脉瘤性骨囊肿” 。半月后复诊,眼球外突恢复正常。 2 讨论 “动脉瘤性骨囊肿”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瘤样病变1 ,1942年 Jaffe 和 Lichtenstein 首先提出。本病多发生于 30 岁以下年轻人,国内报告男多于女,病变部位多见于长骨干骺端和脊柱,下颌骨亦可见,但发生于上颌窦内实属罕见。临床症状常为肿胀疼痛及局部麻木,较一般良性病变发展快,X 线表现为受累骨边缘部有溶骨性3破坏,骨皮质隆起,显示进行性骨质破坏,边界不清,易与恶性肿瘤混淆。据文献报道,本病治疗,单纯刮除及植骨复发率高。大块切除效果较好,但操作复杂,骨缺损大,并可致畸形改变。对上颌窦病变如有复发,可再次行窦内冷冻治疗,效果适宜。因该病例时间较短暂,尚待以后观察疗效。 参考文献 1 刘子君骨关节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3333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