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心声》教案 鄂教版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1864085 上传时间:2017-07-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心声》教案 鄂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心声》教案 鄂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心声》教案 鄂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心声》教案 鄂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 《心声》教案 鄂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心 用心 专心 1心声教学目的: 1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2体会和学习小说的艺术特色插叙手法、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结构上的双线交织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学习缩写。 教学理念: 提倡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提倡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平等对话;提倡编者意图、写作意图和学习意图的和谐会通,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学内容: 心声是发表于 80 年代初期的反映教育问题的一篇小说。小说通过刻画感人肺腑的学生李京京形象,借主人公之口表达了众多受教育者的心声呼唤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呼唤珍视学生的美好情感和独特体验。这是一篇自读课文,

2、根据文章的特点,我们在引导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要遵循学生认知的原则:要研讨小说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要在把握小说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基础上,重点探究小说的主题和艺术特色。为了充分调动和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营造宽松的阅读环境,拟安排两课时学习本文。 课前准备: 1学生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阅读课文。 2教师准备有关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课文。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 (听取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受。)面对人生,成长中的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心声 ,去听听主人公的心声。 了解小说的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小说是以_为中心,通过_的叙述和_的描写来反映_的文学体裁。

3、 小说有三个要素,即_、_和_,其中主要要素是_。 小说按篇幅长短可分为_、_、_和_。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人物描写必须具有典型性。人物的直接描写有_描写、_描写、_描写、_描写、_描写。 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即_、_、_和_。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示例:在一次语文公开课的准备过程中程老师设计了让学生表情朗读小说万卡的教学环节。学生李京京被万卡深深吸引而无比喜欢,很想参与课文的表情朗读。他的这愿望遭到老师的断然拒绝和同学的无端嘲笑最后,在公开课上,当程老师的按部就班被学生的怯场打乱时,李京京举起了手,用沙哑的嗓子

4、满怀感情地朗读了课文,表达了主人公)卡和自己的心声。 2在复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故事的开端: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请求遭到拒绝。 爱心 用心 专心 2故事的发展:李京京用真情和独特的体验朗读课文。 李京京在树林子里的朗读、体会和回忆。 李京京纠正同学的朗读遭到嘲笑。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李京京勇敢举手,在公开课上朗读了课文。 三、自主阅读,体验感悟 1教师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体验进行个性化解读,并设计话题让学:讨论。 出示话题并进行讨论:小说着重刻画了。个人物形象?文中的李京京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你喜欢这个人物形象吗?结合小说内容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教师引导学生所

5、应把握的基本点:李京是一个朴实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对生活有着美好愿望、执著追求真善美的少年。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全文,讨论: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结合小说中具体的语句或段落谈谈自己的依据或感悟。) 设计原则:在多数同学能够提出“想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深入揣摩,根据关键语句或段落,了解李京京的经历和情感体验,把握李京京情感倾诉的需求。预期成果所包含的实质:李京京渴望得到锻炼机会,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暖;渴望亲情和友谊而想念爷爷和儿时玩伴;渴望情感的倾诉与宣泄。这些愿望都建构在“想朗读课文”这一表白上而动人心魄。总而言之,李京京的心声表达了对美好

6、生活的追求,这也体现了他作为成长中的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3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感悟最深的句段深入阅读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四、课堂小结 小说讲述了一个少年的心声,表达了作者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关注,对教育问题的关注。主人公用全部感情朗读那篇动人的课文,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他的成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启示。让我们在下一堂课再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吧。五、布置作业 1提取小说主要情节,把课文缩写成 300 字以内的故事。 2阅读课文,思考文章的主旨和艺术特色。第二课时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反映少年生活的小说。把握小说的主旨、赏析小说艺术特色是我们学习本文的主要的目标。 第二课时赏析体会 设

7、计原则:充分发挥学生阅读课文的自主性,调动学生赏析的积极性。以学生选择重点语段朗读、赏析为主,教师适时指导赏析。 关于小说主旨,应充分肯定学生的独到发现与体会赏析。关于小说的艺术特色,应落实好重点问题:插叙手法、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的运用及其作用;结构上的双线交织,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等。 二、合作探究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来探讨研究。1 万卡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你认为李京京纠正同学赵小桢的朗读这一行为做得对吗?为什么?你从中得到有关小说阅读和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 提示:万卡之所以打动李京京,是因为李京京有与万卡相似的经历,相似的情感体验,相似的倾诉需求,他的心与作品中的万卡的心产生了

8、强烈的共鸣,万卡的心声似乎也就成了他的心声。 “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 爱心 用心 专心 3启示一:要融进小说中去,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深入理解作品。 启示二:要从小说中出来,从生活中发现小说,从小说中理解生活。 2这篇小说涉及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什么问题?你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程老师为什么最后让李京京读完了全文?假如你是李京京或程老师,你会怎么做? 教师引导时要把握的方向:教育应该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尤其要尊重和发现每个学生的积极因素,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愿望。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课文中听到的是一个少年质朴的发自内心的呼声,他有着多么美好的心灵啊!作为教育者,我深受教育和激励。我们没有理由去歧视任何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没有理由不捧着一颗赤诚的心来,让心与心的平等交流成为教育最亮丽的风景。作为受教育者,我们也应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独特体验,探求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为着健全和完善自我人格而努力。让我们携手前行吧! 四、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