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12例分析-2016年最新医学论文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864033 上传时间:2017-07-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12例分析-2016年最新医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12例分析-2016年最新医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12例分析-2016年最新医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12例分析-2016年最新医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12例分析-2016年最新医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12例分析-2016年最新医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12例分析-2016年最新医学论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 Barrett 食管 12 例分析【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 Barrett 食管(BE)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 2006 年 5 月2008 年 10 月经胃镜检查、病理证实的 12 例 BE 患者进行 60W APC 治疗,术后予埃索美拉唑辅助治疗,对其疗程、疗效、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 12 例均完成治疗, 10 例仅需 1 次 APC 治疗即获得消除, 2 例需 2 次治疗。8 例治疗期间有轻度并发症,为胸骨后疼痛, 口服埃索美拉唑 1 周内症状改善。结论 APC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

2、治疗 BE 的方法。 【关键词】 Barrett 食管;氩离子凝固术;内镜下治疗【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s of the endoscopic 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 for Barretts esophagus (BE).Methods 12 patients with histologically proven BE,selected from May 2006 to October 2008, underwent 60W APC and esomeprazole (40 mg/d) were

3、p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The followup was accomplished in all patients.The eradication was obtained in the 10 cases by only one session,two cases required two sessions.Retrosternal pain was the most frequent symptom. 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reversal of Barretts es

4、ophagus was 100%.Conclusion The APC therapy was effective and safe in the reversal of Barretts esophagus.【Key words】 Barretts esophagus,argon plasma coagulation,endoscopical therapyBarrett 食管(Barretts esophagus, BE) 是一种常见的胃食管反流病的并发症,是食管下段胃食管交界上方黏膜发生异常变化,食管下端的正常复层鳞状上皮被含有杯状上皮的特殊肠化生的柱状上皮所替代,被认为是重要的食管腺癌

5、的癌前病变1 。氩离子凝固术( 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APC)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性凝固治疗方法, 已证实能使 BE 黏膜消除且诱导鳞状上皮再生2,3,本院自 2006 年 5 月2008 年 10 月应用 APC 治疗、随访 BE 食管 12 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1. 1 一般资料 2006 年 5 月2008 年 10 月在本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胃镜及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 BE 的患者 12 例,男 9 例,女 3 例,年龄 3072 岁, 中位年龄 52 岁。主要症状为烧心、泛酸、腹胀 5 例, 胸骨后

6、疼痛 5 例, 上腹部疼痛 3 例。按内镜下形态分为: 型(舌型) 6 例, 型(岛型) 4 例, 型(环型 2 例); 按化生的柱状上皮长度分类, 短段(3 cm) 10 例, 长段(3 cm)2 例。平均 BE 长度为2.9 cm(范围 25 cm)。1. 2 器械 Olympus CV260 电子胃镜,ERBEICC200,APC300 氩气刀。ERBE 胃肠道内镜专用 APC 探头(直径 2.3 mm,长 3.2 mm) 。氩气流量 2.4 L/min,功率 4060 W。1. 3 治疗方法与步骤 术前准备同常规内镜检查。调整好氩离子凝固器治疗参数,内镜直视下观察病灶,然后经内镜钳道插

7、入氩离子凝固器导管,由胃食管结合部(GEJ )至 BE 末端以每次 13 s 的时间呈反复纵形长条状烧灼,如果 BE 长度超过 4 cm,可分 2 次或多次进行,最后烧灼岛状黏膜。病灶边缘经 APC 治疗时均将该区灼疗成微黄黝色,病灶周边粘膜初始发生肿胀,继而因蒸发而发生固缩和塌陷现象。操作过程中应抽吸腔内烟雾,以免影响视野和治疗的进行。所有患者在治疗后 1 个月复查胃镜,若病理提示仍有肠化生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的柱状上皮存在,1 个月后进行第二次 APC 治疗,直至 BE 黏膜完全消除(活检病理肠生柱状上皮完全消失) 。术后均常规应用埃索美拉唑(阿斯利康公司)

8、 40 mg/d,连用 6 个月。2 结果2. 1 临床疗效 12 例患者共接受 14 次 APC 治疗, 2 次 2 例,1 次 10 例。所有患者经 APC 治疗均能完全消除 Barrett 黏膜。因样本量少,未行统计学处理。2. 2 并发症 治疗后 8 例出现不适症状,胸骨后隐痛不适或疼痛、腹胀、泛酸加重,口服埃索美拉唑 1 周内症状改善。未出现穿孔、出血、狭窄、感染等严重并发症。2.3 复发及随访情况 12 例均完整经过治疗及随访,平均随访期为 11.2 个月(413 个月) ,8 例完成 3 次及以上内镜复查,3 例完成 2 次内镜复查,1 例完成 1 次内镜复查。其中 10 例患者

9、治疗 1 次Barrett 黏膜消失。2 例患者 Barrett 黏膜长度超过 3 cm (分别为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3.5 cm、4.5 cm) , 1 次治疗后 Barrett 黏膜尚未全部消失, 1 个月后再次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后,Barrett 黏膜消失。成功率为 100%。3 讨论Barrett 食管是一种癌前病变,与食管腺癌的发生关系密切,近年来食管远端和胃贲门部腺癌的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因此 Barrett食管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防治食管腺癌的重要手段。Barrett 食管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手术及内镜下治疗。目前尚无被广泛证实有效的药物,质子

10、泵抑制剂(PPI)只能控制反流症状,但未证实可逆转 Barrett 上皮和异型增生以及降低细胞增殖4 。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和手术致死率, 年龄超过 70 岁病死率增高到 11%, 此外病人要在术后至少 9 个月才能达到术前生活质量,不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内镜治疗手段包括激光、多极头电凝(multipolar electrocoagulation,MPEC)、光动力学疗法( PDT)、冷冻等, 但任何治疗方法尚未被肯定可完全永久消除 Barrett 食管上皮或减少癌变5 。APC 术为一种新型的非接触性凝固方法,利用特殊装置,经离子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化气将高频能量传

11、送至靶组织,使组织表层可获有效凝固,从而起到止血和破坏有关组织等治疗作用6 ,而组织表面热凝固深度仅23 mm,可防止穿孔。氩气流量是散发的,产生热凝固效应为轴向、侧向传导,几乎可达病灶的每个部位;通过氩离子形成高频率气流对特殊肠化黏膜大范围灼烧,形成一定深度的黏膜损伤7 ,由于再生肠上皮化生的几率较低,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术后联合埃索美拉唑使用,可有效促进 APC 治疗所致的人工食管溃疡。国外 Pereira等8和 Tigges 等9研究使用 6070 W APC 治疗 BE 获得完全消除的分别为 96%和 91%。本组应用功率 60 W 的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 食管患者, 其中

12、10 例 1 次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达到完全清除Barrett 黏膜, 2 例 2 次治疗后完全清除,提示氩离子凝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消除 Barrett 黏膜的方法。有研究证实, 胃酸是诱导鳞状上皮化生为柱状上皮的最主要因素, 通过抑酸治疗, 可使Barrett 黏膜处于低酸环境, 有利于损伤修复和鳞状上皮再化生4,5 。本组病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后均给予埃索美拉唑 20 mg每日 2 次维持治疗 6 个月,之后则根据反流症状的有无决定是否服药。平均随访 11.2 个月后发现所有的 Barrett 食管均获成功治疗。上一页 1 2 下一页尽管 APC 有较多优点,但尚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献报道 AP

13、C 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 1 % ,主要有腹胀、治疗部位疼痛、黏膜下积气导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致迟发性穿孔、胃肠胀气、发热以及少见的治疗后局部肉芽肿性息肉和肠道气体爆炸副作用10,但多为个例报道。Johanns 的体外实验表明,即使将 APC 功率 155 W 作用时间长达 10 s ,浅表坏死仅达肌固有膜的 25 % ,无穿孔发生11,国内亦有对猪胃黏膜行不同输出功率及作用观察 APC 的作用深度与范围,结果显示使用 80 W及 5 s 作用时间,组织坏死深度不超过 2 mm,最深处仅达黏膜下层12 。Pereira 等8认为高功率氩离子凝固可提高消融成功率、降

14、低复发率,但并发症发生率也增高,主要有不同程度的胸痛及吞咽疼痛,其他有高热和少量胸腔积液、食管狭窄,少数并发纵隔积气和皮下气肿。本组部分患者有轻微的治疗部位疼痛及腹胀等,但未有穿孔发生。迄今国内外均有报道内镜下氩离子凝固后部分存在Barrett 腺体和深层柱状上皮的复发和残留,而最多有 44%的患者再生的鳞状上皮下埋藏有腺上皮和顽固的肠化上皮,陈磊等13 、Schulz 等14认为长期的随访发现肠化的复发率为 0%68%。有学者认为治疗后的复发与 Barrett 黏膜的长度、治疗后服用 PPI 的剂量和时间的长短以及治疗后是否残留柱状上皮等因素有关,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

15、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 Barrett食管操作简便、近期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由于本组病例少,随访的时间较短,对于 Barrett 上皮消除后能维持多长时间, 尚需要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病例、更长时间的随访观察。【参考文献】1 Cameron AJ,Ott BJ, Payne WS. The incidence of adenocarcinoma incolumnar lined Barretts esophagusJ.N Engl J Med, 1985, 313: 857859.2 Deviere J. Argon plasma coagulati

16、on therapy for ablation of Barretts esophagusJ.Gut,2002, 551: 763764.3 Basu KK, Pick B, Bale R,et al.Efficacy and one year follow up of 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therapy for ablation of Barretts esophagusJ.Gut, 2002, 51: 776780.4 邹多武. 抑酸对 Barrett 的食管治疗价值J.中华消化杂志, 2006, 26 ( 2) :121122.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5 杨云生. Barrett 食管的内镜治疗J.中华消化杂志, 2006, 26 ( 2 ) : 12212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