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考前100天复习说明文阅读一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638476 上传时间:2017-1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5.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考前100天复习说明文阅读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语文考前100天复习说明文阅读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语文考前100天复习说明文阅读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考语文考前100天复习说明文阅读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考语文考前100天复习说明文阅读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考前100天复习说明文阅读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考前100天复习说明文阅读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更多试题资料请关注明师题库(微号: mstiku)更多作文资料请关注明师作文(微号:mszuowen)!-中考语文考前 100 天复习说明文阅读一第 24 讲 说明的对象及特征复习策略考点一:说明文的分类(1)事物说明文:介绍事物形体特征的说明文。(2)事理说明文:介绍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等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考点二:如何分清说明的对象?(1)首先,要区分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中事物本身就是说明对象,对象往往可以从题目中找出来。事理说明文中的说明对象不能只看题目,只有通读全文,在整体感知文章大概内容的基础上,经思考分析后才能明确文章的说明对象。事理说明文的对象往往就是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

2、(2)其次,抓住文章中心句 及关键性词语。值得注意的是,整篇文章有整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局部段落有局部段落的说明对象,千万不要把局部的说明对象当作整篇文章的说明对象。考点三:如何把握说明事物的特征和概括说明的内容?(1)找中心句:事物的特征或说明的内容一般有概括性的中心句。文章的中心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如果是段落的中心句则出现在段落的开篇或结尾。(2)概括、提炼、归纳。有时文中没有明显交代事物的特征,有时交代的特征只是表面而非本质的,就需要用概括、提炼的方法来归纳事物的特征。考点例析例(2014咸宁)细菌发电前景广阔生物学家预言,21 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说起细菌发电,可以

3、追溯到 1910 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 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 80 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更多试题资料请关注明师题库(微号: mstiku)更多作文资料请关注明师作文(微号:mszuowen)!-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物,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

4、其效率可达 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即使这样,还有 10%的潜力可挖掘。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 1000 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 10 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 200 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

5、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 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 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杆菌来发电的,而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1.“细菌发电”共有三点优势,请结合全文,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其中两点优势。效率高2.

6、结合第段思考,你认为第段的“还”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并请写出“惊奇发现”的两点内容。【思路点拨】第 1 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以及说明对象特点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要阅读全文,然后提炼第段中“细菌发电”的优势,第段已经给出答案“效率高”,归纳第段,得出结论“细菌发电没有污染”,归纳第段得出结论“细菌发电成本低”,然后压缩成三个字就可以了。-更多试题资料请关注明师题库(微号: mstiku)更多作文资料请关注明师作文(微号:mszuowen)!-第 2 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解答时只要认真阅读第段,就会发现第段是第段内容的更进一步,所以“还”字的作用就是起递进作用。【参考答案】1.不污染

7、(无污染) 成本低(低成本 ) 2.结构上起递进作用;惊奇的内容 是: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特异功能(答“嗜盐杆菌能发电”亦可);用嗜盐杆菌发电能大大地降低成本。变式训练1.(考点一、二)本文是一篇_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_。2.(考点三)结合全文揣摩,下列对文章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画线句说明细菌发电的历史较长。B.本文是按时间先后顺序予以说明的。C.细菌发电的原理很复杂,但都要细菌参与,并与其他物质发生转化。D.第段说明细菌发电的过程很简单,只需要加入糖类就可以了。考点精炼(一)(2014江西)扇子黎戈东周列国志里,看到过这样的插图:两个梳双髻的宫女,手执长

8、柄大扇,立在对坐畅谈国事的公侯身后,这样的扇子多半是由奴仆执掌,象征性大于使用目的,它是表白强权的道具。准确地说,它是礼仪扇。汉代的扇子,则是用竹篾编成,其形制类似于现在的大号菜刀,扇柄附于一侧而不是居中,且开始落入寻常百姓家。在古画中,常见一奴仆蹲踞扇火,大力使着一把扇子,扇子地位大跌。汉末有一些原理简单的机械扇,诸葛亮同学发明过诸葛扇,悬挂屋内,手拉使之转动生风。穿过千年时光隧道,在关于老上海的电影里,仍然可以看见理发店里有这种手拉的风扇。【A】小伙计拉着一根绳,扇子左右缓移,时间也被拉长了,太太小姐们一边做头发,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拉呱家常。春日迟迟,欲睡昏昏。反正闲妇们有的是时间要打发,

9、降那一点点心火,微风徐来的排扇也够了。-更多试题资料请关注明师题库(微号: mstiku)更多作文资料请关注明师作文(微号:mszuowen)!-魏晋南北朝的扇子是羽扇,不用说是仿生原理的朴素运用,羽扇有十羽和八羽之分,后来进化成比翼扇,即以竹木为骨架上糊以绢绸,只在末端象征性地饰以羽毛。羽扇是男人的物什,恪显名士做派的道具,羽扇名人有“羽扇纶巾”的公瑾侯及其政敌诸葛先生。真不能想象,诸葛先生要是丢了他的三件套羽扇、纶巾、四轮车,会不会风采全无呢?隋唐时流行纨扇,又称团扇,早唐时盛行腰圆纨扇,中晚唐为满月式样,纨扇近于现代的绢扇,以竹木为骨,承风面大,手感轻盈,它的使用者转向深闺。“轻罗小扇扑

10、流萤”,隋唐女子都是腴美人,如果是骨重身宽的羽扇,用来扑蝶扑流萤,动作的幅度太大,就失了娇羞劲儿。宋元后期开始使用的折扇,轻便,价廉,易携带,袖藏即可。市民图耐用,多用油纸扇,文艺青年大多使用素纸扇,图它可以挥毫泼翰,题诗作画。扇子还是艺术作品中高频出现的道具。言情小说中,扇子可煽情,比如李香君血溅桃花扇;可定情,比如西施赠扇给范蠡;可抒情,桃花扇就是靠一把扇子来抒情,并且贯穿情节起落的;可绝情,珍珠令里,女主角赠男主角折扇一把,即可以示绝交,扇同“散”,和伞一样,是很不祥的赠物。武侠小说里,儒化的博雅侠客,手持一把小扇,以显其书生性情。江南七怪里那个执扇的妙手书生,还在扇子里面藏暗器、毒针什

11、么的。有的扇子本身就是兵器,比如玉扇真人那把。西方艺术作品里也常看见扇子的身影。【B】电影里的名媛贵妇手捏一把小折扇,一手牵裙角,莲步轻移,旖旎而行。歌剧中的淑女用一种很有趣的面具扇,上面开了两只眼睛一样的小洞,把自己的面孔藏起来,以示畏怯。(选自私语书,有删改)1.(考点二)这篇文章从扇子的发展史和_两个方面介绍了扇子。2.(考点三)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朝代 扇子的特点和功用东周 -更多试题资料请关注明师题库(微号: mstiku)更多作文资料请关注明师作文(微号:mszuowen)!-汉代 魏晋南北朝隋唐 宋元后期 折扇轻便,价廉,易携带,耐用,可题诗作画。3.文章运用了分类别的说

12、明方法介绍扇子,有什么作用?请从文章最后四个自然段中举一例分析。4.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请任选文中一处画线句作具体分析。(二)(2015预测)人体的爆发力从哪里来汲露举重运动员临场一声大吼,举起常人无法举起的杠铃;气功师运功后,一脚踢断钢棍这些人体突然产生的爆发力,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们试着用力学的观点来探索这一现象,于是,生物力学应运而生。生物力学是研究生命某一现象的科学,在生命力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分支叫肌肉力学。研究人体爆发力的奥秘,就得从肌肉力学开始。人身上有 700 多块大小肌肉,由 3 亿多根肌丝即肌纤维组成。每根肌丝都有肌张力,有人做过推算,把全身肌丝平行排列起来,当它一起

13、收缩时可拖动 25 吨重的物体。在医学上,人体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心肌三大类,附着在人体骨骼表面的肌肉大都是骨骼肌,膀胱、子宫、肠胃和血管壁面上的肌肉是平滑肌,心脏里的肌肉是心肌。-更多试题资料请关注明师题库(微号: mstiku)更多作文资料请关注明师作文(微号:mszuowen)!-人的骨骼肌,单位力为 3.654 公斤/平方厘米。众所周知,肌力可以通过锻炼得以提高,如举重运动员的肌肉很发达,据检测,他们两臂骨骼肌的单位力高达 8 公斤/平方厘米。这就是能产生爆发力的奥秘所在。肌力的大小,不仅与肌丝的粗细、数量有关,而且与肌丝的肌张力和收缩率有关。人身上的肌丝通常都处于一定程度的拉伸状

14、态,因此,平时就具有一定的肌张力,就是说肌肉有弹性。肌丝回缩的速度有快有慢,称之为收缩率。收缩率愈高,回缩愈快,弹性愈好,发出的功率愈大。但是,肌张力和收缩率是成反比的,当肌丝被拉伸到最大长度时,就处于僵直状态,此时收缩率很低,甚至没有一点弹性,肌肉也就不能做功了。因此,只有在肌张力和收缩率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值,才能使肌肉输出最大的功率。实验证明,当肌丝拉伸到最大长度即极限长度的 30%时,肌肉输出功率最大。所以,运动员要 在临场中发挥得好,不是凭力气大,关键在于掌握用力的奥妙。还有一种诸如携带平时根本无法举起的保险箱逃离火灾的现象,被科学家称之为应激爆发力。应激爆发力又是怎样产生的呢?科学家曾

15、做过实验,用仪器连续不断地刺激两臂肌肉神经,致使肌肉连续收缩,然后测试其臂力发现,比正常增加了 60%。这个实验说明,肌肉在受到连续刺激后能产生巨大收缩力量。在应激情况下,大脑高度集中,强化指挥力量,不断通过神经系统下达肌肉收缩的指令。此时,肌肉处于连续收缩状态,除运动神经(即肌肉神经)参与指挥外,交感神经也密切配合分泌出大量的肾上腺素,动员全身的力量来对付应激局面,使心跳和血液循环加快,呼吸加快加深,血管扩张,使肌肉的能量不断地得到补充,进而使肌肉收缩得更有力量。此外,肾上腺素还反馈到大脑,刺激大脑中枢,进一步提高大脑指挥效率。此时此刻,细胞中的能源三磷酸腺苷迅速分解,释放出足够的能量,不断提供给肌肉使用。于是,巨大的爆发力就在“全身总动员”的情况下发生了。(选自工人日报2014 年 4 月 18 日)1.(考点一、二)本文是一篇_说明文,说明对象是_。2.联系全文,说说第段有什么作用。-更多试题资料请关注明师题库(微号: mstiku)更多作文资料请关注明师作文(微号:mszuowen)!-3.(考点三)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4.第段中的“据检测”和第段中的“科学家曾做过实验”是不是多余的?说出你的理解。5.文末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