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员工心理健康,走出不良心理困境-2016年最新医学论文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863292 上传时间:2017-07-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员工心理健康,走出不良心理困境-2016年最新医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注员工心理健康,走出不良心理困境-2016年最新医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注员工心理健康,走出不良心理困境-2016年最新医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注员工心理健康,走出不良心理困境-2016年最新医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注员工心理健康,走出不良心理困境-2016年最新医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注员工心理健康,走出不良心理困境-2016年最新医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员工心理健康,走出不良心理困境-2016年最新医学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关注员工心理健康,走出不良心理困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普遍的提高,对健康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然而,由于医学知识的匮乏,平素保健意识的淡漠,在疾病深重时,对医院不恰当的期许,以及对医药费用过高的不能忍受,往往会诱发对医院的误解和怨恨,而工作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常常在不经意间成为怨气的宣泄点,这不可避免地加重了医护人员的心里压力。当然,压力的来源是多方面的,通常情况下是在工作中产生的各种压力。包括工作任务过重、人际沟通、角色冲突、工作环境等等。而如果这种压力得不到释放或缓解,将会影响到员工的身心健康、情绪以至影响

2、到工作。目前的医疗体制下,医护人员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处在上升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医护面对风险,关乎患者生命 医护的工作是直接面对着饱受伤病折磨、痛苦呻吟的特殊人群,生命关天,责任重大。然而,现代人不但要求对疾病的治疗,还期望着心理的关注。医护人员要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全面照顾。然而目前国内医护严重缺编,致使其处于超负荷状态,日夜不停地工作,生活不规律,既要完成繁重的治疗、护理工作,又要担心病人出意外,造成心理高度紧张和身体极度疲乏。 2 自身发展受限,付出收益失衡 医护晋升机会有限,尤其是护士,许多患者对医生表现出一定的尊敬和信任,而对护士则抱有怀疑的态度,

3、甚至于不尊敬。再加上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福利待遇上的不合理,在编和非在编人员的差别,生存的压力,使护士在心理上失去了平衡,产生严重的失落感。 3 媒体导向偏颇,社会舆论失当 医疗机构属高风险行业,很多结果难以预料和人为控制,而很多媒体往往单向听任于弱势的患者,用夸大的眼光批判着医疗行业。得不到社会的支持和理解,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增大,心理犹如无形的阴影笼罩。尤其是医患、护患矛盾冲突,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双方的责权和利益问题、健康和经济问题、道德和法律的问题。所以,在原则上医护人员即使遇到歪曲现实、情绪激动、甚至无理痛骂的病人,也必须保持冷静平和、大度包容的心态。从而压

4、抑了自身感受,作出精神妥协。医护人员在得不到理解,感到威胁或感情受到伤害又无法表达时,会感到地位低,人身安全不佳,对工作满意度下降。从而导致对工作的厌恶感,表现为服务质量退化,工作效率低等。 4 医疗体制欠佳,医患关系紧张 很多患者容易将对医疗费用的矛盾,甚至是医疗体制的矛盾直接转化为和一线医护人员的矛盾,这使得医护人员背负莫须有的黑锅。特别是药品流通领域对出厂药品的层层加码,使许多药品价格虚高,引发社会舆论和患者强烈不满,又使广大白衣天使蒙受不白之冤。 由此可以看出,在医务人员态度不好,或责任心不强时,我们不能只单从其思想品德方面考虑问题,还要考虑环境因素困扰、心理障碍、体质下降等因素。 上

5、一页 1 2 下一页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医院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还应关注医务人员们的心理、身体状况。这样有助于找到问题的实质。 在 2004 年 6 月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医师论坛大会上,中国医师协会发表了一项调查报告。报告称,有 48.4%的医师认为执业环境较差和极为恶劣有 63%的医师不愿意子女报考医学院校绝大多数人认为待遇与职业工作不相称。调查报告还显示,目前执业环境不良的突出表现为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医师普遍感到执业中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得不到保障医疗纠纷问题成为影响执业环境的主要因素。 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优化医护人

6、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发展人类健康事业、提高人们生命质量的先决条件。本人在工会工作十几年,实践中经常思考如何能帮助职工走出心理困境,做为工会,既是职工职工之家,就要以职工为中心,应帮助医护人员正确认识和适应目前的工作环境,减轻心理压力;了解医护人员的困惑,建立相应的减压机制,给医护人员一个释放心理压力的平台,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4.1 加强心理疏导,学习人际交往的沟通技巧。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学知识方面的培训,学习人际交往和医患沟通的技巧,使医护人员掌握与患者心理沟通的方法和自我心理疏解的方法。使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能及早与病人进行充分沟通,增强彼此

7、间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的信任与理解,正确引导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诊疗和护理的期望水平,通过合理的解释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医学所具有的风险性,科学的认识和对待医疗活动。避免因沟通不良引起的医疗纠纷,减轻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4.2 保持积极的心态,走出心理困境。良好的心理状态从积极的心态开始。医护人员在遇到困难和遭受挫折时,要主动调整内心产生的消极态度。西方有智者说过:“你改变不了客观,但可以改变主观;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心境;你改变不了他人,但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 ”做为工会干部,要积极关注职工工作、学习、生活,及时了解职工精神状态。

8、心态决定状态,要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员工在工作或生活中进入巨大的心理波动时,在觉得职工对某个问题可能有压力和困扰时,指导职工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引导职工走出心理困境,及时解决压力和困扰。 4.3 努力做到人尽其才,发现、挖掘和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才能。对于大多数职工来说,成就感是最有效的激励。做为领导人,不一定自己的能力要多强。但要懂得信任职工,团结比自己强的力量,使职工积极参与并发挥才能,能使职工从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愉悦。 4.4 加强自我心理调适,适时进行心理干预。了解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理想和现实的机结合,才能获得成功。劳逸结合,积极休息,培养业

9、余兴趣爱好;加强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睡眠充足;建立和扩展良好社会支持系统,拥有朋友;积极面对人生,自信豁达,知足常乐,笑口常开;改变不合理观念,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什么样的想法,决定什么样的未来,生活是自己创造的。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必要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帮助。 在同一环境相处的人,对生活的理解却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同样是发生事故,有的人感到失落,有的人却感到幸运,及时发现问题,避免更大的损失。总之,我们生活、工作在社会大家庭里,难免会遇到问题,作为管理者要时刻关注他们,从工作、生活、心理等几个方面发现问题,适时进行心理干预,帮他们度过难关,那么医院工作就可以更上一层楼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