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总结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611908 上传时间:2017-1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闻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徐闻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徐闻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徐闻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徐闻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闻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闻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徐闻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总结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是农业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 2009 年中央 1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好我县农业科技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徐闻县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三面环海,南临琼州海峡与海南相隔 18 海里,是大陆通往海南省的咽喉。全县有 15个乡镇,一个县办农场和海安经济开发试验区,总人口 68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54 万人。土地总面积 266 万亩,耕地面积108 万亩,其中旱坡地 80 多万亩,是我省农业大县之一,农业基础扎实,良种覆盖率在 98%以上。自 1998 年省委省政府湛江现场办公会以来,全县大力发展

2、改水治旱,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现在以形成了香蕉、菠萝、北运蔬菜、甜玉米、芒果、甘蔗、蚕桑、速生林等十个农业生产基地,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色”的区域化、 规模化、标 准化的格局。二、主要做法1、抓好科技宣传,有效地提高广大人才队伍的科技意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技进步,就没有农业进步。通过开展科技宣传,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等,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转变了观念,加快新技术普及应用。通过电2视、广播、简报、 墙报、发放印发资料、以及农业科技巡回咨询活动和举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宣传农业科学新知识。据统计,近几年共发放农业技术资料 18 万份,刊登简报 48 期200

3、0 份,张贴墙报 120 期 7200 份,接受群众技术咨询 28 万人次,科技下乡巡回咨询活动 32 次,派出专家、技术人员 323 人次,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 370 期,培训人数 30700 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农民、干部对科技应用意识,转变观念,促进我县特色农业、科技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发展。2、通过对实用人才的培训,推动良种、良法等实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围绕着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增强农业竞争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财政增效为中心,加强与农业大专院校、科研所沟通与合作,充分利用农业科技培训手段,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积极引进良种、试验

4、、示范、推广。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技术、节水技术、新农药的农业环保技术,从而提高农业产量、质量,丰富了我县作物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和科学成果转化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徐闻县农业局从国内外引进特、优、稀水果、蔬菜等品种 125 个;推广粮食和经济作物优良品种 382 个,种植面积 280 万亩,良种覆盖率从 2001 年 89.3%提高到现在 99.4%;推广一大批新农药、新肥料、新农膜等品种 432 个,约 120 万吨;推广先进实用栽培技术、节水技术、农机耕作技术等 82 项。特别3是 2005 年县政府组织到华南农业大学学习引进的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增

5、产增效明显,成绩显著,目前,全县作物已有 15万亩应用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科学技术普及与应用,提高产量和产品科技含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日益增强。3、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建设,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我县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与当地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机结合,以“办 一班、兴一业、富一方”的建设目标,目前全县形成“一乡一 品、一村一色”的区域化规模化格局,出现了具有南亚热带农业特色的乡镇,如香蕉镇、菠萝镇、蔬菜镇、蚕桑镇、芒果镇等,涌现出一大批青瓜村、苦瓜村、辣椒村、玉米村、木瓜村、西瓜村、香蕉村、菠萝村、芒果村等,有力促

6、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全县特色农业发展创造效益。通过农业科技培训的全面实施,以及全县农村党员、干部共同努力,全县农业区域主导产业逐渐明显,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据统计,2008 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 108 万亩,其中菠萝 17.93 万亩,总产 33.80 万吨;香蕉 16.76 万亩,总产 37.55万吨;蔬菜 31.6 万亩,总产 44.55 万吨;甘蔗 29.49 万亩,总产132.06 万吨,2008 年全县农业总产值 480842.1 万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 319662 万元,占 66.48%。全 县 人均收入从 2001 年3895 元/年,增加到 2008 年

7、 5711 元/ 年,南 亚热带农业已成为我4县特色产业。四、通过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农民整体素质,促进农村基层青年党员、干部成长成才,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农民技术教育,主要是通过各种技术培训实现。加强科技培训是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振兴农村经济的基础工程。实践证明, 拥有文化科技知识的农民对新的、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接受快,在应用农业科学推广技术和农村生活组织中起着样榜作用。我局对农业科技培训极为重视,密切与大专院校、农业研究所等联系,聘请有关专家、技术员到农业科技培训队伍中,指导农业生产。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富有针对性科技培训,通

8、过举办各种农业科技培训,特别地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绿色证书” 培训 ,全县 9.45%农民接受过农业科技培训。他们了解掌握了党在农村的主要路线、方针、政策,初步掌握了一定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极大地提高了政策文化水平,进一步加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业增效的能力和法制观念,广大农民科技水平不同程度得到提高。农民技术员占农民人员从 0.3%提高到 6.2%;农村党员干部有 52.4%参加过科技培训。农 村干部指导农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在农业生产中起着带头人模范作用。如龙塘西洋村干部温贤能同志学以致用,种植香蕉 200 亩,年收入 100 多万元,纯收入 45 万元,成为该镇香蕉产业龙头大

9、户,2003 年被评为县“十大杰出青年 ”。全县 1246 名村5干部,接受科技培训有 381 人,占 30.58%。一大批年轻党员干部成为乡镇、村委会级班子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他们当中已有些走上领导岗位,如曲界镇愚公楼村吴谊同志,通过培训学习,培养后走上村党支部书记岗位。农业科技培训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了解信息、掌握技术、指导生产、大胆开拓、学习交流的场地。这样,大大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五、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建设,有效地培养了一大批农业开发的生力军,带动了周围群众致富奔康农村的希望在青年、党员、基层干部。通过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在 农村青年党员基层干部中掀起了学科技、

10、干事业的热潮,培养了一大批农业开发的生力军,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围绕“ 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 ”,全县从事农业开发种植 50 亩以上的有 653 人,面积 5.8 万亩,其中参加过农业科技培训有 562 人,占 86.1%。他 们已经成为我 县农业开发中的一支劲旅。在这支劲旅中,涌现出一批率先示范、乐于奉献的模范学员,他们无私传授实用技术和创业经验,积极帮助周围群众推销产品,拓展市场,带动致富。如城北乡头铺管区青年党员许文华同志,种植香蕉蔬菜 300 亩,他无私地把种植技术和经验传授他人,帮助周围群众找销路,提供信息、种苗,他自产的双仔牌香蕉在华北地区享有盛誉,他的香蕉基地成为我县农业生产的一个亮点。许文华同志先后被县评为 2003 年度十大种植户,科技带头人,并当选为徐闻县第一届香蕉协会副会长。6三、建议我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经费不足。我县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迅速,但由于县财政困难,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希望上级部门能够给大力支持。徐闻县农业局 二 OO 九年十一月十二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