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古诗文赏析》教学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603161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九年级古诗文赏析》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教版九年级古诗文赏析》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教版九年级古诗文赏析》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教版九年级古诗文赏析》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教版九年级古诗文赏析》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九年级古诗文赏析》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九年级古诗文赏析》教学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2008 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第 1 页 共 8 页专题:九年级古诗文赏析教学案转自无忧无虑语文网【考查内容】 九年级上 1 塞下曲六首 (李白) P39 页 2 凉州词 (王之涣)P40 页 3 塞下曲 (卢纶)P41 页 4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其一) (苏轼)P42 页 5 诗经二首(关雎 、 蒹葭 )P99 页 6 相见欢 (李煜)P207 页 7 浣溪沙 (晏殊)P209 页 8 龟虽寿 (曹操)P247 页 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P244 九年级下 1 饮酒 (陶渊明)P59 页 2 行路难 (李白) P62 页 3 游山西村 (陆游)P64 页 观沧

2、海 (曹操)P191 页 江城子密洲出猎 (苏轼)P192 页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P195 页 【指点迷津】 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主观分析题(包括一些鼓励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 。 一、复习指要 (一)鉴赏字词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 、 “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

3、象。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其一刘禹锡) (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3)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

4、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二)品鉴思想情感 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三)赏析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这其中描写、抒情是重点。

5、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 3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2007-2008 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第 2 页 共 8 页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 ,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 二

6、、解题指导 主观题包括填空、简答、品析等题型,在概括填空、简答、品味分析表述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从关键词语上着手。如抓住诗句中的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品味赏析作答。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推断作答的切入点。 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和表达方式(白描、议论)着手。分析含义,探究作用。 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着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 从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着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如送别诗、怀古诗、爱国诗、哲理诗、咏物诗等,应依据各自的类属,提取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 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

7、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凝炼)着手。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三)诗歌赏析题整体解题方法 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 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 。所谓“意” ,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所谓“象” “境” ,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即意中有景,景中有意。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想像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 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含蓄之妙。 【巩固练习】 九年级诗词鉴赏(上) 1李白塞下曲 (其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1)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8、( C ) A诗歌开头两句,抓住环境、气候的特点,描写边塞生活的艰难困苦,为下文作了铺垫,表现诗歌的主旨。 B第五、六句运用对仗,选取了一天的军旅生活进行具体描写,反映了边塞军旅生活的紧张和战士奋勇杀敌报国的精神面貌。 C皑皑的白雪,凛冽的寒风,幽怨的笛声,惨烈的厮杀,一幅幅形象鲜明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反战态度和对戍边战士的同情。 D这首诗借用戍边战士的身份和化用 “楼兰”这个典故,抒发了诗人渴望为国杀敌的满腔豪情和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2)诗歌中“折柳”一词语意双关,请作具体分析。答:将士们常年驻守在边关,根本 见不到内地那种常见的春 风杨柳的景致,所以只能奏起 折杨柳的曲子。 “折柳 ”

9、既指折杨柳这首曲子,又指内地那 杨柳依依的春天景致。(3)诗歌最后一联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思想情感?歌颂了将士无怨无悔驻守边关的赤胆忠心和英勇杀敌的可贵精神。(4)阅读下列诗句,综合所学地理知识,探究诗中所蕴含的物候现象。A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物候与纬度的关系。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反映物候与地势高低(即高下)有关系。2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注释 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 词。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 赠别的风俗。20

10、07-2008 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第 3 页 共 8 页(1)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2)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请描绘出来。参考: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 而来, 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3) “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有双关意义,既指自然界的春风,也暗指朝廷的关心。(4) “羌笛何须怨杨柳”一句中“怨杨柳”一词暗含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分析。 (思家怀乡之情)解析:羌笛吹的曲调恰好是哀怨的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柳”与“留” 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 乐府鼓角横吹曲 有折杨柳枝,歌

11、词曰:“ 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 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 门关外本来就是春 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 杨柳可折!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闻折杨柳曲,自然想到当年离家 时亲人们折柳送别 的情景,激起思家之情;由 亲人折柳的回忆转向眼前的现实,便想到故 乡的杨柳早已青丝拂地,而“ 孤城”里还看不见一点春色。(5)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句

12、中“上”在炼字上有和好处。解析:“黄河远上白云间” 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 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 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3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12 两句极富暗示性,你从中体验到什么,请分点写出。答:“月黑”与以下“ 夜”“雪”互补,暗示 敌人可能趁机出逃;月黑雪猛,非雁飞之时,却见大雁高

13、飞,暗示已有敌情;将军一见雁 飞,迅即作出 “单于夜遁逃” 的判断,暗示 敌人被围已久,已无力夜袭;将军雪夜严密注视敌情,也暗示了将 军极富作战经验。(2)诗后两句写法独特,请作简要赏析。答:后两句不正面描写轻骑远追及其辉煌战果,却用 “大雪满弓刀”烘托跃跃欲追的场景,故留悬念,扣人心弦,引人联想,言有尽而意无穷。4 惠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图名为:春江鸭戏图(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天来到,寒冰消融,只要水温升高,群鸭好像最早感觉到了春天的信息,就急不可待地到江水中嬉戏游玩了。 )(1)这首诗所描绘的的是 (季节)的景色,从 之处可以看出。(2)惠崇的这

14、幅画中所描绘的景物有:桃花盛开、春江溶漾、竹外桃枝、鸭群戏水、蒌蒿之密、芦芽之短。(3) “春江水暖鸭先知”富有哲理,试分析。春天来了,江水开始变暖,鸭子能首先感受到。现常比喻只有深入生活实际,才能及时体察到事物内部的发展变化,发现新生事物的萌芽。(4)这首诗的写法“妙”在何处,请分析。诗的前三句咏画面景物, “春江水暖鸭先知”和“正是河豚欲上时”两句中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正是这想象和联想将惠崇的春江晚景图整个画面点活,使画中的景物 变得生机勃发, 情趣盎然。5品读诗经关雎的诗句,完成第 15 题。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

15、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2007-2008 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第 4 页 共 8 页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本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可分为: 、 、 三个部分。 (2) 诗经常用赋、比、兴手法,本诗所用起兴句是:_、_。 (3)出于此诗的成语有:_、_、_等。 (4)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_。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且细心呵护的词:_、_、_、_。 (5)参照相关链接,简析关雎的意境美。 答:_。(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相会,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气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