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专题3《直面人生》综合检测2(苏教版必修5)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563849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专题3《直面人生》综合检测2(苏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专题3《直面人生》综合检测2(苏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专题3《直面人生》综合检测2(苏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专题3《直面人生》综合检测2(苏教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专题3《直面人生》综合检测2(苏教版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专题3《直面人生》综合检测2(苏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专题3《直面人生》综合检测2(苏教版必修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1语文:第 3 专题“直面人生”综合检测(苏教版必修 5B 卷)江苏省淮安市阳光学校 王守林一、基础知识理解与应用(15 分)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 )A.寥落(lio)桀骜(jio)赁屋(ln)喋血(di)B.虐杀(l) 尸骸(hi) 攒射(cun) 屠戮(l)C.惩创(chung) 缧绁(li) 绯红(fi)呻吟(shnyn)D.强颜(qing) 噩耗() 不惮(dn)菲薄(fi)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廖落桎梏玷辱桀骜锋利B.愠色鼓泄惨淡 陨身不恤C.黯然苍桑尸骸鄙陋没世D.罗网屠戮绯红长歌当哭填

2、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陈水扁之流 通过“公投立宪”的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这是行不通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极大地 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发现疯牛病,但有关部门已加强了 措施。A.妄图 激励 防治 B.企图 激励 防范C.企图 激发 防治 D.妄图 激发 防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汽车价格变

3、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 D.去年春节晚会上,赵本山、宋丹丹、牛群联袂打造的小品策划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在这笑声中人们心中的所有烦恼、忧愁都付诸东流。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代代艺术家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传统的继承、提高、升华,才有了艺术新形式、审美新形态的诞生和发展。B.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C.苏通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D.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

4、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可能。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15 分)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 兵法修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2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 说难 孤愤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5、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摩:通“磨”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称:称道C.仲尼厄而作春秋 厄:困穷D.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失:失去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通古今之变 通邑大都 B.不得通其道 然此可为智者道C.故述往事,思来者 思垂空文以自见D.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成一家之言 对

6、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成一家之言 难为俗人言也 世传吕览 列传七十A.与相同,与相同B.与相同,与不同C.与不同,与不同D.与不同,与相同下列句子中, “会”的用法与“会遭此祸”的“会”相同的一组是()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会天大雨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会征促织会不相从许 俱会大道口会其怒A. B.C.D.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文中谈到孔子等人郁郁不得志,而发愤著述的事例,意在自况。B.作者身受“腐刑”却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C.在作者看来富贵顺达者难成大事,唯有历经磨难、卓越非常之人才能发愤而有所成就。D.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

7、,借鉴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新晴野望 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4 分)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3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 分)四、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6 分)人固有一死, , , 。传曰:“ 。 ”盖_,仲尼厄而作春秋 ;_,_; 诗三百篇,_。屈原曰:“ ,众人皆醉我独醒, !” 真的猛士,敢于 ,敢于 。这

8、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惨象, ;流言, 。沉默呵!沉默呵! , 。五、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20 分)(一)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二)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9、?”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三)太史公曰:余读离骚 、 天问 、 招魂 、 哀郢 ,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候,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鹏鸟赋 (贾谊作品) ,同生死,轻去就(把生和死等同看待,把去和就一视同仁) ,又爽然自失矣(感到茫茫然失去了依据)!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2 分)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_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_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_

10、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_司马迁“隐忍苟活” 、屈原“宁赴湘流”的原因是什么?从文段(一) 、 (二)中找出原句回答。 (4 分)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4_从文段(三)看,司马迁是如何评价屈原的?(4 分)_六、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16 分)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

11、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文中的“中国人” 、 “苟活者”和“真的猛士”分别指代的是什么人?(3 分)_下面对“以最坏的恶意”和“出于我的意外”这两句话的意思理解最恰当的是( ) (3 分)A.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凶残下劣的程度令人发指,出人意外。B.中国女性如此之临危不惧真是出人意外。C.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凶残下劣和中国女性临危不惧的精神均出人意外。D.作者是向来从坏处看“中国人“的,但对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凶残下劣还没有料到,中国女性的临危不惧的精神也出人意料。“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这里的“此”指的是( ) (3 分)A.通过女师大事件,作者看到了中国女子办事干练坚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