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增城市新塘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563676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5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增城市新塘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东省增城市新塘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东省增城市新塘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东省增城市新塘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东省增城市新塘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增城市新塘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增城市新塘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增城市新塘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08年 7月美国“凤凰”号着陆探测器项目小组说, “凤凰”号在加热火星土壤样本时鉴别出有水蒸汽产生,从而确认火星上有水。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 题。1. 升空后的“凤凰号”不属于下列哪个天体系统的天体: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2根据所学知识,将火星与地球比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火星的表面温度比地球高 B火星的昼夜交替周期比地球短 C火星的密度比地球大 D火星的极昼极

2、夜纬度范围比地球大3银河系、太阳系、地球三者之间的关系符合下列示意图中的 ( A )2011 年 12 月 5 日科学家利用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距地球约 600 光年的另一星系中发现了一颗宜居行星“开普勒-22b” ,其表面气温适中,很可能存在液态水,围绕着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旋转。据此,结合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图 1) ,回答第 4 题。4 “开普勒-22b”宜居的关键条件是 ( )A与恒星距离适中 B拥有大气 C拥有固体外壳 D拥有水5.地球成为太阳系中有生命存在的特殊行星,是因为A.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不断变化 B. 宇宙空间无限大,天体运动互不影响C. 地球体积大小适中,使水能以液态

3、存在 D. 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6西藏地区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有( )地势高,离太阳远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晴天多,光照充足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A B C D7.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引起潮汐现象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产生“磁暴”现象 诱发降水量变化A B C D8日全食时,能看见的太阳大气层及相应的太阳活动是( )色球、耀斑 日冕、耀斑 色球、黑子 日冕、太阳风A. B. C. D. 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 ,完成第 9 题。9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 ) A成反比 B负相关 C正相关 D没有

4、相关性10.地震发生时,在地面上的人会( )A. 先感到上下颠簸,后感到左右、前后摇晃 B. 只感到左右、前后摇晃C只感到上下颠簸 D. 先感到左右、前后摇晃,后感到上下颠簸11从广州开往北京的列车对铁轨的磨损程度 ( )A对铁轨西侧磨损较重 B对铁轨东侧磨损较重C对铁轨两侧磨损一样 D对铁轨两侧都无磨损12关于晨昏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晨昏线始终和经线圈垂直 B时刻必然是 6 点或者 18 C晨昏线始终和经线圈重合 D太阳高度等于 013从地转偏向力考虑,理想状态下,下列示意图(图 4)中(空心箭头表示水流初始运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水流实际运动方向),能正确表示北半球水流流向的是 (

5、 )14.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证据的是A. 日月升落 B. 极昼极夜 C. 五带划分 D. 四季转换北京时间 2009年 7月 22日上午 9时左右,罕见的日全食带自西向东经过我国长江流域(如右图中阴影所示) 。读图完成 1516题。15日全食当日,下列四城市中,昼最长的是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成都16当武汉(东八区)地区的人们观看日全食现象时,东京时间(东九区)约是A7 月 22 日 8 时 B7 月 21 日 10 时 C7 月 22 日 10 时 D7 月 21 日 8 时2009年 4月 17日到 19日,主题为 “经济危机与亚洲,挑战与展望 ”的亚洲论坛年会在海南博鳌

6、举行,据此回答 1718 题。17在 2009 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举行期间 A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B塔里木河正值丰水期 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D地中海沿岸高温多雨18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状况是A一直向南 B一直向北 C先向北后向南 D先向南后向北19有关地球大气层描述错误的是()A地球大气层从近地面到高空分为平流层、高层大气层和对流层B平流层有臭氧层被称为地球的“保护伞” C对流层以对流运动为主与人类关系最密切D高层大气层高度电离状态,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20气象谚语有“霜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7、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21右图中 A、B、C、D 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昼夜温差最小的是AA BB C C DD22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A B C D23、对大气运动描述错误的是( )A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不同地区间的冷热不均 B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是热力环流 C、大气运动是没有规律的 D、引起大气运动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24.读右边两幅等压线图,A,B,C,D四处风力最大的是A.A B.B C.C D.D 25、右图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表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A由于城市人口集中,

8、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完成 26-27 题26、市区和郊区相比,近地面( )A.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高,气压低 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低,气压高27、若在图中布局化工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 )A、甲 B、乙 C、丙 D、丁28.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大洋洲29下列气候中,全年高温多雨的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30右图为某四地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其中位于纬度 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

9、,夏季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到盛行西风影响的是:A B C D(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 3 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 1 分,其余情况不得分。读经纬网图(图 5) ,回答 30-31 题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坐标为(175E,60N) B甲地坐标为(175W,60S)C乙地坐标为(175E,0)D丙地坐标为(175W,2326N) 32关于图中甲、乙、丙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皆位于西半球 B甲、乙在东半球,丙在西半球 C丙在乙的东南方向 D甲在丙的东

10、北方向3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太阳活动加强将导致荒漠化日益严重 B带电粒子流可以引发地球上的磁暴C耀斑的强辐射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D太阳黑子增多会带来狂风暴雨34.若黄赤交角变为 20时,地球上五带的范围变化为( )A热带范围变小 B温带范围变大 C寒带范围变小 D与现在相同35地球自转产生了 ( )A 昼夜的更替 B.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C. 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转 D.不同纬度有不同的地方时36.读右图,下列关于地球自转速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AA 地与 B 地线速度相等 BA 地与 B 地角速度相等CA 地与 F 地线速度相等 DE 地线速度大于 F 地37.下图中

11、,能正确反映空气流动的是(AC)甲乙丙175 175180060图 5 DCBA 6030603060306030A38下列四幅风带图中,能正确反映西风带的是 (AD) 39下列气候中,主要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有A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40印度半岛的热带季风气候成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海陆热性质差异 B大气成分变化的影响 C地形的起伏 D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广东省增城市 2014-2015 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答卷 第二部分 综合题(共 60 分)41.(每个空格 2 分本题共 18 分) 读右面的“地球公转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2、(1 )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 A、B、C、D 四点中,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此时,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还是远日点附近? 。(2 )地球公转至 A 时,正午太阳直射(纬度) 。节气为北半球的 日。此时,地球上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 。 (3 )地球由 B 向 C 运动时,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是 ;南极圈内极昼范围是缩小还是扩大? 。(4 )地球公转至 A、B、C、D 四点中的 点时,广州地区昼夜等长。地球公转至 点附近时,正值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 42. 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每个空格 1 分学校: 班别: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A BACBADCBA本题共 14 分)(1)地震波分为 波(P)和 波(S) ,P 波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速度较 ;S 波只可以在 中传播,速度较慢。(2) 、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以下平均 33km 处,叫做 界面,另一个在地面以下 2900km 处,叫做 界面,在其以下,两种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是 。这两个界面把地球内部分为 、 、 三部分。(3)地壳位于 界面之外,是由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平均厚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