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563673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66.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东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东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东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东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 2011 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 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共 0 分)1 (2011 年 3 月临沂市一模 7 题)叶德辉(1885 年中举人,1892 年成进士授吏部主事)曾对某一人物进行批判:“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 ”这里的“某一人物”应是( )A严复 B康有为 C谭嗣同 D孙中山【答案】B【点拨】康有为有两部理论著作:新学伪经考 、 孔子改制考 ,主张变法,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其思想特点是把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 ”) 。【结束】2 (2011 年 3 月临沂市一模 10 题) “近代文明之特

2、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 ”这表明陈独秀( )A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C主张“中学” “西学”有机结合 D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答案】B【点拨】陈独秀是新文化时期人物,认为“近代文明之特征”是“人权” 、 “生物进化论” ,因此,正确选项是 B。A 项虽是新文化时期的一个特征,但与题意不相符; 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思想主张; 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特别是五四运动后。【结束】3 (2011 年 4 月德州二模 14 题) “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

3、 ”该思想属于(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 革命派【答案】C【点拨】 “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 ”大意是说:国家是人民的公共财产,那些治理国家的人,不过是国家的“公仆隶” 。分析选项 ABD 三个阶层不可能提出这样的思想主张,顽固派和洋务派主张维护封建制度,不会提出“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革命派要将“王侯将相”推翻消灭。答案是 C 项维新派,这一思想的作者是严复,主张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结束】4 (2011 年 2 月济南市调研 11 题) “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

4、” 。西洋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 )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 C启蒙运动 D新文化运动【答案】C【点拨】德、赛两先生指民主和科学,选项中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都主张民主和科学,根据题干中“西洋人”的限定,本题选 C。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没有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A、B 不选。【结束】5 (2010 年 9 月山东省兖州市高三模拟 24 题)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A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答案】C【点拨】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用在传统儒学中偷运西学的“移花接木”方法,给光绪讲必当变法的道理,因此顽

5、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 。【结束】6 (2011 年 3 月淄博市一模 13 题)1911 年 11 月,严复在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的信中,指责“推翻满清帝制的革命党人选择共和国体是草率的,缺乏某些常识” , “根据文明演进的规律,最好的办法是拥有一种较高形式的政府,即保留君主制,以适当的宪法条款加以约束。 ”这反映出严复 反对在中国实行共和政体 赞同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 与革命党人分属不同的阶级 思想符合当时历史发展潮流( )A B C D【答案】D【点拨】从材料“革命党人选择共和国体是草率的,缺乏某些常识” 、 “最好的办法是拥有一种较高形式的政府,即保留君主制”可以判断出

6、严复反对在中国实行共和政体 赞同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与革命党人分属不同的阶级是不正确的,因为严复与革命党人同属于资产阶级。在当时戊戌变法失败的情况下,继续谈君主立宪是不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的。所以选项应该为 D.【结束】7 (2010 年 11 月济宁一中高三质检 16 题)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 ”这说明(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答案】B【点拨】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民众把清室退位与民国共和混为一谈,这说明唤醒国民民主意识的

7、重要性,也体现了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思想具有历史必要性。【结束】8 (2010 年 9 月山东省兖州市高三模拟 25 题)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答案】D【点拨】此题考查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促进国民思想解放,故正确选项为 D。【结束】9 (2011年3月淄博市一模9题) “爱国却

8、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 。这是对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答案】D【点拨】题干反映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而肯定西方文化。四个选项都是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的实践,然只有新文化运动是全盘的否定与肯定中西方文化。【结束】10 (2011 年 3 月临沂市一模 8 题) “20 世纪初一些进步报刊作者的署名:卢骚之徒、卢梭魂、亚卢(亚洲卢梭) 、平等阁主人、竞平、人权、民友”这则材料反映出 20 世纪初中国思想文化界( )A民主共和思想传播 B “西学东渐” ,崇洋媚外C卢梭的思想占主导 D君

9、主立宪思想占主导【答案】A【点拨】卢梭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主要思想有: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等,主张民主共和。材料反映进步报刊作者的署名,说明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这里还必须结合题干的时间信息,即20 世纪初,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是民主与科学。【结束】11 (2011 年 3 月菏泽市一模 10 题)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 ”提出这一主张的是中国近代(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地主阶级改革派【答案】B【点拨】此段话是郑观应所说。郑观应是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维新思想

10、体系的理论家。从材料看出他认为要“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 ,也就是要实行君主立宪制,所以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观点,因此选 B。【结束】12 (2010 年 11 月济南一中高三月考 27 题)下列有关汉字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避免了方言的差异,有利于各地文化思想的交流B统一规范的字体,便利中央政府的管理,促进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C传播保护了文化的传承,形成了书法艺术,提高了中国人的审美修养D不利于白话文的推行,阻隔了现代文学的发展【答案】D【点拨】汉字的使用恰恰有利于白话文的推行,促进现代文学的发展,本题中 D 项错误。【结束】13(2011 年 1 月烟台市高三期末调研 3 题

11、)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逐步深入,思想不断解放。其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针对以下哪一幅图片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而提出的?( )【答案】C【解析】“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鸦片战争时期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张。列强瓜分中国是在甲午战争后,故 A 不选;倡导“实业”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故 B 不选;南京大屠杀发生在 20 世纪 30 年代,也不选。C 项“经学难敌洋枪炮”,体现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结束】14 (2010 年 11 月山东聊城高三期中 12 题)有学者认为, 。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

12、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 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答案】B【点拨】孙中山模式具有市场导向性但是缺乏权威整合能力。其他说法均正确。【结束】15 (2011年3月淄博市一模9题) “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 。这是对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 )A洋务运动

13、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答案】D【点拨】题干反映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而肯定西方文化。四个选项都是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的实践,然只有新文化运动是全盘的否定与肯定中西方文化。【结束】16 (2011 年 5 月潍坊市二模 15 题)1864 年,有人称:“当今光气大开,远方毕至” ,欧洲诸邦“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 。这一“变局论”A反映了变法自强思想的出现 B体现了抵制西方文明的态度C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夷夏观念 D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答案】A【点拨】本题选自 2010 年高考海南卷。根据相关知识,本

14、则材料是早期维新思想家王韬在1864 年代上苏抚李宫保书中提出,主张同外国进行商战,进行变法。材料中称西方列强为欧洲诸邦,主张变革,所以不是沿袭传统的夷夏观念,也无法看出对西方文明的抵制,可排除 BC。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康有为、梁启超等思想家变法主张,D 项说法不正确。本题选 A项。【结束】17 (2011 年 3 月潍坊市一模 10 题) “西人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 ”提出这一主张的是中国近代( )A地主阶级改革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答案】C【点拨】分析材料主张兴办学堂、议院、“君民一体”等,

15、结合所学,符合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资产阶级给新派在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在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在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等,本题选 C 项。【结束】18(2011 年 1 月烟台市高三期末调研 5 题)右图文字内容创作的背景是( )A.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B. 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C.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D. 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民国 7 年指 1918 年,依据“一线红”“北极下来”等信息,可以判断材料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故选 A。苏联建成社会主义是在 1936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 1921 年,国民革命兴起是 1924 年,都不符合材料中的时间信息。【结束】19 (2011 年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