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椒(红)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563669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柿子椒(红)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柿子椒(红)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柿子椒(红)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柿子椒(红)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柿子椒(红)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柿子椒(红)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柿子椒(红)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析化学开放创新实验柿子椒(红)中维生素 C 含量测定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09 级化学 4 班姓名:李楠学号:33090422指导老师:陈珍目录一、 前言二、 设计原理三、 实验药品与仪器四、 实验步骤五、 数据处理及结果六、 实验总结七、 参考文献一、前言(一)实验目的1、了解间接碘量法的原理2、掌握碘标准溶液的滴定3、掌握维生素 C 的测定方法4、了解日常使用的水果蔬菜中维生素 C 的含量,提高饮食质量,增强健康意识(二)柿子椒(红)的简介(1)柿 子 椒 的 知 识 介 绍柿 子 椒 是 青 椒 的 一 种 , , 因 其 有 多 种 颜 色 , 故 名 又 叫 “彩 椒 ”。 辣 味较

2、淡 甚 至 根 本 不 辣 , 作 蔬 菜 食 用 而 不 是 作 为 调 味 料 。 由 于 它 颜 色 鲜 艳 , 培 育出 来 的 品 种 有 红 、 黄 、 紫 等 多 种 颜 色 。 柿 子 椒 含 有 丰 富 的 维 生 素 C,萝 卜 素 ,维 生 素 B6, 维 生 素 E 和 叶 酸 。(2)柿 子 椒 营 养 分 析柿 子 椒 果 实 中 含 有 极 其 丰 富 的 营 养 , 维 生 素 C 含 量 比 茄 子 、 番 茄 还 高 青椒 含 有 芬 芳 辛 辣 的 辣 椒 素 , 能 增 进 食 欲 、 帮 助 消 化 , 也 可 以 加 工 成 干 制 品 。含 有 抗

3、 氧 化 的 维 生 素 和 微 量 元 素 , 能 增 强 人 的 体 力 , 缓 解 因 工 作 、 生 活 压 力造 成 的 疲 劳 。 其 中 还 有 丰 富 的 维 生 素 K, 可 以 防 治 坏 血 病 , 对 牙 龈 出 血 、 贫血 、 血 管 脆 弱 有 辅 助 治 疗 作 用 。 其 特 有 的 味 道 和 所 含 的 辣 椒 素 有 刺 激 唾 液 和胃 液 分 泌 的 作 用 , 能 增 进 食 欲 , 帮 助 消 化 , 促 进 肠 蠕 动 , 防 止 便 秘 。 1.解 热 、 镇 痛 : 辣 椒 辛 温 , 能 够 通 过 发 汗 而 降 低 体 温 , 并 缓

4、 解 肌 肉 疼 痛 , 因 此 具 有 较 强的 解 热 镇 痛 作 用 。 2.预 防 癌 种 : 辣 椒 的 有 效 成 分 辣 椒 素 是 一 种 抗 氧 化 物 质 , 它 可 阻 止 有 关 细 胞 的 新 陈 代谢 , 从 而 终 止 细 胞 组 织 的 癌 变 过 程 , 降 低 癌 症 细 胞 的 发 生 率 。 3.增 加 食 欲 、 帮 助 消 化 : 辣 椒 强 烈 的 香 辣 味 能 刺 激 唾 液 和 胃 液 的 分 泌 , 增 加 食 欲 , 促 进 肠 道 蠕 动 ,帮 助 消 化 。 4.降 脂 减 肥 : 辣 椒 所 含 的 辣 椒 素 , 能 够 促 进

5、脂 肪 的 新 陈 代 谢 , 防 止 体 内 脂 肪 积 存 , 有利 于 降 脂 减 肥 防 病 。 但 是 食 用 过 多 辣 椒 素 会 剧 烈 刺 激 胃 肠 黏 膜 , 引 起 胃 痛 、腹 泻 并 使 肛 门 烧 灼 刺 疼 , 诱 发 胃 肠 疾 病 , 促 使 痔 疮 出 血 。 辣 椒 是 大 辛 大 热 之品 , 患 有 火 热 病 症 或 阴 虚 火 旺 、 高 血 压 病 、 肺 结 核 病 的 人 应 慎 食 。 (3)柿 子 椒 适 合 人 群1、 一 般 人 群 均 可 食 用 。 2.、 眼 疾 患 者 、 食 管 炎 、 胃 肠 炎 、 胃 溃 疡 、 痔

6、疮 患 者 应 少 吃 或 忌 食 ; 同时 有 火 热 病 症 或 阴 虚 火 旺 、 高 血 压 、 肺 结 核 病 的 人 慎 用 。(4)柿 子 椒 的 食 疗 作 用1、 辣 椒 味 辛 、 性 热 , 入 心 、 脾 经 ; 2、 有 温 中 散 寒 , 开 胃 消 食 的 功 效 ; 3、 主 治 寒 滞 腹 痛 , 呕 吐 、 泻 痢 , 冻 疮 , 脾 胃 许 寒 , 伤 风 感 冒 等 症 。(5)柿 子 椒 每 100 克 的 营 养 成 分能 量 16 千 卡 叶 酸 3.6 微 克 维 生 素 A13 微 克 硫胺素 0.02 毫克 核 黄 素 0.02 毫 克 烟

7、酸 0.39 毫 克 维 生 素 C159 毫 克 硒 0.38 微 克(三 )维 生 素 C 的 简 介维生素 C(Vitamin C ,Ascorbic Acid)又叫 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食物中的维生素 C 被人体小肠上段吸收。一旦吸收,就分布到体内所有的水溶性结构中,正常成人体内的维生素 C 代谢活性池中约有 1500mg 维生素 C,最高储存峰值为 3000mg 维生素 C。(1)维生素 C 的基本性质化学性质分 子 式 : C6H8O6 分 子 量 : 176.13 IUPAC 名 : 2,3,5,6-四 羟 基 -2-己 烯 酸 -4-内 酯 酸性,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8、,加热或在溶液中易氧化分解,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氧化,为己糖衍生物。物 理 性 质外观:无色 熔点:190 - 192 沸点:(无) 紫外吸收最大值:245nm 荧光光谱:激发波长无 nm,荧光波长无 nm; 溶解性:水溶性维生素 (2)维生素 C 的食物来源主 要 来 源 于 柑 桔 类 水 果 、 蔬 菜 等 , 人 无 法 自 行 合 成 维 生 素 C, 需 通 过 食物 来 供 应 身 体 所 需 , 是 一 种 必 需 的 营 养 素 。(3)维生素 C 的生理作用1、促进骨胶原的生物合成。利于组织创伤口的更快愈合;2、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延长肌体寿命。3、改善铁、钙和

9、叶酸的利用。4、改善脂肪和类脂特别是胆固醇的代谢,预防心血管病。5、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防止牙床出血,防止关节痛、腰腿痛6、增强肌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7、水溶性强抗氧化剂,主要作用在体内水溶液中。8、坚固结缔组织。9、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防止牙龈出血。(4)维生素 C 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1、合成胶原蛋白胶原蛋白的合成需要维生素 C 参加,所以 VC 缺乏 ,胶原蛋白不能正常合成,导致细胞连接障碍。胶原蛋白占身体蛋白质的 1/3,生成结缔组织,构成身体骨架,决定了皮肤的弹性,保护大脑,并且有助于人体创伤的愈合。 2、治疗坏血病血管壁的强度和 VC 有很大关系。当体内 VC 不足,

10、微血管容易破裂,血液流到邻近组织。这种情况在皮肤表面发生,则产生淤血、紫癍;在体内发生则引起疼痛和关节涨痛。严重情况在胃、肠道、鼻、肾脏及骨膜下面均可有出血现象,乃至死亡。 3、预防牙龈萎缩、出血健康的牙床紧紧包住每一颗牙齿。牙龈是软组织,当缺乏蛋白质、钙、VC时易产生牙龈萎缩、出血。 4、抗氧化剂可以保护其它抗氧化剂,如维生素 A、 维生素 E、不饱和脂肪酸,防止自由基对人体的伤害。 5、治疗贫血使难以吸收利用的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促进肠道对铁的吸收,提高肝脏对铁的利用率,有助于治疗缺铁性贫血。 6、防癌丰富的胶原蛋白有助于防止癌细胞的扩散;VC 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抵御自由基对细胞的伤害防止细

11、胞的变异;阻断亚硝酸盐和仲胺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 7、保护细胞、解毒,保护肝脏只要 VC 充足,则 VC、谷胱甘肽、-SH 形成有力的抗氧化组合拳,清除自由基,阻止脂类过氧化及某些化学物质的毒害作用,保护肝脏的解毒能力和细胞的正常代谢。8、预防动脉硬化可促进胆固醇的排泄,防止胆固醇在动脉内壁沉积,甚至可以使沉积的粥样斑块溶解。 9、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当机体感染时白细胞内的 VC 急剧减少,VC 可增强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和变形能力,提高杀菌能力。 促进淋巴母细胞的生成,提高机体对外来和恶变细胞的识别和杀灭。 参与免疫球蛋白的合成。 促进干扰素的产生,干扰病毒mRNA 的转录,抑制病毒的增生。 10

12、、提高机体的应急能力人体受到异常的刺激,会引发抵御异常刺激的紧张状态。该状态伴有一系列身体,包括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和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肾上腺髓质所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是有酪氨酸转化而来,在此过程需要 VC 的参与。二、设计原理碘量法测维生素 C(一)基本原理1、碘量法概述碘量法是以 I2的氧化性和 I-的还原性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包括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以 I2为氧化剂直接滴定一些强还原剂,称为直接碘量法。在一定条件下,用 I-来还原,定量的析出 I2,然后用 Na2S2O3标准溶液来滴定析出的 I2。这种方法叫做间接碘量法。2、实验原理维生素 C 具有还原性,可被 I2定

13、量氧化,因而可用 I2标准溶液直接测定。其滴定反应式:C 6H8O6I 2= C6H6O62HII2微溶于水而易溶于 KI 溶液,但在稀的 KI 溶液中溶解得很慢,所以配制I2溶液时不能过早加水稀释,应先将 I2和 KI 混合,用少量水充分研磨,溶解完全后再加水稀释。I 与 KI 间存在如下平衡:I 2I =I3游离 I2容易挥发损失,这是影响碘溶液稳定性的原因之一。因此溶液中应维持适当过量的 I 离子 ,以减少 I2的挥发。空气能氧化 I 离子,引起 I2浓度增加:4 I O 24H =2I22H 2O此氧化作用缓慢,但能为光,热,及酸的作用而加速,因此 I2溶液应处于棕色瓶中置冷暗处保存。

14、I 2能缓慢腐蚀橡胶和其他有机物,所以 I 应避免与这类物质接触。I 2 溶液的标定用 Na2S2O3标定。Na2S2O3一般含有少量杂质,在 PH=9-10 间稳定,所以在 Na2S2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Na2CO3,Na 2S2O3见光易分解可用棕色瓶储于暗处,经 8-14 天,用 K2C2O7做基准物间接碘量法标定 Na2S2O3溶液的浓度。其过程为:K 2C2O7与 KI 先反应析出 I2:析出的 I2再用标准的 Na2S2O3溶液滴定:从而求得 Na2S2O3的浓度。反应方程式为: 6I Cr 2O72 14H =2Cr3 3I 27H 2O 2S2O32 I 2=S4O62 2I

15、 Na2S2O3标定时有:n(K 2C2O7): 6n(Na2S2O3)=1:6由于 Vc 的还原性很强,较容易被溶液和空气中的氧氧化,在碱性介质中这种氧化作用更强,因此滴定宜在酸性介质中进行,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考虑到 I2在强酸性中也易被氧化,故一般选在 PH 为 3-4 的弱酸性溶液中进行滴定。3、实验设计思路K2Cr2O7 基准物配制标准溶液K2Cr2O7 标定 Na 2S2O3标准溶液(用 Na2S2O3 滴)Na2S2O3标准溶液标定I2标准溶液(用 I2 滴)用 I2标准溶液滴定果浆中的 VC4、Na 2S2O3溶液、I 2溶液的配制和标定Na 2S2O3溶液的配制和标定Na2S

16、2O3一般都含有少量杂质, 如 S、Na2SO3、Na2SO4、Na2CO3 及 NaCl 等,同时还容易风化和潮解, 因此不能直接配制成准确浓度的溶液,只能是配制成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再标定。标定 Na2S2O3溶液的方法,经常选用 KIO3,KBrO3,或 K2Cr2O7等氧化剂作为基准物,定量地将 I 氧化为 I2,再按碘量法用 Na2S2O3溶液滴定。使用 KIO3和 KBrO3作为基准物时不会污染环境.K2Cr2O7 最为方便,结果准确,为常用基准物质。以 K2Cr2O7为基准物质的反应条件:(1)控制合适的酸度。溶液的酸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但速度太大时,I 容易被空气氧化,且 Na2S2O3易分解。所以酸度一般以 0.20.4mol/L 为宜。(2) K2Cr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