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检测高三语文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562103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检测高三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检测高三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检测高三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检测高三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检测高三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检测高三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检测高三语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试卷第 1 页 共 8 页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九年级语文试卷2010 年 1 月一 二 三 总 分题 号(一) (二) (三) (一) (二) (三)得 分一、积累运用(共 20 分)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共 12 分)1把下面语段中拼音表示的汉字和加点汉字的注音依次分类填入文后方格内。 ( 2 分 )恰在此时,我见到以长绳系()腰,下 临绝壁采集石耳的山民,他上上下下,如 l()平川,神色自若。如此天天搏命,l()死神的虎须,却能习以为常。我抱 紧树干,下瞰()深谷,犹自胆战心惊。细一寻思,山民采集石耳, 为它不 fi()的价钱,与柳宗元笔下的 “捕蛇者”究竟有何异同?我

2、一时难以确定。 (王开林苍山如梦)填字 注音2默写。 (8 分,答案不能重复)(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2)_,猛浪若奔。(3)晏殊的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生发出值得玩味、充满情趣的句子是:“_,_。 ”(4)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_,_”的心态。 (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作答)(5)请你从陈涉、曹操、范仲淹三位人物中任选一位,写出他表示自己雄心壮志的名句。我选_,他的名句是_。3选出对格列佛游记表述不准确的一项。 ( ) (2 分)A英国小说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讽刺小说之一,小说抨击了当时议会、司法等方面的黑暗,揭露

3、了英国统治者的殖民政策,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具有鲜明的民主主义思想特色。 B小说描绘了主人公英国外科医生格列佛周游“小人国” 、 “大人国” 、 “ 飞岛国” 、“慧骃国”的奇遇。主人公格列佛勤劳、勇敢、机智、善良。作品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勾画出一个五彩缤纷的神奇世界。幻想与现实的有机统一是这部作品的最大特点。 C格列佛与利立普特人的大小比例为二比一,那里的居民身高仅 6 英寸,格列佛置身其中,就像一座“巨人山” 。格列佛在大人国,那里的居民身高有如铁塔。格列佛一到这里,九年级语文试卷第 2 页 共 8 页由“巨人山”一下子变成了侏儒,置身大人国,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个利立普特(小人国)人,

4、比例倒了过来,成了一比二。D格列佛来到慧骃国,这里的马是高雅贤良的,而人却是一种野蛮粗俗的动物,“YAHOO”就是慧骃国里对人的称呼。闻名世界的网站“YAHOO”(雅虎)即来自格列佛游记一书。得 分 评卷人 (二)运用(共 4 分)4下面一段文字,有好几处语病,阅读后请按要求加以修改。 (4 分)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今年 5 月 4 日是五四运动 90 周年纪念日。 90 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影响深远的伟大的爱国运动、思想解放运 动和新文化运动。 树 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也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 影响了一拨儿又一拨儿的中国青年。因

5、 为迎接这一节日的到来,学校 团委决定开展了以 “宏扬五四精神,争当杰出青年,展现青春风采”为 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改出句中的一个错别字: 应改为 。文中其他句子在表达上也不够通畅,请选择 3 处用规定的符号在原文加以修改(修改不得超过五处) 。得分 评卷人 (三)综合性学习(共 4 分)5认真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围绕“明星代言广告”这一商业行为,从材料中归纳出自己的探究发现。 (4 分)材料一:中国广告协会将侯耀华的 10 个虚假违法广告作为违法代言的典型予以曝光。侯耀华成了问题明星“侯药华”,他也成 为目前唯一一位因广告代言问题而三次被央视公开批评的明星。据悉,虎年春晚没有邀请侯耀华这位

6、常客。材料二:2009 年广电总局共清理整顿虚假违法医药广告和各类违规电视购物短片广告3600 余条。2010 年 1 月 1 日起 实施的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禁止“药品、医疗器械、医疗和健康资讯类广告中含有宣传治愈率、有效率,或者以医生、专家、患者、公众人物等形象做疗效证明” 的相关内容。名人如果代言广告 时碰触这一禁令,将被“拿下”。材料三:明星做广告实在是司空见惯,明星的广告收入已成为其经济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林忆莲为形象代言人的 “天使丽人胶囊”被成都工商局查处。虽然林忆莲本意并非要欺骗消费者,但她在并不了解产 品真相的情况下,却在广告中高谈阔论它的神奇之处。九年级语文试卷第 3

7、 页 共 8 页二、阅读理解(共 40 分)在故都的某个雪天里,突然想起老家江南的蓑衣来了。那连绵 的苍 翠山峦,那层层叠叠的梯田,那高低 错落犹如穿着蓑衣的房舍,总给人以平和与安详的感觉。满谷烟云,缭绕着江南的烟花三月。三月的江南,春光迷漫,而乡村道上穿着蓑衣赶着牛群的牧童,总 把一管缠绵的委婉的笛声传 入我的耳鼓。而穿着蓑衣在微雨中插秧的山地汉子,则把一篇耕作文章呈 现在我的眼前了。我很少听到歌唱江南蓑衣的歌曲,江南的乡野之歌似乎除了采茶桃花和 篱笆修竹外,就没有别的了。而蓑衣却依然沉睡在古典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西塞山就在我的记忆中与我隔岸相望。 (A)这江南的景色一半是属

8、于蓑衣的,这季节的一半还是属于蓑衣的。在风景中出没的穿蓑衣的人,不仅仅是牧童,而且还有渔人,他们都是志趣清雅的高人。一蓑风雨,一叶孤舟,一片兰桨 ,一弯明月, 顺流而下,逐草而居,是多么潇洒逍遥啊。江南的蓑衣飘扬在诗意中。一袭蓑衣穿行在 时空,犹如达摩的一苇渡江,把无限的禅机融入空荡和苍茫之中。江南蓑衣是平常的,一种极不起眼的家用物什,与镰刀、锄头和竹笠一起静默和谐地相处。在风雨中的劳作是艰辛的也是 欢愉的,蓄 满微凉的忧 郁。 (B)当踏歌的农夫带着一身泥水,从田里山间归来,蓑衣和竹笠随即被挂在墙上,农夫歇息了,而它们则开始了默默的对话。 蓑衣注定是蓑衣,竹笠注定是竹笠,似乎与主人一样无法逃

9、避命运的摆布,无法摆脱生活的清寒。它们的主人一直向往着 远方,但 总无法走出这片山坳,他与他的老牛一起在这片小小的田地间一圈一圈地跋涉着, 总超越不了这历史因袭 的圆周率。雨中的蓑衣凝望着主人口鼻间升腾的气息,如雾般的慨 叹着,幽幽地 怀想着,难道主人真的没有幸福的愿望,没有丝毫改变命运的企图?尽管如此,蓑衣一定与主人相依为命, 乐享清贫的。它害怕的是主人会在某一个时刻逃离,与它们不告而别。蓑衣和主人同样的劳累和憔悴。岁月的风刀霜剑早已撕裂了它的前襟。它们毕竟诞生或者寂灭在理想的 记忆中,当它 们在尘封的空 间被人翻捡,被人展示的时候,江南的蓑衣,是否还眷念着他主人日益苍老憔悴而衰弱的容颜?在

10、更加 苍黄的 时日,主人来不及与它打招呼,溶进城市街衢(q,大路)的喧嚣。 (C)当他在难得的寂静时分一个人端坐,蓑衣的影子就清晰地显现 出来了,在 脑海的某个角落里难以拂去。在某个下着微雪的夜晚,在某个寂寥的街道上,在街灯漠漠的照映下,他忽然发现了久违的江南蓑衣的影子。在某个茶室和酒吧间,他看 见蓑衣 还有他的竹笠高挂在漆得艳红或者金黄的柱子和墙壁上,落 满红尘。那里不适合它 们!主人想,此刻,它们像陪酒女郎,像示众者,像引颈自戮的罪囚。它们的心里会是如何想啊!那些酒客茶客是不知道的。江南的蓑衣和竹笠经年地寻找,在远远 的翘首远望。它 们想,城市里会下雪或者下雨,能解除心头的焦渴。它们想,下

11、雨了,主人会重新穿戴起它们,飘飘扬扬 地潇洒地走过雨巷。来自江南的主人躲在暗角,两眼噙泪。他在等待着内心的救赎。 (有删改)得 分 评卷人 (一)阅读胡明刚的江南蓑衣 ,回答 69 题(共 14 分)九年级语文试卷第 4 页 共 8 页6根据上下文内容,选出对文中划线的 A、B、C 三句中“蓑衣”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把序号填在括号内。 (3 分)A( ) B( ) C( )备选项:诗意的象征,亦指志趣清雅的人。不起眼(平常)的家用物什。曾经宁静、自由、潇洒的心境或曾经自由、纯朴、安静的生活。 比喻老农民。光明的象征。7文章第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这段景物描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3 分)8下列说法中

12、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A第段, “在故都的某个雪天里,突然想起老家江南的蓑衣来了”这发自肺腑的声音,充溢着思乡之情。想念蓑衣便是想念家乡,作者把浓浓的乡情作为一条线索贯穿全文。B第段引用了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的诗句,描写了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寄托了诗人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借此表达他对蓑衣所代表的悠然脱俗、潇洒逍遥的生活的向往。C第段, “难道主人真的没有幸福的愿望,没有丝毫改变命运的企图” ,用反问句表现蓑衣的主人对幸福的热切追求和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D第段中“它害怕的是主人会在某一个时刻逃离,与它们不告而别” , “逃离”一词在句中表示的意思是:主人

13、摆脱原有的生活方式,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追求幸福的生活。9结合下面有关江南蓑衣的评论性文字,回答后面两个问题。 (6 分)本文很多文字是诗意的,充满 清淡平和之气,但有 时免不了 难以言状的苦涩。这种笔调的变化是来自对传统的中国农民的同情,他 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辛苦劳作,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常常为物 质的贫穷所困,除此之外还有对自身生存困境的思考。结尾处一句“他在等待着内心的救赎”,意蕴悠远,似乎是作者或是读者在深深地自我拷问:我们到底把生命安放在哪里?怎样才能让我们的生命之歌唱得行云流水般欢畅?(1)评论中说“很多文字是诗意的,充满清淡平和之气,但有时免不了难以言状的苦涩。”请你从

14、原文中找出一句诗意(或苦涩)的句子来,并作赏析。 (3 分)句子: 赏析: (2)全文最后“他在等待着内心的救赎”中的“救赎”是指买回或赎回原先属于自己的东西。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来自江南的主人内心中想要救赎的是什么。(3 分)【甲】我进入微软以后,在一万五千人中是倒数第一,在技术方面是最差的。我若在技术得 分 评卷人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回答 1013 题(共 14 分)九年级语文试卷第 5 页 共 8 页上与他们竞争,过二十年、三十年我也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人,顶多是个高级工程师。我想应该避开和他们正面竞争,走差异化 竞争路线。在微软五个月后发现开发模式上的问题,英文版本开 发出来后,需要过八个月中文版本才开发出来,过五个月日语版本才开 发出来。好多人都注意到这个问题,也有好多人提出许多书面方案交给经理,有八十多份。但是你想想你要是那个经理,你会看这么多的方案吗?所以,交书面方案效果甚微。我就想如果我自己解决了 这个 问题,既找到方法也找到技术支持,那就很有效果了。然后我就开始发挥我勤奋的因素,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分析这三种版本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找到了一种可以将三种不同版本同步 进行开发的模式,又找到了技术支持。然后写了一份书 面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