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2012年中考各科考试说明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561775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中市2012年中考各科考试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巴中市2012年中考各科考试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巴中市2012年中考各科考试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巴中市2012年中考各科考试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巴中市2012年中考各科考试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巴中市2012年中考各科考试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中市2012年中考各科考试说明(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巴中市 2012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各学科考试说明2012 年考试科目:语 文:试题满分 150 分,答题时间 120 分钟数 学:试题满分 150 分,答题时间 120 分钟外 语:试题满分 150 分(听力 30 分),答题时间 120 分钟文科综合(思想品德、历史):试题满分 150 分,答题时间 120 分钟理科综合(物理、化学):试题满分 150 分,答题时间 120 分钟注:各学科无多项选择题;易、中难度、较难题比例约 6:3:12语 文一、命题依据及范围以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全面考查初中毕业生在七至九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情

2、况。考查内容不受教材内容的限制,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二、考试方式考试采用书面闭卷的方式。全卷满分 150 分,120 分钟完卷。试卷由试题和答卷两部分组成,只交答卷。三、试卷结构1、题型分布考试的主要题型有:填空题、问答题(含答案开放的表述题) 、图表题、写作题等。2、试题难易度基础题 60%;中档题 30%;较难题 10%。3、命题内容、要求及分值(一) 、积累与运用(45 分)音、字、词。考查学生对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字义的掌握情况,以及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占 48 分)修辞。一般以仿写的形式命题。 (占 46 分)口语交际。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交际情境中倾听、表达、应

3、对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 (占 46 分)综合性学习。重在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占 58 分)文学常识。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占 46 分)古诗词默写。优秀诗文的记诵积累以语文课程标准的推荐篇目(80 篇段)为考查范围。 (占 812 分)课外名著阅读。 (占 46 分)3(二) 、阅读(55 分)现代文阅读(占 3540 分)能在通读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对文章的要点进行梳理和概括;能体味和推敲

4、重要词语、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了解各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具体体会其作用;能初步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形象、情感和语言;阅读一定数量的中外文学名著,了解主要内容。命题要求:阅读文章以 2 篇为宜,而且篇幅不宜太长。涉及问题不宜过多,且必须清晰明了,不能模棱两可。必须有一篇文章出自七至九年级的课本中的内容。文言文阅读(占 1520 分)能正确诵读文言文,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能用现代汉语准确地翻译文言句子;掌握最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及用法;理解重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命题要求:必须是七至九年级课本中的内容。(三) 、写作(50 分)写作重

5、在考查学生规范、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叙述、状物、抒情、表达思想观点的能力。要求能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日常应用文。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挚、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运用联想或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提倡有创意地表达。书写规范,端正,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卷面整洁。命题要求:给材料作文,最好以半命题的形式命题,也可以话题作文。字数不少于 600 字(包括标点符号在内) 。4英 语一、命题依据及范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暨高中招生考试英语学科命题应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五级的要

6、求,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英语 (新目标七年级上、下册,八年级上、下册,九年级全一册)的基本内容为考试范围。二、考试方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全卷满分为 150 分(其中听力 30 分,笔试120 分) ,答题时间为 120 分钟。三、试题难易度:基础题 60%;中档题 30%;较难题 10%。四、试题内容、结构及分值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五级的要求,初中毕业生英语学业考试暨高中招生考试的试题应涵盖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基本技能以及语法知识、词汇知识、语言应用能力等内容。试题结构及分值如下: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 30 分)第一节:根据对话内容选择正确图片。 (共 5 小题

7、,每小题 1 分,满分 5分)第二节:根据对话或独白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满分 25 分)第二部分:基础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 35 分)第一节:单项选择。 (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满分 20 分)第二节:完形填空。 (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满分 15 分)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 20 小题,满分 40 分)第四部分:口语运用(补全对话,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满分 10 分)第五部分:语言运用能力(同义句转换,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10分)第六部分:写(共 2 节,满分 25 分)5第一节:短文改错(共 10 小题,

8、每小题 1 分,满分 10 分)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 15 分)数 学一、考试方式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全卷满分为 150 分,答题时间为 120 分钟。试卷由试题和答卷两部分组成,只交答卷。参加考试的学生带三角板、圆规、量角器、笔、计算器等进入考场。二、试卷结构1、基本结构试题题型包括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大类。客观性试题指选择题和填空题。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主观性试题指计算题、证明题、阅读题、画图题以及探索题、开放题等(常统称为解答题) 。解答题要有解题的主要过程,关键步骤不能省略。2、题型比例全卷约 35 个小题,每个小题

9、的设问最多不超过 3 问,试卷采用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包括开放性解答题)组成,其中客观性试题(选择题、填空题)的分值不超过试卷总分值的 40%,开放性解答题的分值可占总分值的 5%-10%。3、知识与内容比例数与代数约 75 分,空间与图形约 58 分,统计与概率约 17 分。4、试题难度比例容易题 60%;中等题 30%;较难题 10%三、考试内容及要求1、数与代数认识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整式、分式、二次根式) 、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 、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 ;

10、掌握必要的运算(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 ;会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6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整式乘法运算。会进行分式加、减、乘、除运算;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运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2、空间与图形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基本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性质,矩

11、形、菱形、正方形的有关性质,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正多边形、圆的性质) 、变换(轴对称、平移、旋转、相似) 、位置关系的过程,掌握三角形、四边形、圆的基本性质以及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等的基本性质,初步认识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掌握基本的识图、作图等技能,体会证明的必要性,能够根据“一条直线截两条平行直线所得的同位角相等” 、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若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 “若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或两角及其夹边,或三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等证明三角形和四边形相关的基本性质和判定定理,掌握基本的推理技能

12、。3、统计与概率从事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并进行交流的活动,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主要指用样本平均数、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 ,掌握必要的数据处理技能(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在具体的情境中会计算极差和方差) ;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知道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会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7文科综合文科综合是指思想品德、历史两学科。一、命题范围、依据和原则命题以现行初中教材和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重灵活性、实践性为原则,难度适中。二、考试方法试题满分为 150 分,闭卷笔试,答题时间为 120 分钟。三、试题

13、分值及比例思想品德 60 分,其中基础题 36 分,中难题 18 分,难度较大题 6 分;历史 90 分,其中基础题 54 分,中难题 27 分,难度较大题 9 分。四、题型及分值(总分 150 分)1、政史单项选择题:70 分(35 小题,共 70 分,使用机读卡)其中思想品德,32 分;历史,38 分。2、思想品德:28 分(简答题、辨析题、分析说明题、探究性学习型题)3、历史:52 分(列举题、材料解析题、综合题)五、命题内容及要求(一)思想品德考试内容及要求1、以教育部 2004 年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程标准 (实验稿)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为命题依据。2、只考教科版九年级

14、所学内容(约占 56 分) 。第一单元 历史启示录(1)了解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2)了解中国近代百余年沧桑的历史以及中华民族英勇抗争的历史,初步感受团结爱国、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3)了解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核心地位,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4)从认知和情感上把爱国、爱中国共产党和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5)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学会全面看待问题,树立忧患意识。(6)懂得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也就没有个人的前途和幸福。8(7)懂得报效祖

15、国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8)培养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并能将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转化为立志成才的自觉行动。第二单元 财富论坛(1)让学生感受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初步形成对小康社会的感性认识。(2)通过了解“小康”内涵的历史演变、小康的标准、不同阶段的小康特征,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认识“实现全面的小康,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3)帮助学生理解勤劳、智慧与开拓、科技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4)引导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珍惜成果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逐步培养现代人必需的开拓进取精神和崇尚科学的精神。(5)帮助学生理解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意义及其实现的条件;正

16、确认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优越性。(6)知道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勤俭节约、文明消费的良好行为习惯。(7)树立正确的财富观,认识到在财富中蕴藏着法与德的交织力量。(8)学会如何处理财富问题的矛盾和冲突。第三单元 同在阳光下(1)把握弱势群体的内涵,了解各种弱势群体的社会处境,了解其中的同龄人的境遇。(2).正确认识弱势群体,明白公正与平等的内涵和意义。(3)知道同情、尊重、帮助弱势人群是人人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4)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平等的真谛,关注弱势群体,主动帮助弱势群体。(4)认识到从具有天赋的平等权利,每个人的人格尊严和权利都应得到同样的尊重。(6)理解平等的真谛,了解我国政府为实现平等做出的努力。(7)知道平等要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正确看待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弱势群体,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