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导学案(学生)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561022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诗歌导学案(学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杜甫诗歌导学案(学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杜甫诗歌导学案(学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杜甫诗歌导学案(学生)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杜甫诗歌导学案(学生)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杜甫诗歌导学案(学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诗歌导学案(学生)(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杜甫诗三首导学案编写人:陈群 编写时间:2014 年 3 月 20 日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相关的诗歌知识 2、文学常识简介 3、自主学习秋兴八首【资料链接】1、关于古体诗与近体诗 旧诗有古体、近体 之分。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 “古风” “往体诗” 。按每行诗字数可分为四言、八言、七言、六言、杂言等。每首诗不拘字数,不求对仗,不讲究平仄和押韵,节奏也较自由。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格律诗” ,使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和绝句的统称。每诗句数固定(排律诗除外) ;每句字数固定;押平声韵,不换韵,位置固定;讲究平仄

2、对仗。 律诗是近体诗(与唐代以前的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 。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句)称“首联” ,第二联(三、四句)称“颔联” ,第三联(五、六句)称“颈联” ,第四联(七、八句)称“尾联” 。每联的上句称“出句” ,下句称“对句” 。 律诗必须符合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1)押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要求押平声, 且一韵到底。 (2)对仗: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3)平仄:律诗和绝句的每句平仄都有规定,误用者谓之“失粘” 。所谓“失粘

3、” ,应该是指邻句不相粘“粘”的意思是两句诗的平仄相同,而邻句则是指下一联的上句和上一联的下句。与“失粘”类似的规则,还有“失对” ,也就是同一联的上下两句没有平仄相对。2、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步骤:(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的写作背景。(2)辨知作品的字面意义。(3)分析作品的层次脉络。 (4)分析诗中的形象、意境、语言。(5)分析诗中所运用的艺术技巧。 (6)归纳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创作倾向。3、杜甫的生平经历:杜甫(712770) ,盛唐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 ,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

4、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 ,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 , 立功立言是这个家族的传统,他是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 岁学诗,15 岁扬名。20 岁以后可分为 4 个时期。(1)35 岁以前,读书游历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 ,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期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间诗作现存 20 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涉世未深)(2)35-44 岁,困守长安。天宝五年至十四年( 746-755) ,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

5、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的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代表作: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丽人行 兵车行 出塞 (忧国忧民)(3)45-47 岁,陷贼,为官及贬官时期。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 ,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历尽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 年 5 月,外贬华州司功

6、参军,永别长安。759 年,对政治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代表作:组诗“三吏” “三别”。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4)48-亡,漂泊西南时期。肃宗上元元年( 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 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 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继续住了五年。764 年,入成都尹严武幕。765 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 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 58岁。代表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蜀相 登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江村 登岳阳楼 (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可以说,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政

7、治性最强的诗人, “穷年忧黎元”是其中心思想。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4、相关写作背景 秋兴八首(其一)公元 759 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 ,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 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 ,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

8、形神教诲,浑然一体。咏怀古迹咏怀古迹共五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宅、宋玉故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祠,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也就是公元 766年,这一时期正是作者漂泊西南的第七年。七年前自己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才叫咏怀古迹 。登高这一首诗,向来传为名作。前人对他的地位评价极高,杨伦称之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胡应麟更把它喻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767 年) ,是杜甫去世前三年在四川的夔州所作。没来夔州之前,

9、他寓居在四川的梓州。在梓州,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觉得中原以定,于是陡然萌发了“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念头,但未能实现。公元 765 年 5 月,他的老友严武辞世,他在蜀地便失去了生活等诸方面的依恃,境遇每况愈下,只好离开了经营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才到夔州。如果不是当地都督柏茂琳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地住三个年头,可能还得四处漂泊。就在这三个年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难,身体也非常不好。因此,杜甫这首诗是在极度困苦的情况下写成的。秋兴八首自主阅读1、译文: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 伤, 巫山 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

10、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 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 过去了,我 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2、赏析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为逃避战乱而寄居夔州时的代表作品,作于大历元年( 公元 766 年),时诗人 56 岁。全诗八首蝉联,前呼后应,脉络贯通,组织严密,既是一组完美的组诗,而又各篇各有所侧重。每篇都是可以独立的七言律诗。王船山在唐诗评选卷四中说:“ 八首如正

11、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态尽失矣。”八首之中,第一首总起,统帅后面七篇。前三首写夔州秋景,感慨不得志的平生,第四首为前后过渡之枢纽,后四首写所思之长安,抒发“处江湖远则忧其君” 的情愫。声身居巫峡而心系长安就是这组诗的主要内容和线索。全诗以“秋” 作为统帅,写暮年飘泊、老病交加、羁旅江湖,面对满目萧瑟的秋景而引起的国家兴衰、身世蹉跎的感慨;写长安盛世的回忆,今昔对比所引起的哀伤;写关注国家的命运、目睹国家残破而不能有所为、只能遥忆京华的忧愁抑郁。全诗于凄清哀怨中,具沉雄博丽的意境。格律精工,词彩华茂,沉郁顿挫,悲壮凄凉意境深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最典型地表现了杜律的特有风格,

12、有很高的艺术成就。首章对秋而伤羁旅,是全诗的序曲,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用阴沉萧瑟、动荡不安的景物环境衬托诗人焦虑抑郁、伤国伤民的心情。亮出了“ 身在夔州,心系长安” 的主题。起笔开门见山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玉露” 即白露,秋天,草木摇落,白露为霜。“ 巫山 巫峡”,诗人所在。二句下字密重,用“凋伤” 、“ 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接着用对偶句展开“气萧森”的悲壮景象。“江间” 承“巫峡”,“塞上”承“ 巫山”,波浪在地而兼天涌,风云在天而接地阴,可见整个天地之间风云波浪,极言阴晦萧森之状。万里长江滚滚而来,波涛汹涌,天翻地覆,是眼前的实景;“塞上风云

13、” 既写景物也寓时事。当时土蕃入侵,边关吃紧,处处是阴暗的战云,虚实兼之。此联景物描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和时局那种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和作者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与郁勃不平之气。把峡谷深秋、个人身世、国家沦丧囊括其中,波澜壮阔,哀感深沉。颈联由继续描写景物转入直接抒情,即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与上二句交叉承接,“丛菊” 承“ 塞上” 句,“孤舟”承“江间”句。“ 他日”即往日,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此日在夔州,均对丛菊,故云“两开”,“ 丛菊两开他日泪” ,表明去年对丛菊掉泪,今年又对丛菊掉泪;两开而字,实乃双关,既指菊开两度,又指泪流两回,见丛菊而流泪,去年如此,今年又如此,足见羁留夔州

14、心情的凄伤。“ 故园心” ,实即思念长安之心。 “系”字亦双关词语:孤舟停泊,舟系于岸;心念长安,系于故园。从云安到夔州苦苦挣扎了两年,孤舟不发,见丛菊再开,不禁再度流泪,心总牵挂着故园。诗人客社一诗亦云:“南菊再逢人病卧” ,九日又云:“系舟身万里 ”,均可参读。此处写得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身在 夔州,心系故园,为下七首张目。尾联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西风凛冽,傍晚时分天气更是萧瑟寒冷,意味冬日即将来临,人们在加紧赶制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楼上,晚风中传来急促的砧声。白帝城在东,夔州府在西,诗人身在夔州,听到白帝城传来的砧杵之声。砧杵声是妇女制裁棉衣时,槌捣衣服的声音。砧即捣衣之石。此诗末二句

15、,关合全诗,回到景物,时序由白天推到日暮,客子羁旅之情更见艰难,故能结上生下,下面接着写夔州孤城,一气蝉联。钱注杜诗称:“以节则杪秋,以地则高城,以时则薄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别,末句标举兴会,略有五重,所谓嵯峨萧瑟,真不可言。”第二课时【咏怀古迹】学习目标:1、把握王昭君的形象。 2、掌握本诗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3、体会作者的情感。 4、初步学习咏史诗的鉴赏方法【昭君故事】其一:昭君选秀入长安 王昭君于公元前 52 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公元前 36 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元帝下 诏,命其择吉日进京。圣命难违。公元前 36 年仲春,王昭君泪

16、别父母乡亲,登上雕花龙凤官船 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历时三月之久,于同年初夏到达京城长安,为掖庭待诏。 其二:昭君出塞 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些破 绽。昭君便被贬入冷宫 3 年,无缘面君。公元前 33 年,北方匈奴首 领呼 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 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 应诏。呼韩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 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 王昭君在队队车毡细马的簇拥下,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 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意为匈奴有了汉女作“阏氏”(王妻),安宁始得保障,后来王昭君生了儿子名叫伊屠智邪师。 其三:昭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