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练习题(必修一、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8557178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练习题(必修一、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历史练习题(必修一、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历史练习题(必修一、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历史练习题(必修一、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历史练习题(必修一、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练习题(必修一、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练习题(必修一、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分历史题选1.(2009 山东文综, 9,4 分) 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 贾母说: “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 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 , 后是自己的” 这反映出贾母()A. 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 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 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 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答案C解析“外人” “自己” 说明贾母以贾家为内, 林家为外, 家族观念强烈, 而家族观念是宗法观念的一种表现, 故 C 项为正确答案。A、B、D 三项均没有抓住材料所反映的本质意图。变式训练 1(2013 广东, 12,4 分) 战国以前, “百姓” 是对贵族的总称; 战国以后, “百姓” 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

2、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分封制的加强B. 宗法制的衰落C.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 井田制的推行变式答案 B变式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 战国以前, 只有贵族才能被称为“百姓”, 战国以后, 普通民众也可以被称为“百姓”, 这实际上反映了贵族地位的下降, 其实质是宗法制的衰落, 故选 B 项。战国以后, 分封制、井田制日益瓦解, 故排除 A、D 两项; C 项与材料信息无关。2.(2009 浙江文综, 14,4 分) 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 请依据留存信息, 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A. 唐代B. 宋代C. 元代D. 明代答案B解析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为路、州、县三级,

3、 与题干图片相符合。另外, 由图片中的“知州” “通判” 也可得出正确答案。变式训练 2(2010 全国, 14, 中) 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 宋初仍有“文选烂, 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 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B. 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C. 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D. 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变式答案B变式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A 项不正确, 西汉武帝时 ,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唐宋时期, 儒学地位依然较高; C 项不正确, 隋唐时期, 随着雕版印刷业的发展, 社会上书籍日益丰富; D 项与题目中的“宋初”不符。

4、由于唐代进士科主要考诗赋策论, 推动了文化的繁荣与传播, 故 B 项符合题意。3.(2013 吉林质检, 40) (24 分) 现在中国的每一级行政区的地名都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州郡有时而更, 山川千古不易”, 行政区划随时代发展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中国行政区划的产生, 经历了由分土而治到分民而治, 到战国时期, 相对完整的行政区划体系已经初具规模, 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材料二历史时期第一级行政区划存在一个由虚入实的规律, 历代的第一级政区开始都只是虚设的监察机构, 后来演变成行政区划, 而且历史上主要行政区划的改变, 都发生在再次政权交替的混乱时期。历代行政区划

5、主要是第一级政区的变化很大, 而作为次级政区的财力和军力则变化不大。材料三一般来说, 元代以前中国一级行政区划大都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 正如汉书王莽传所言: “圣王序天文, 定地理, 因山川民俗以制州界。” 地方行政区划的最大职能是经济上的职能组织生产和收缴赋税。政区独立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较强, 往往中央与地方一级政区的矛盾很大, 产生割据局面的时期较多, 东汉州牧格局、三国鼎立、藩镇割据、五代割据大都据自然之险而独霸一方。从元代开始, 采取“犬牙交错” 的原则, 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 如江西省跨越南岭, 深入今广东境内; 湖广行省, 将洞庭

6、湖横亘其间, 而又跨越南岭, 直到今广西。这种划分政区的方法难以形成独立的经济体, 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 也不利于形成与中央对立的区域文化认同。以上三则材料均摘编自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1) 根据材料一, 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中国行政区划由分土而治到分民而治的历史背景。(4 分) 并回答“分土而治” 和“分民而治” 分别具体指什么。(2 分)(2) 根据材料二, 概括我国古代第一级行政区划演变呈现的特点。(4 分) 并运用从秦到明清的史实加以说明。(6 分)(3) 根据材料三, 说明元代前后划分一级行政区的主要原则有哪些不同。(4 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各自的优点。(4 分)答案(1)

7、 背景: 铁犁牛耕为代表的生产力的进步; 私田开垦, 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小农经济(封建自然经济) 的形成; 法家思想的推动;封建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4 分)“分土而治” 指的是分封制; “分民而治” 指的是以郡县制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制度。(2 分)(2) 特点: 由虚入实, 监察机构行政化; 变化多发生在混乱时期; 第一级政区变化较大, 次级政区变化不大。(4 分)史实:由虚入实, 监察机构行政化的史实: 东汉时期的刺史制度逐渐演化为州一级行政机构; 宋代的路由转运使发展而来。发生在政权交替混乱时期的史实: 唐朝的藩镇; 元朝的行省制。第一级政区变化大, 次级政区变化不大的史

8、实: 一级行政区秦汉为郡, 唐末为道, 宋为路, 元为行省; 县级基本未动。(答出以上三点即可得 6 分)(3) 原则不同:元以前: 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元以后: “犬牙交错” 原则, 避免行政区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4 分)各自的优点: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 顺应了封建社会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 有利于促进区域内部经济大交流和形成独立的经济体; 有利于形成文化认同感。(2 分)“犬牙交错” 原则: 有利于削弱地方经济力量和文化认同感; 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的出现, 强化中央集权。(2 分)解析(1) 注意材料一中的时间信息“战国时期” 。联系战国时期生产力

9、发展、生产关系变化, 小农经济逐渐形成和法家思想为中央集权制度奠定基础等知识回答“背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土而治 ” 指的是分封制; “分民而治” 指的是以郡县制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制度。(2) 提取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可归纳出“特点” 。根据“由虚入实” “第一级政区开始都只是虚设的监察机构, 后来演变成行政区划” “发生在再次政权交替的混乱时期。历代行政区划主要是第一级政区的变化很大, 而作为次级政区的财力和军力则变化不大”, 从汉代、唐代、宋代、元代不同时期行政区划的演变等方面的知识举例说明。(3) 提取材料信息, “元代以前中国一级行政区划大都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 “从元代

10、开始, 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 据此回答“原则不同” 。从材料中“不同原则” 的缺点入手, 从反面分析不同行政区划的“优点” 。变式训练 3张鸣在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写道:“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可避免。”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周朝王室的衰落B礼乐制度的崩溃C铁犁牛耕的出现D宗法关系的疏远来变式答案C变式解析题干材料“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反映的是宗法分封制崩溃,政治制度的变革,根本上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

11、革。而生产力发展,主要表现为生产工具的进步,当时具体表现为铁犁牛耕的出现。A、D 是题干材料反映的现象,不是根源,排除。B 从题干材料不能反映出来。4.(2009 广东单科, 28,12 分)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次卫星发射成功, 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 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 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 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 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 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据新华社电材料二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 很多“搭车” 企业就

12、已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 1 元钱, 将会产生 7 元至 12 元的回报。航天, 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 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据新华社电问题:(1) 据材料一, “垄断空间技术” 的是哪两个国家? 当时两国的地位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格局? (3 分)(2) 材料一、二在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意义时, 侧重点有何不同? 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为何有这样的差异。(9 分)答案(1) 美国和苏联。两极格局。(2) 材料一, 政治; 材料二, 经济。材

13、料一, 国内: “文化大革命” 时期, 以阶级斗争为纲; 国际: 处于冷战时期。材料二, 国内: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国际: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学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 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解析(1) 根据“美帝国主义” 和“社会帝国主义” 可以得出是美国和苏联。我国第一颗卫星发射成功是在 1970 年, 所以当时的国际格局是两极格局。(2) 据材料一可知, 卫星发射成功的意义在于打击美苏帝国主义, 粉碎他们对空间技术的垄断。据材料二可知, 神舟六号发射成功的意义在于和平利用太空资源, 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出现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国

14、际政治格局的变迁, 即材料一处于两极格局时期, 材料二是两极格局瓦解后, 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变式训练 4(2008 海南单科, 25, 中) 从 1952 年秋开始, 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 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 院校数量从 201 所减少到 181 所。这表明, 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A. 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B. 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C. 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D. 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变式答案D变式解析注意题目中要求回答的是调整的主要目的。首先要注意时间, 到1952 年

15、秋, 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就要完成, 接下来就是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 其次要注意新设的院校性质都是工科院校, 很显然是服务于经济建设需要的。所以 D 符合题意。A、B 只是调整的内容。C 表述笼统。5.(2009 浙江文综, 12,4 分) 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 它()A. 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B. 始于秦朝, 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C. 变化最为丰富, 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D. 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 故又称正书答案A解析可用排除法。秦朝的官方文字为小篆, 隶书虽始于秦朝, 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用小篆书写, 故排除 B; 能体现书法写意性的多指草书, 隶书书写工整、规范, 故排除 C; 中国古代官方正书是楷书, 故排除 D;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金文是中国古代书法文字的共同源头, 故选 A。变式训练 5(2009 全国, 14, 中) 南朝秀美灵动, 北朝刚健雄浑, 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代文化的新气象。以下最能体现南方文化特征的是() A. 初唐书法 B. 秦王破阵曲 C. 飞天壁画 D. 唐三彩变式答案A变式解析B 项反映了北方刚健雄浑的艺术风格, C 项飞天壁画也是北方艺术的代表之一, 而 D 项唐三彩与初唐书法相比, 后者更能体现南方秀美灵动的特色。故 A 项为最佳选项。6.(2011 湖南六校模拟, 30) 卢梭说: “设计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