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五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8556806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第五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历史第五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历史第五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历史第五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历史第五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第五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第五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分册复习资料第 1 课 鸦片战争知道:1、 鸦片走私的危害:鸦片泛滥,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2、 虎门销烟的时间、领导人及意义:1839 年 6 月;广州;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也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3、 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开始于 1840 年 6 月,结束于 1842 年。4、 南京条约签订于 1842 年,主要内容: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洋银2100 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此后中国的进口关税显著

2、下降,为英国工业品的倾销提供了良好条件)5.虎门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规定中国给予英国片面最惠国待遇、英国人享有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能够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1843 年,上海租界成为中国最早的租界)理解:1.英国发动战争的直接原因和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希望打开中国市场。鸦片战争难以避免的根本原因则是 19 世纪初以来,西方殖民势力已经扩展到亚洲。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英国迅速崛起成为资本主义强国,急需原料供应地及商品销售市场,故而迫切希望打开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而战前的清帝国经历了康乾盛世,已经衰落。清朝自视“天朝上国”,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英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

3、体系与中国主导的“朝贡贸易”体系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中英两国对外体制的矛盾决定了战争的不可避免。只要英国坚持打开中国市场的既定国策,只要清政府不放弃闭关锁国政策,战争就难以避免。2.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中国革命的任务发生了变化:反帝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任务;中国历史分期的变化: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民族民主革命时期。3.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产生的影响: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

4、,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对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产生的影响: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主张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逐渐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主潮。第 2 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知道:1.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借口和实质:1856 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战争的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英法的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没有完全实现,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英国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才基本实现了)2.

5、 1856 年, 天津条约 五个内容:增开汉口、九江、南京等 10 处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传教等;外国军舰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公使驻京,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赔偿英国白银 400 万两,法国 200 万两。3. 火烧圆明园:186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闯入圆明园,在掠走园中大量奇珍异宝之后,又纵火焚烧了这座中西合璧的皇家园林。4. 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天津条约完全有效,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赔偿英、法军费各白银 800 万两。5.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对中国的影响: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

6、会的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第 3 课太平天国运动知道:1. 金田起义的时间、领导人:1851 年 1 月;洪秀全利用其创建的“拜上帝会”发动广西金田起义。2. 天朝田亩制度:这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表达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摆脱剥削的美好愿望,但这种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即使是在太平军占领的地区,也未实行过。3. 天京变乱:太平天国内部发生的严重内讧;是太平天国元气大伤,此次太平天国有强盛转向衰弱。4. 资政新篇:内容:由洪仁玕提出,主张改革内政,学习西方,兴办近代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业以及新式学校、医馆,与外国通商,进行文化交流;评价: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7、但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未能付诸实施。5.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时间:1864 年 7 月 19 日,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6.清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天国,默许地方官僚和地主筹建团练,曾国藩创建湘军,李鸿章创建了淮军,湘军和淮军都属于地主武装。7.太平军进攻上海周边,英法列强筹建“洋枪队”后改名为“常胜军”,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但旧式的农民战争不可能为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苦境的中国找到一条出路。第 4 课 洋务运动知道:1.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朝廷有奕 、文祥,在地方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2. 总理衙门:1861 年,清政府设

8、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由奕 担任总理大臣。总理衙门主管一切需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务,是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3.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19 世纪 60 年代:以自强为主,重点是“练兵制器”,发展军事企业;19 世纪 70 年代起:以求富为主,重点是民用制造。1861 年,曾国藩在安庆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是最早的洋务军用企业。1865 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建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最大洋务军用企业。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是最早的洋务民用企业。4. 新式学堂:为了培养洋务人才,洋务派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1862 年,奕 主持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李鸿章在上海

9、创办广方言馆;此外,还有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5. 派遣留学生:1872 年,曾国藩派遣容闳率领首批 30 名幼童赴美留学。6.甲午战争,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水师全军覆灭,标志着历时 30 年的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1860 年代到 1890 年代)理解:1.洋务运动的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与西方列强交涉的过程中,清政府中一批手握实权的廷臣疆吏耳闻目睹西洋坚船利炮的威力。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主张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购置外洋船炮,兴办军工企业。一些中下层士绅也要求效法西人,以求自强。朝野上下,形成了一股倡办洋务的思潮。洋务派属于封建地主阶级中的开明派,洋务运动的根本目

10、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2. 洋务运动的评价:进步性: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局限性:只是学习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器物层面),却不愿意改革封建政体(制度),不可能实现富强的目标。第 5 课 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维新思想知道:1.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私人企业)的名称: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机器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2. 西学传播、兴学办教的概况: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创办了几十所新式学堂。这些学堂,大多设有数理化、外国史地政法以及其他自然科学或实用科学的课程,不仅培养了洋务事业所需的各种人才,也促进了西学的传播,西学传播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伦理道德与

11、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社会风气。3. 翻译西书的概况:在翻译西书方面,成绩最为显著的是江南制造局附设的译书馆。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等学堂附设的翻译机构,也编译出版了不少西书。4. 早期维新思想家主要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主张:要求去除对民间资本的限制,大力兴办民族工商业,全面发展资本主义,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开设议院,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最早提出要求变法,改变政治制度);废除八股取士制度,多办学校,广植人才。5. 由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影响,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艰难,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制,所以中国的民族

12、资产阶级既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革命性,但由于自身发展的技术和资金的要求需依靠这两股势力,故而又有对两股势力的妥协性。第 6 课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知道:3. 甲午战争的原因:明治维新之后,随着国力的逐渐增强,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急剧膨胀,将侵略的矛头指向了朝鲜和中国。4. 甲午战争的简单经过:1894 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日本趁机出兵朝鲜;平壤战役后,清军退入国境;黄海海战,邓世昌、林永升等壮烈殉国。日本海军完全掌握了黄海、渤海的制海权;)威海卫海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5.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中国承认日本控制朝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赔款 2 亿两;增开口沙市、重庆、

13、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容许设厂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出现后,资本输出取代商品输出成为了经济侵略中国的主要方式)6. 日本抢占辽东半岛伤害了俄、德、法在华利益,三国迫使日本将辽东归还中国,中国为此支付日本 3000 万两赎辽费,史称“三国干涉还辽”。理解:马关条约的影响:甲午战争打断了中国来之不易的现代化的进程,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中国陷入了更加深重的民族危机之中。第 7 课 戊戌变法知道

14、:戊戌变法的根本目的在于:救亡图存,通过改革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的民主政体来挽救中国危亡。维新派在阶级上属于资产阶级。但是维新派认为要挽救中国,必须依靠封建清政府的改革,故而对清政府抱有幻想。(不反帝,反封建也不彻底)1. 公车上书的概况:1895 年,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应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改变政治制度),史称“公车上书”。由于顽固派的阻挠,上书未能送达光绪帝的手中。2. 公车上书的作用:公车上书未能阻止马关条约的签订,但上书的内容流传很广,在朝野上下激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从此,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维新变法思想从一种思潮转化为一种社

15、会政治运动,并使得戊戌变法与救亡图存紧密地联系了起来)3. 时务报:1896 年于上海创刊,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一份维新报刊,以“变法图存”为宗旨,鼓吹维新,风行海内外。4. 天演论:严复翻译,首次将进化论介绍到中国,鼓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进化论为维新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对当时和后来的知识界产生了重要影响。5. 百日维新的概况: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在短短的三个多月里,光绪帝陆续颁布了 100 多道新政诏令,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9 月 21 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下令搜捕维新派

16、。康有为、梁启超仓皇逃亡海外。谭嗣同等六人被捕杀,史称“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前后历时 103 天,历史上又称“百日维新”。理解:1.戊戌变法的影响: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也是一次依靠清政府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戊戌变法的失败,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对封建势力的妥协性。虽然变法以失败而告终,但它也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启蒙。后来很多人看到依靠清政府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不能救中国,纷纷放弃了对清廷的幻想,走上了用革命推翻清朝的道路。第 8 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知道:1. 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攫取侵略权益的主要方式:提供贷款、投资设厂、开矿筑路、倾销商品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