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555987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哲学与人生期末练习卷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C )A 理论和实际的关系问题 B 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C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 唯物和唯心的关系问题2.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 A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C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3以爱因斯坦的观点看来:支配着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是( C)。A物质 B.意识C社会 D.精神4.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 C) 。A物质是运动的 B运动是绝对的C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5、 ( B)是物质的根本属性。A 联系 B 运动 C 静止 D 发展6.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B )A 自觉性 B 能动

2、性 C 意识性 D 主动性7.规律是客观的,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意味着(A )A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B 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是被动无为的C 规律虽然是客观的,但人是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D 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程度和范围,变不利为有利8.“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 B )。A. 客观实际 B. 客观规律 C. 主观愿望 D. 正确观点9. 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 14时起,启用 8 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这说明( A ) 。A

3、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 B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 D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10 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 C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11.“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这是用(B )A.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联系的观点看问题C.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D.规律客观性看问题12.下列关于顺境或逆境的论述中,能够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的是( A )A 顺境、逆境都只是一种外力,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B

4、 逆境对青年人的成长最有利C 顺境绝不能造就强者D 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与人的成长都无关13.下列对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D )A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片面的、多变的,本质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所以二者是根本对立的B 事物都有现象和本质,本质离不开现象,现象也离不开本质,所以二者是完全统一的C 现象能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而本质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所以二者是毫不相干的D 现象与本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所以二者既对立又统一14.哲学上讲的矛盾是指( D )A 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B 事物之间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关系C 事物内部两个方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关系D

5、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15.某同学由于自身努力不够,成绩不好,到处抱怨老师、班风、校风。该同学( D ) 。A.扩大了内因的作用 B.忽视了外因的作用C.客观总结了教训 D.忽视了内因,夸大了外因16.下列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D )A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 B 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C 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D 认识决定实践,认识是实践的基础17.人们要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培养科学的( C ) 。A.行为习惯 B.工作方法 C. 思维方法 D. 认知态度18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

6、实质与核心是运用 ( B ) 。比较分析法 B. 矛盾分析法 C. 分析综合法 D. 类比法19. ( B ) 是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 A.学会生存 B.学会思考 C.学会做人 D.学会做事20 下列关于人生目标错误的是( D )A 人生要有目标 B 人生目标应该遵循历史发展规律 C 人生目标对于个人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D 人生目标只有正确的没有错误的21.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 A )A 集体主义 B 为人民服务 C 爱国主义 D 遵纪守法22.人的本质属性是( D )A 阶级性 B 自然性 C 时代性 D 社会性23.我国著名作家丁玲曾经说过:“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

7、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这些话主要说明了( A )A.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B.理想是人生的前进的方向 C.理想是事业成功的动力 D.理想源于现实24.下列选项中,主张积极的人生行动的有( C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没有比脚更长的道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实事求是 学而不思则罔A B. C. D. 25.在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有近千家企业观看,其中位列世界 500 强的企业有 20 多家。有的企业老总还当起了“星探” ,亲自到赛场抢夺技能“明星” ,这与当前的“就业难”形成强烈反差。上述材料表明,劳动者 ( C ) 。要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和技术水平要增强市场竞争意识,转变就业观

8、念要依法履行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义务要积极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A. B. C. D.26.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个人素质包括:( D )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 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A. B. C. D. 27.下列选项哪些是新事物?( A ).邓小平理论 .股份制 .电脑算命 功A. B. C. D.28和谐人际关系具有以下关系特征( D )平等相处 宽松的人际环境 友善和关爱 相互真诚信任A B C D29. 下列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 B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刻舟求剑 夜郎自大,目中无人 祸兮福之所倚A. B. C. D. 30、下列属

9、于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是(D )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 人与社会的矛盾A B C D31. 宋代王安石读到一首诗中写了“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的诗句,心想“明月”怎会当空叫, “黄犬”岂能卧花心?于是挥毫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 。自以为改得高明,却闹出笑话。原来作者笔下的“明月”是其家乡的小鸟, “黄犬”是在花间爬来爬去的小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C )A 意识有时也能决定物质B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 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 意识与物质无关32. 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B)A 运动和静止 B 运动 C 静止 D

10、发展33.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这种创造性活动的基础是(C )A 人的这种特殊本领 B 人的意识的作用C 客观存在的自然物 D 人会使用工具34. 下列选项中,主张积极的人生行动的有( C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没有比脚更长的道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实事求是 学而不思则罔A B. C. D. 35.“揠苗助长”的错误主要在于( C )A 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B 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C 夸大了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D 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动性36.“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从哲学的角度看,是因为(A )A 他尊重客观规律,能在工

11、作中把握规律。B 他具有创造性,认识了一切规律C 他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超越规律的客观性D“解牛”工作有利可图,调动了他的工作积极性 37.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C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C.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 D.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38. “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告诉人们(C )A 事物与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B 世上没有脱离其他事物孤立存在的事物C 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具体的D 认识和处理问题要用联系的观点39.孙子兵法“投之亡

12、地而后存,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一观点表明( D)。A.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B.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D.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40. 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磁悬浮列车,动力越来越大,运力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这表明( D )A 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B 新事物脱离不了旧事物的束缚C 新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D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4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请指出蒲松龄的这幅落第自勉联所蕴涵的哲学道理( D )。A .事物的

13、发展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B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同的C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42.发展是( D )A 事物的循环往复B 事物倒退和下降的的变化C 事物位置的变化 D 事物前进和上升的变化43.关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表述正确的是( C ) A 循环往复的 B 原地踏步的 C 前进和上升的 D 有进有退的44事物发展道路是( A )A 曲折的 B 直线的 C 跳跃的 D 循环往复的45.“不是冤家不聚头”说明对立的双方是(C ) A 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的 B 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C 既相互斗争、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 D 以上都对46.人的认识来自于( C)A 头脑 B 书本 C 实践 D 以上都对47.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要求我们遵循形式逻辑的要求,正确地运用 ( A ) 。A. 形式逻辑 B. 概念 C. 判断 D. 推理48.人生发展需要不断通过 (B ) 和学习提高能力。A.实验 B.实践 C.工作 D. 体验49.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 ( B ) 。 A.动力 B.灵魂 C.基础 D.支柱50科学的本质是 ( A ) 。 A.创新 B.发明 C.思维 D.创造51.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