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参赛-《给予树》教学案例-王秀华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534702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部参赛-《给予树》教学案例-王秀华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部参赛-《给予树》教学案例-王秀华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部参赛-《给予树》教学案例-王秀华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部参赛-《给予树》教学案例-王秀华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部参赛-《给予树》教学案例-王秀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部参赛-《给予树》教学案例-王秀华(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小学语文给予树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3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学会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通过百度搜索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提前告诉告诉同学们,如果有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通过百度去网上搜索相关内容参考复习【百度视频】如何使用百度(演示视频)http:/ 31 课给予树 (人教版) 。 根据教材特点以及但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给予、援助、一直盼望”等词语的意思。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目标:以“给予”为主

2、线,通过研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引导学生感受富有爱心能给人带来真情和快乐。教学重点难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引导学生感受富有爱心能给人带来真情和快乐。三、教材分析课文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整篇课文处处洋溢着爱的思想、美的情感,时时闪烁着人文的光彩。给予树是一篇典型的以“爱”为教育主线的课文。因此,我抓住“给予”这条主线,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研读语言。我立足文本而又超越文本,让学生在情境朗读中入情,在切身体悟中融情,在拓展延伸中升华,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人文性

3、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中小学教程网找到课文的朗读录音学习参考,课堂上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下载圣诞节的精美图片,并配上音乐,课堂放给同学们看,给学生听觉和视觉上的直观感受。用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圣诞节的资料,做成 PPT 课堂给同学们演示,让学生初步了解圣诞节的一些习俗和来历。用百度搜索搜索了爱的奉献 、 让世界充满爱等音乐和伴奏适时加入到教学环节中,起到烘托和渲染气氛的作用。我还利用百度搜索了一篇关于“给予”的文章给予是快乐的 ,让学生进行拓

4、展阅读,进一步理解“爱” 。 四、教学方法为了很好的达到本课目标,在设计教学时,我以情感为主线,以“爱”贯穿始终,在教学中抓住“爱”进行教学。在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通过重点语句表现出来的。所以,我利用感悟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主的教学方法。同时,运用了齐读、指名读、默读等多种方式来发掘文章的情感内涵,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使学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在教学中具体运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电化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使学生置身于有吸引力的情境中,更好地促进学习。2. 朗读感悟法,体现语文“以读为本”的教学特点,通

5、过反复品读重点词句,感悟人物内心情感,在朗读中教给学生方法,进行及时评价,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感知、感悟、思考语言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的学习精神。4.读写结合法。让学生在充分朗读感悟的基础上,动手写一写卡片上的内容,做到了及时练笔。五、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初识“给予” 。1师:再过两天就是圣诞节了,我给大家带来了一点小小的礼物。想看看吗?出示多媒体课件:配音画面, (圣诞节的精美图片;自动循环出示,点击停止) 。【百度图片】http:/ 月 25 日就是圣诞节了。对于圣诞节,你了解多少呢?(生介绍圣

6、诞节) 【百度搜索】http:/ (板书课题:给予树)边写边提醒写法。齐读课题。4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说)5把学生问题汇总整理成:“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树”是一种怎样的树?6. 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给予”的意思。在生活中,你给予过别人什么?或者别人给予过你什么?当时你的心情怎样?7这就叫(出示名言:给予是一种快乐,得到是一种幸福。汪国真)齐读。【百度搜索】http:/ 。1检查生字词认读。给予 圣诞 分享 援助 仁爱 体贴 宽裕 棒棒糖 到处逛 兴高采烈 默默无语 如愿以偿2.听课文录音。 【百度视频】 给予树课文动画朗读 http:/ )节来临之前,金吉娅本来应该给( )买礼物

7、,但当她发现“给予树”上的卡片后,便给小女孩买了( ) 。(三)初读课文,了解文中的“给予”那些事。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好好地读读课文。你觉得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课文中哪些事情是一种“给予”?填写表格:2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找。3找到了没有?谁能勇敢地站起来说一说在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给予”?让学生朗读这些句子,指导朗读。4你们真会读书,第一次读就能从课文中读出这么多的给予。课文中谁的给予给你印象最深刻吗?(金吉娅对陌生小女孩的给予给我印象最深刻。 )(四)再读课文,感悟金吉娅对女孩的“给予” 。1出示句子:后来,我看到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 。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

8、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他一个穿裙子的洋娃娃。2学生自由读。3对于“圣诞老人,你又了解多少呢?(生介绍自己搜集的图片和资料)【百度图片】http:/ )想一想,最需要我们援助的人有哪一些?(在大街上乞讨的人需要援助。流浪儿、失学的孩子需要援助。 )想一想,课文中需要帮助的小女孩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学生想象,教师评价)B.“一直盼望”是什么意思?拓展。 (晚上,她盼望;梦中,他盼望;早晨,他盼望)从晚上到早上,从梦中到清醒的时候,小女孩每时每刻都在盼望有一个洋娃娃,这真是一直盼望。C.你能看到卡片上写的字吗?看到了吗?写着什么?请你把看到的写下来吧。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了卡片。配上音

9、乐。【百度音乐】http:/ )(五)总结“给予” ,升华情感1课件出示最后一段: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学生配乐朗读。 【百度音乐】 让世界充满爱http:/ “给予”不仅仅是送、给,不仅仅让小女孩如愿以偿,不仅仅是付出,给予更是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现在如果让你给给予树另外取个名,你会取什么名字?(愿望树;感情树;快乐树;爱心树;友谊树)板书:6. 上课一开始,我们就知道给予树在援助中,现在你还认为在那里吗?7是啊。这样的一棵给予树应该种到每一个人的心中。请记住(出示名言:给予是一种快乐,得

10、到是一种幸福。汪国真)【百度搜索】http:/ “给予”的事情 这是谁对谁的给予(六)拓展阅读,情感延伸。【百度文章】 给予是快乐的http:/ 爱的奉献http:/ 给予树给予(洋娃娃)金吉娅 小女孩六、教学反思这一课的教学,由质疑课题出发,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总结两个主导问题:“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树”是一棵这样的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手段来解决这两大问题。学生正是随着对问题解决过程一层一层的感知文本,渗透情感。以“给予”为线索,做好了以下四点:1紧扣“给予”,展开教学。一开始便让学生对这个词理解到位,所以也为后来所提出的 “课文中的给予指的是哪些事情呢”这个问题做了很好铺垫,使学生能准确

11、的理解和寻找。为了更深刻的理解金吉亚所“给予”的东西,教师先让学生体会小女孩对得到这份礼物的渴望心情。因此她从理解“一直盼望”入手,并展开想象,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盼望得到这份礼物的急切心情。学生就可以深刻的体会到,金吉亚所“给予”给小女孩的是一种快乐,是一种温暖,是一种爱。2创设情境,进行拓展与延伸。文中没有介绍那个小女孩在卡片上具体写了什么,教师为了使学生和文本的主人公金吉娅产生心理共鸣,课堂中创设情境,拓展内容,出示心愿卡,配上音乐让学生读读上面的内容,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情的语句的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同情心。在此基础上,再去读读金吉娅怎么做的句子,说说新的体会,在说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动,与金吉娅产生了情感共鸣,对金吉娅的“给予”产生新的理解,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潜移默化地赋予了文中人物鲜活的生命力,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3注重情感的升华。最后,教师通过让学生在回答“给予树是一棵什么样的树?”时,其实是让学生提升文章的情感一种方法,即“给予树是一棵实现梦想、满足愿望的树。”“给予树是一棵充满善良和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