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启发式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530314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谈启发式教学中问题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简谈启发式教学中问题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简谈启发式教学中问题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简谈启发式教学中问题的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简谈启发式教学中问题的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谈启发式教学中问题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谈启发式教学中问题的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简谈启发式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徐楠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启发式教学愈加焕发出它咄咄的生命活力。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自主获得知识并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中发展能力,培养兴趣。与此同时,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创设一连串能真正激起学生进行自我探究与发现问题的情境,而提问往往是问题情境呈现的有效策略之一。那么,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本身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程度,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那么,如何在启发式教学中设计高质量的问题呢?我认为应做到“四性”:一、问题的目标性。因为问题的清晰程度直接影

2、响学生思维时方向的定位,影响学生能否回答问题的质量。所以,课堂上教师的每一次发问,都应努力做到目标明确,措辞简练。这样的问题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只有深刻理解教材,充分了解学生,才能使问题目标明确,方向集中,在课堂上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曾经听过一位教师教学中是这样导入“面积单位”的:先出示两张大小不一的纸片,问:哪张纸片的面积较大?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根据直观经验很快得出:有些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直接用眼睛看出来。2接着出示两个等宽不等长,面积差不多大的长方形,问:哪张纸片的面积较大? 你是怎样发现的 ?学生具体操作后得出:有些面积的大小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出来。出示不等长也不等宽,面积差不多

3、大的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纸片,问:你又怎么比较这两张纸片的大小呢?学生讨论后得出:可以用数方格的办法来比较。学生分组合作后,从学具盒取出边长是 1 厘米的小正方形塑料片做单位摆一摆,老师指名一学生上台投影显示,得出:通过数一数方格的多少可以比较上述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师强调:用数方格的办法比较图形的大小,不但能比出谁大谁小,还能比出大多少,小多少。最后出示两个方格数相等,但面积明显不等的图形,问:谁的面积较大?方格数相等的两个图形为什么面积不相等? 同桌讨论后作了精彩的回答。最后老师总结说明:用数方格比较面积的大小,必须统一方格的大小,国际上已经统一了度量面积的方格的大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

4、习的面积单位。通过层层设问,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在明确这一节课乃至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层层设问,步步深入,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抓住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这样组织学生不仅掌握了“面积单位”的概念,而且了解到面积单位产生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二、问题的时效性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师在进行课堂设问时,要善3于捕捉、把握发问的机会,以便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超前提问,滞后提问或候答时间太短,都将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而起不到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作用。记得教学苏教版第一册的准备课时,我把课本上的那幅插图设计成了一

5、幅动态的画面(多媒体电脑显示):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小鸟在天空中快乐地飞翔,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小朋友正背着书包,唱着歌,高高兴兴地向学校走去孩子们看到这生动的画面,刚开学的拘谨一下子消失了,相互叽叽喳喳起来。这时,我觉得“火候”到了,赶紧问:“你会说一说画面中有些什么吗?”孩子们的情绪已经被调动起来了,纷纷举起小手说:“有一个(座 )天桥 ”, “有两个( 只) 蝴蝶” , “有四只气球” , “有五个小朋友”等等。趁着他们说得兴致盎然时,我又赶快问:“谁能把你看到的情景有顺序的说一说呢?这样一来,就连那些一开始哭着不肯上学的几个孩子也敢说了。孩子们不仅敢说了,而且用到了“上面,下

6、面” , “左面,右面” , “前面,后面”等方位词,说得有板有眼。这样一来,不仅教学任务完成了,更重要的是,学生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学习的劲头更足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三、问题的难易适度性教学中,教师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应从学生群体角度去考虑,它因不同班级、不同学生个体的变化而变化。设问时,应从学生已有知识领域的最近发展区去考虑。只有这样,学生才有思考的兴趣,才会积极调动知识储备,努力寻求问题的答案,并获得成功4的喜悦。如我在教学“3-2”这部分内容时,课文中的插图呈现的是最后的结果,儿童看不到原来的。为了寻求一个动态的过程,我在备课时,把原来的插图改制成可活动的抽拉片

7、。教学中,先显示花上有 3 只蝴蝶,问:“原来有几只蝴蝶?”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花上有3 只蝴蝶,利用抽拉片,抽走 2 只蝴蝶,问“原来有 3 只蝴蝶,飞走了几只?可以求什么? ”教师把“原有飞走 还剩下”的过程演示得明明白白,学生回答起来也清清楚楚,算式 3-2=1 也自然而然的列出来了。这种有目的的、分层次的动态演示,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从而把孩子带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避免学生列出“2-3”等之类的算式。这时,教师还可及时地问一问:“为什么 3 要写在减号前面?”从而让孩子在头脑中再现投影的过程,培养了思维的有序性,强化了所掌握的知识。四、问题的趣味性。布鲁姆说过“学

8、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教师应努力创设使学生“跃跃欲说”的语境,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激起他们想要表达的欲望,让孩子们觉得有话可说,加上教师精辟的提问,鼓励性的语言,孩子们信心大增,便在最自然的状态中表达出他们最真切的体验了。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我首先讲起了唐僧师徒取经这个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故事(配以电脑闪动画面):这一天,唐僧师徒一行四人西天取经时,途经一座村庄,饥渴难当。孙悟空和八戒一商量,决定由八戒去化些斋饭来。请示师5父后,八戒便直奔一户农家而去。这家户主听说后,说“我愿意出些斋饭来,但你必须帮我算一道题” 。八戒一听傻了眼,是什么题目让八戒如此为难呢? 你能帮八戒

9、算出这道题,让他顺利得到斋饭吗?接着出示 “37+25”这道题。因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题,孩子们还没学过,但由于受故事的影响,还是饶有兴致地算了起来。有一位学困生也大胆地尝试了起来,计算后得出“63”这个答案,其他同学赶快大声说“错了!错了!”这时,我微笑着用肯定地语气说:“很好,非常接近正确答案!”同学们笑了,这位同学也笑了,他感激地望了我一眼后,继续埋头认真计算起来,很快就给了我一个正确的答案。我接着让他说他的算理,并给他的算理取了叫“算法” 。受这一影响,其他学生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算法,我都一一加以评价,并为之取名。孩子们睑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学习的劲头更足了。课堂提问中,注意以上“四性” ,必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