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3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529181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第卷 阅读题(48 分)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文学的地域印记何志云文学之有地域性,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文心雕龙称北方的诗经“辞约而旨丰”“事信而不诞”,而南方的楚辞则“瑰诡而慧巧”“耀艳而深华”,明确提及地域与文学的关系。其实,只要谈文学,必然包含着它的地域性。比如说“中国文学” ,既指它的“中国”属性,也包含作品中或浓或淡的地域特征。中国现代文学史有京派、海派之说,这种区分实际由来已久:红楼梦明显是京派小说,而那时的海派小说呢?海上花列传和九尾龟可为例证。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地域性对文学的影

2、响有时隐蔽,有时显著,总体上说是非常深刻的。在影响甚至潜在决定了作家的性格气质、审美情趣、艺术特征,以及作品内容、风格、叙述方式的基础上,孕育出特定的文学流派和作家群体。鲁迅是中国的也是绍兴的,他的小说、散文一看就是绍兴人写的。同样,沈从文之于湘地,老舍之于京都,赵树理之于三晋,张爱玲之于上海,柳青、陈忠实之于陕秦,萧红、萧军、端木蕻良之于东北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论及地域,首先不能回避的当然是自然。决定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基本因素,从来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北方寒冷干燥,北方人于是魁伟刚健,勇敢剽悍;南方温暖湿润,南方人于是温柔细腻,机灵敏捷。秦岭隔开了长江与黄河两大流域

3、,黄河以北以狩猎游牧见长,黄河以南以旱作粗放种植为主,到了长江两岸,则以水稻的精耕细作为主,不同区域孕育出大不相同的历史文化景观。地域的不同,就有山川形制的不同,就可能产生不同的族群复杂而广阔的地域,使中国的地域性既鲜明又丰富驳杂,从而大有别于世界的其他古文明。在我看来,对地域的关注和理解,恐不能过于集中于山川、气候、物产之类自然因素上,更要看到自然的背后是沿袭已久的人文环境,诸如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地域对文学的影响,必然通过地域文化而起作用。越到后来,人文环境对文学的影响就越复杂与深刻,这便是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陕秦文化、三

4、晋文化、燕赵文化、闽台文化、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关东文化等说法的由来。如果说,地域文化影响并决定该地域族群生存发展的精神和品格,那么,它也顺理成章成为文学重要而深厚的源泉。地域、自然、文化和文学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一个互动、碰撞、融合的复杂过程。在今天,不论怎么强调地域性对于文学的意义都不为过。一方面,若是论及文学及其价2值,人们有理由首先关注文学中浸染着的地域性灵魂;另一方面,若是发掘文学中带有的普遍性意义,人们也一定需要借助地域特征去作表达和阐释。在全球化和互联网几乎抹平并且遮蔽了所有地域特征的时代,这既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更是文学保持其源源不断生命力的不二法门。 (选自人民日报,有

5、删改)1.下列关于“文学地域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心雕龙列举事例,明确提出地域与文学的关系,可见,文学有地域性是一个基本的事实,它客观存在着。B文学与地域性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一谈文学就势必会涉及到地域性,只不过在作品中地域特征的浓淡不同罢了。C20 世纪以来,地域性对文学的影响虽有时隐蔽,有时显著,但却能决定作家的性格气质、审美情趣、艺术特征等。D如果按照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标准进行划分,红楼梦是京派小说,海上花列传及九尾龟应为海派小说。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不同地域作家的作品体现不同地域特征,如鲁迅散文、小说就体现了绍兴的特点,因此,文学的地域性孕育出特定的文学流派

6、和作家群体。B对地域性的关注理解,既要关注山川、气候、物产等自然因素,也要看到自然背后是沿袭已久的人文环境,可见人文环境是最重要的。C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是决定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基本因素,正是这些自然因素,影响着不同区域人的性格。D之所以有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陕秦文化、三晋文化等说法,是因为文学受到了地域文化深刻而复杂影响的缘故。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论是论及文学及其价值,还是发掘文学中的普遍性意义,都可以从地域上寻找根据或借助地域特征去表达和阐释。B地域、自然、文化和文学的关系,是一个互动、碰撞、融合的复杂过程,地域性对文学

7、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C因为地域文化是文学重要而深厚的源泉,所以它也顺理成章地影响并决定了该地域族群生存发展的精神和品格。D在全球化和互联网几乎抹平并遮蔽了所有地域特征的今天,强调文学的地域性可使文学抗拒同质化和保持不竭的生命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 24分)(一)文言文阅读(1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六国论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3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

8、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 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

9、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完:完整B思厥先祖父 祖父:祖辈与父辈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决定D当与秦相较 当:

10、如果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A不赂者以赂者丧 秦以攻取之外B暴秦之欲无厌 斯用兵之效也C而秦兵又至矣 二败而三胜D犹抱薪救火 良将犹在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第一段作者先否定而后肯定,从正反两面作判断,直截了当提出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B第二段作者从“不赂者”方面进行申述,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议论“赂者”对“不赂者”的危害:“不赂者以赂者丧”。C第三段运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的疆土比战胜所得要高百倍,诸侯赂秦失去的土地也比战败失去的多百倍。D第四段指出如果三国爱惜自己的土地,齐人不依附于秦国,燕

11、国不派刺客,赵国不杀李牧,团结一致与秦抗衡,一定能够取得胜利。4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二)古代诗歌阅读(6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 浅,天寒梦泽 深。羊公碑 尚在,读罢泪沾襟。【注】鱼梁:洲名,在襄樊市汉水中。梦泽:云梦泽,在今湖北境内。羊公碑:羊祜镇守襄阳时,常在此山与友人置酒吟咏。感叹古来贤者:“皆湮没无闻,使人伤悲!”他死后,百姓为他树碑,名曰“羊公碑”,也叫“堕泪碑”。8第五、六句中“浅”“深”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

12、合诗句简要分析。(4 分)9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 分)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杜牧阿房宫赋)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想当年: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另一个妈妈【加拿大】莫卡拉汉下班时间就要到了,阿尔弗雷多希金斯穿上外套正准备回家,刚出门就撞上老板卡尔先生。他上下打量阿尔弗雷多几眼,用极低的声调说:“我想你最好还是把兜里的东西留下再走。”他开始有些慌乱,但随即惊

13、讶地说:“东西?什么东西?我不明白您在说些什么。”“一个粉盒,一支口红,还有要我说得更清楚些吗?”卡尔先生冷冷地说。阿尔弗雷多在卡尔先生冷峻的目光注视下,不知所措,根本不敢正视老板。又过了一会儿,他把手伸进口袋,交出了东西。“我知道你这样干已经很久了。我不喜欢警察,但我要叫警察。不过在此之前我想打电话给你的父亲,告诉他我要把他的宝贝儿子送进监狱。”卡尔先生说着,向电话走去,脸上的笑容古怪极了。5阿尔弗雷多知道爸爸上夜班,但妈妈一定在家。他想象着待会儿的情景:妈妈迫不及待地闯进门来,怒气冲冲,眼里噙着泪花;他想上前解释,可她一把推开了他。噢,那太难堪了!尽管如此,他还是盼着妈妈快来,好在卡尔先生

14、叫警察之前把他接回去。终于,有人敲门了,卡尔先生开了门。“请进,您是希金斯太太吧?”他脸上毫无表情。“我是希金斯太太,阿尔弗雷多的母亲。”希金斯太太大方地做着自我介绍,笑容可掬地和卡尔先生握手。见此情景,卡尔先生一下子怔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她会那样从容不迫,落落大方。“阿尔弗雷多遇到麻烦了,是吗?”她很从容地问。“是的,太太。您儿子从我店里偷东西。不过都是些牙膏、口红之类的小玩意儿。”“你干吗要干这种事?”她以略带伤感的口吻问儿子,并平静地看着他。“我需要钱,妈妈。”“钱?你要钱有什么用?跟坏孩子学坏吗?”希金斯太太在阿尔弗雷多肩上轻轻拍了拍,就像她非常理解他那样,然后说:“要是你愿意听我一句

15、话的话”语气坚定,但忽然又停住了,她把头转到了一边,好像不该再往下说了。“您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呢,卡尔先生?”希金斯太太转过身来,依然笑容可掬地望着卡尔先生。“我?我本想叫警察,那才是我该做的。”“我本来无权过问您如何处理这件事,不过我总觉得对于一个男孩来说,有时候给他点忠告比惩罚更有必要。”在阿尔弗雷多眼里,今晚妈妈好像完全是个陌生人。瞧,她笑得那么自然,神情那么和蔼可亲。“我不知道您是否介意让我把他带回去,”她补充道,“像他这么大的孩子,有头脑的没几个。”卡尔先生原以为希金斯太太会被吓得六神无主,一边流着泪,一边为她儿子求情,然而,事实却与此完全相反。她的沉着反倒使他自己感到很内疚。“当然可以,”他说,“我不想太不近情理。告诉您儿子别再上这儿来了,至于今晚的事嘛就让它过去吧。您看这样行吗,希金斯太太?”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就像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一样。走出杂货铺,希金斯太太迈着大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