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齐鲁教科研协作体19所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529179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5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齐鲁教科研协作体19所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齐鲁教科研协作体19所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齐鲁教科研协作体19所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齐鲁教科研协作体19所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齐鲁教科研协作体19所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齐鲁教科研协作体19所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齐鲁教科研协作体19所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省19所名校2016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新起点)联考历史试题命题学校:山东师大附中 审题学校:临沂一中 章丘四中 邹城一中一、选择题:本大题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大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对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清朝【答案】A考点:分封制。本题主要考查

2、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分封制的概念。材料所讲的“领地国家”是在西周。而 B、C、D 都是封建制度王朝。所以答案选 A。2侯建新指出:“科举制度后来曾引起近代西方贤达的关注,但就其实质而言毫无现代概念。”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评价,符合侯建新观点的是A改变了欧美选官制度 B带来社会公正与公平 C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D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 【答案】D考点:科举制度。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就其实质而言毫无现代概念。 ”说明科举考试没有突破封建制度的藩篱,没有体现近代化的内涵,故 D 正确。3.中国历代王朝一向把外国视为夷狄,而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荒服之外,无

3、非藩属,悉我从仆” ,造成这种心态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是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周边民族尚未开化B周边民族是游牧文明,中国农业文明优于其他文明C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小农经济造成自大心态D这是客观现实的直接的、真实的反映【答案】C考点:闭关政策。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对历史基本发展规律掌握。题干的核心观点是古代王朝始终以天朝上国自居,是一种自高自大、唯我独尊的心态。先用排除法,A项不符合史实,因为直到清朝仍是这种心态,而英国早已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并进行工业革命。B 项只涉及中国周边民族,而题干还包括外国。D 项显然错误。这种心态恰恰是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小农经济造成的,统治者不了

4、解外部形势,盲目自大。故选 C 项。4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历史观摒弃了西方传统的世界历史的阐释方法,如“古代中古近(现)代”的“三分法”,将整个人类历史的演进划分成两个基本的阶段,即 1500 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和 1500 年以后西方的兴起并占优势的世界。这样的划分显示出作者的历史观是A社会史观 B近代化史观 C革命史观 D全球史观【答案】D考点:考察史观问。全球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孤立分散发展到走向整体 世界的过程,题干反映的历史分法正是全球史观的体现。 5.明清时期,杭州东街(现建国北路)的丝行在每年正月十六日开张,四月的小满一过,近到笕桥、乔司(方言“茧桥” “缫丝”的谐音)

5、 ,远到南浔、湖州,投售土丝的蚕农摩肩接踵。东街的土丝收购价一高,德清、海宁的蚕农摇船赶来了。从中可以得出: A商品经济已影响农村 B杭城丝织业十分繁荣 C杭城经济文化生活丰富 D资本主义萌芽始现【答案】A考点:据题干材料,可知每年正月开张,四月蚕农繁忙,反映了当时商品交换非常活跃,实质上说明了商品经济已影响农村,故答案为 A 项。B、C、D 三项题干材料未体现,排除。6.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年(997 年) 24081 15673 60:40天禧末年(1021 年) 26412 38740 40:

6、60熙宁十年(1077 年) 20213 51172 28:72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A B C D 【答案】C考点:北宋社会经济。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表格材料的能力。农业税的“消”有可能是农业生产削弱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税率降低引起的,说法错误。我国古代自商鞅变法到清朝,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说法不符合史实。宋代随着商业外贸的发展,非农业税不断增长,符合题意。由表格中非农业税所占比例可知,非农业税已经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符合题意。故选 C7.唐代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一诗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

7、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对其解读出的信息最恰当的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男女分工明确 田园生活自然悠闲A B C D【答案】D考点:题干材料“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反映了当时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并且以家庭为单位,男女分工明确。与当时小农经济脆弱性的特点不符。8.十二铜表法第七表“土地和房屋” (即相邻关系)规定:“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涤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栽种橄榄树和无花果树的,应留空地九尺;其他树木留五尺。 ”材料主要表明该法A维护私有财产 B条文清晰内容全面C协调邻

8、里关系 D保留习惯法的内容【答案】A考点:十二铜表法 。题干反映十二铜表法中关于“土地和房屋”的规定详细,把房屋严格限定在自己土地范围内,说明该法维护私有财产,A 项正确;BC 项可以从题干中体现出来,但并不是该法的核心思想,不符合题意;D 项说法错误。9.“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特别的限制。 ”因此,1787 年的美国宪法规定A实行“邦联”体制,美国中央政府对各主权州只进行松散的统治B总统、议员均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真正体现“主权在民”理念C在中央政府权力结构中遵循“制约与平衡”原则,避免绝对权力出现D总统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9、实际行政权属于国务卿【答案】C考点:1787 年宪法。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美国 1787 年宪法一方面在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同时,又防止因中央政府权力的过分集中而出现的专制独裁,因此对联邦政府的权力实行分权。故选 C。A 项错误,1787 年宪法实行联邦制;B 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是材料说的是对政府的监督;D 项错误,总统拥有实权。10.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给山东战区的一份电报中指出:“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让敌占领莱芜、沂水、莒县,陷入极大困境,然后歼击,并不为迟。 ”这是为了A消灭国民党的主力 B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C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D奠定解放长江以南的基础【答案】B

10、考点:近代民主革命。从材料中“敌军密集”可知此时敌人集中力量进攻山东地区, 由此可判断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A 是指三大战役,C 是指挺进大别山,D 是指淮海战役,都与题干不符。11.作为教育的载体,教科书不但承载了知识,也透视了国家的兴衰与变迁。下列教科书图片最有可能出现于A19491956 年 B19561966 年C19661976 年 D19781988 年 【答案】C考点:新中国历史。根据图片信息“毛主席万寿无疆” 、红卫兵等信息,可知图片反映了“文革”时期的历史,故对应时间为 19661976 年。12.材料一:1960 年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

11、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 ”材料二:1971 年尼克松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对这两段互相矛盾的材料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A反映了美国外交原则将革命性转变 B证实了新中国加入联合国的必然性C见证了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建交 D预示了中美关系将有实质性的突破【答案】D考点:中美关系的发展。从材料可以看出在 1960 年的时候。尼克松是敌视中国的政策,但是到了 70 年代“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可以看出尼克松为两国关系的改善进行了努力,预示

12、了中美关系即将获得突破。13.“十月革命的伟大实践已经证明,它是符合客观历史发展规律的,是帝国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产物,是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领导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充分发挥革命首创精神的体现。 ”下列各项中,与材料中观点一致的有 十月革命的胜利,决不是西方某些历史学家所说的纯粹是“历史的偶然性” 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十月革命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成功典范 A B C D【答案】D考点:十月革命。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公社的建立;俄国十月革命不属于民族解放运动的范畴。故不符合题意。十月革命的胜利,决不是

13、西方某些历史学家所说的纯粹是“历史的偶然性” ,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因此正确,故选 D。14.“(20 世纪)80 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 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 ”(保罗约翰逊现代:从 1919 到 2000 年的世界 )作者认为的“求变之风”是指A东欧剧变 B苏联解体 C中国振兴 D日本崛起【答案】A考点:材料“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是指资本主义民主精神, “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以及“20 世纪 80 年代”可以判断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在 1991 年,故 A 项正确;15某思想家认为:人不是

14、完全自由的,但也不完全是一个奴隶。就一个人所具有的自由来说,他需要一种个体道德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一观点体现了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信仰得救 C理性主义 D天赋人权【答案】C 考点:启蒙运动。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就一个人所具有的自由来说,他需要一种个体道德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的信息可以看出作者强调了人的理性,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1618 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够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 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反映了A.资本主

15、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B.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C.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 D.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答案】C考点:工业革命的影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工厂制度建立,工厂之间需要自由的竞争,使得过去的特权公司逐渐不能适应形式的需要了,经济思想因为工业革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故 C 符合题意,而 A 表述错误,材料主要阐述的是本国的经济的思想的变化,并未涉及到国际竞争;B 表述错误,生产组织的变化指的是有手工工场到机器大工业的转变;D 的表述与材料主旨不合。故正确答案为 C。17. 一书中写道:“(1517-1546 年)在不到 30 年的短短时间,文艺复兴时期的淡漠宗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