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附中高三周考历史试卷之四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8529089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昌大学附中高三周考历史试卷之四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南昌大学附中高三周考历史试卷之四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南昌大学附中高三周考历史试卷之四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南昌大学附中高三周考历史试卷之四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南昌大学附中高三周考历史试卷之四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昌大学附中高三周考历史试卷之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昌大学附中高三周考历史试卷之四(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昌大学附中高三周考历史试卷之四(命题:高三备课组 时间:100 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1.据史料记载,上海青帮著名人物杜月笙发迹后请杨度为自己修家谱,最终杨度选择了杜甫为其先祖。这一记载体现出家谱A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 B有传承先辈精神和鼓励后人的目的 C是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的重要信史 D深受中国古代宗法观念的影响2.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2、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3.在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绝大多数公职任期一年,只能连任一次,并且均为抽签选举产生,只有军事领导职务通过举手表决选出,一年一任,但可无限期连选连任。这是因为A.军人实际上控制着国家 B.雅典军人享有崇高威望C.军事事务需要专人执掌 D.军职比行政公职更重要4.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该材料旨在说明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历史的偶然 B鸦片贸易引发战争是历史的必然C鸦

3、片战争的结果并非历史的偶然 D鸦片战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5.1900 年 6 月八国联军对华采取战争行动后,清驻英公使罗丰禄向英国外交大臣索尔兹伯理询问联军行动的意图,索尔兹伯理答复说:“目前女王陛下政府丝毫无意采取任何步骤,影响北京现存政治局势。他们的唯一目的,是要恢复秩序及保障生命和财产。 ”由此可知,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是A恢复中国的封建统治秩序 B镇压义和团运动C维护列强在华的共同利益 D协同作战瓜分中6.蒋介石一生曾先后 10 次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右图是 1942 年 6 月时代周刊的封面,这一封面的文字标题最有可能是A “在孙陨落之后升起”B “挺过了艰苦的五年,接下来会更艰

4、苦”C “一旦犯错即犹如爆竹爆炸”D “一切为了抗日,没有什么牺牲是过于昂贵而不能舍弃的”7.2009 年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了一本泛黄的手抄本,封皮上有“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卅日”的字样。当时“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参与讨论的主要问题是A促进国共联合抗战 B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C建立何种政治体制 D与各民主党派协商建国 8.电影建国大业以 20 世纪 40 年代抗战胜利直至建国前夕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这段史实最能体现A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 B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民主力量的胜利

5、 C政治协商制度建立于抗战胜利后 D民主党派是创建新中国的主要力量 9.易中天在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中说:“华盛顿有所为,美利坚民族得以独立;华盛顿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害。 ”符合其“有所不为”的是 A反对美国独立之初的邦联制 B参与制订了联邦宪法C严词拒绝由他当国王的提议 D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10.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 ”这段话反映了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

6、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11.马克思指出:“工人要分别机器与机器之资本主义的使用,从而不以物质生产资料自身而以物质资料之社会的剥削形态为攻击目标。 ”这番话主要针对下列哪一历史现象?A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夺取政权 B工人运动处于自发斗争阶段C各国工人运动走向国际联合 D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盛行12.“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 19 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 ”“大炮”是A启蒙思想 B生物进化论 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13.马克思主义也被称为科学共产主义,它与空想社会主义相比,其科学性主要体现在A认识到了

7、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间的矛盾对立B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C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D对未来社会提出了天才的设想14.在中学毕业作文中,马克思以“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作为自己选择职业的目标,并倾注了毕生精力实践上述理想。他在 19 世纪 40 年代取得的实践成果是A参与第一国际的创立 B出版资本论C声援巴黎公社的斗争 D创立科学社会主义15.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 “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 。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B美国内战时期C俄国二月革命期间 D巴黎公社期间16.对

8、于巴黎公社的最终失败,马克思说“为了避免篡夺政权的嫌疑,他们进行了公社的选举,失去了大好的时机,而组织公社等等又浪费了更多的时间。 ”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A巴黎公社缺乏斗争经验 B巴黎公社的选举是不合时宜的C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 D巴黎公社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17.马克思在 1871 年 4 月 17 日致路顾格曼的信中写道:“工人阶级反对资本家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由于巴黎人的斗争而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不管这件事情的直接结果怎样,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是已经取得了。 ”这里的“新阶段”是指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B无产阶级合法斗争阶段 C无产阶级暴力斗争阶段 D无产阶级夺权并建立政权阶段

9、18.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 ”这表明列宁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19.1917 年 7 月,俄国临时政府下令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俄军损失惨重。同年 9 月,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派兵 进逼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结果是A催生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B临时政府日益陷入困境C为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创

10、造条件 D推动民主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20.1917 年 4 月,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政局的特点。不赞成 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提出这一主张的重要依据是A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世界大战尚未结束C红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D尼古拉二世已经宣布退位21.十月革命期间,全俄工兵代表 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解决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其措施是A宣布推翻资产 阶级掌权的临时政府 B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C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D选举产生列宁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22.1919 年 1 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布尔什维主

11、义的胜利一文写道:“1917 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显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 ”“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 ”这段材料意在说明A二月革命结束了俄国的沙皇专制时代 B十月革命将无产阶级专政变成了现实 C十月革命将给中国革命带来新的希望 D社会主义革命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潮流 23.十月革命被称为无产阶级的“尼德兰革命”,十月革命的这种首创性体现为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D.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24.下列各项中,对苏俄时期苏维埃性质的准确

12、表述是 A相当于议会的立法机构 B行使国家权力的行政机构 C工人士兵等阶层的协商机构 D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机构 25.1938 年 10 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的实践相结合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班级: 姓名: 得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二、非选择题(共 3 题,50 分)26.(

13、3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资本论德文版第三卷出版( 1894 年)后,奥地利经济学家斯班称马克思的“ 每一学说”“皆属错误的”,而且“马克思的主要学说”“皆非出于独创”;不过,他还是承认“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说中,确有一段真理 ”: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之下”,劳动者与资本家“所得的各自部分”“实在未能公允,实在应谋改革” 。美国经济学家韩讷在其经济思想史中对资本论逐一进行批判,但他在谈到马 克思“ 以 历史概念观察资本” 时, 认为马克思“对产业状况有精密分析,颇有价值” 。陈韶华、郭广迪 西方学者对马克思 经济学态度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材料二 在中国的 资产阶级革命派理论家当

14、中,马君武、朱执信、 孙中山、廖仲恺、宋教仁、冯自由先后在译书汇编、 浙江潮 、民报等报刊上介绍过 各种社会主义学说。朱执信在民报(1907 年)上相继发表的文章中介绍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主要内客,并节译了其中的片段。朱执信指出:“ 顾自马尔克(马克思)以来,学 说皆 变, 渐趋实行,世称科学的社会主义。 ”但是这些介 绍只是零星的,不成规模和系统,而且 传 播的范围非常小。 李军伟、张瑜从精英到大众 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 传播材料三 “大危机”爆发后,在西方知 识分子中“出现了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热烈气氛”。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 1942 年就用“伟大”一词来形容“ 马克思的道理 ”,指出“马克思的分析是这个时期产生的唯一真正进化的经济理论”。 陈韶华、郭广迪 西方学者对马克思 经济学态度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材料四 德国电视二台最近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部名为马克思和阶级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