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期末试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529018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期末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期末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期末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期末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期末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期末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期末试卷(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期末试卷(一)班级( )姓名( )学号( )连接电视学习语文官方网站:http:/ 一 读拼音写词语r ku y hu lng fi fn zh m b xi ji( ) ( ) ( ) ( ) ( ) ( )二 把词语中带点的字和拼音连起来懒惰 流水潺潺 迁徙 参天 朗读 徒弟lng ln chn t x cn三 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用音序查字法查带点的字,并选择恰当的解释,在正确的序号上打“”噩耗 音序 解释 惊人的 凶恶的 悲痛的淳朴 音序 解释 香的 朴实,淳厚 单纯 用部首查字法查带点的字虚实 部首 除部首外 画恐惧 部首 除部首外 画用数笔画的方法查带点

2、的字,并选择恰当的解释身临其境 共 画,解释 到,来 挨着 摹仿犹豫 共 画 解释 欢喜,快乐 河南省别称 迟疑 四 用横线划出括号里符合桂林山水特点的正确解释“桂林的山真奇啊!”这奇是(惊奇、意外、特殊)的意思。 “桂林的山真险啊!”这险是(危险、险要、狠毒)的意思。桂林的水“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说明是(静、绿、清)桂林的水“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说明是(静、绿、清)桂林的水“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说明是(静、绿、清)五 填空我们可不懒惰也不( ),红领巾谁也不( ),因为我们知道,( )。从这句话中可以知道时光老人有( )的特点,我们要( )时间,合理地( )时间。蝴蝶成群结队地在树林、花

3、丛间、山石溪水畔( ),犹如( ),在空中飘动。游人来到这里,仿佛进入了神秘的( ),顿时感到( )、( )。六 造句只有才之所以是因为深情厚谊七 照样子写句子例: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有了太阳,都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例: 他昨天晚上病了,烧得厉害。烧 小明第一次做饭,把饭烧糊了。深 挺 八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我们和好了一天,轮到我值日了。一想到做值日生,我就想好好报复刘柱一下。因为有一次他值日,用污水在我座位下搞了个泥坑。第二天我来上学,一下滑倒在地,屁股摔得生疼,刘柱还说风凉话:“哈哈,猪在打泥呢!”今天我值日,看我给刘柱的座位来摆弄个样子。

4、地上的土开始由我扫帚指挥着,往刘柱的座位下集中。一下又一下,在他立脚的地方集了个小山丘。再把小山尖儿往周围一扒,小山丘成了盆地,足能灌上半桶水。当我要去弄水的时候,看见黑板旁那张小学生守则,这守则我已背得滚瓜烂熟,我眼皮一耷拉,看见胸前的红领巾,我呆了一会儿,就转身拿起扫帚,把刘柱座位下那堆土一下一下往外扫只剩下一点了,剩下吧,大小多少总算个报应。不,不能,一定得照 小学生守则办。当我挎起书包走出教室的时候,突然,刘柱“登登登”地迎面走来,我走我的路,不理他。我知道他是来摸我的底,怕我像他对我一样对他。我走着走着,突然,从后边传来了“登登登”脚步声,刘柱大步流星地追上来了,怎么办?赶来找碴?我

5、的拳头也握起来了他走到我跟前,一手搭在我的肩上,一手却在袋里抓出花生往我兜里硬塞:“刚买的,咱俩分分吃。”我的心,不由得热起来,紧紧握住了刘柱的手。从此,我们和好了。1、 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 小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安排材料的?3、 把事情的经过部分列一个简要的提纲。九 作文写发生在教室里的一件事。先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在草稿上列提纲,然后把这件事写下来。经过部分要具体。字数在 400字左右。小学六年级(下)语文期末测试卷 命题人:吉安市遂川县左安镇中心小学 肖燕琴、 语言 积累及运用。 (40 分)1、 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8 分)Sun bn fi cu k wi dun lin

6、( ) ( ) ( ) ( )qn sh rng y ch li png tng( ) ( ) ( )2、 按课文内容填空。 (17 分)、本学期,我们在语 文的殿堂里徜徉,享受文学带给我们的感动,快乐。从 一文中,我们认识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周总理,读 一文,我们被李大钊 的精神感动,读 一文,我们又感叹小女孩的悲惨命运;走进顶碗少年我们明白了 的道理。、各具特色的民居一文中,我 们知道了客家民居被誉为“ ”此外,我还知道 、 、 、 、等民居。、学弈 一文中,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的原因是: 、本学期,我读过的最喜 欢的外国作品是 ,因为 、我从 这句名言警句中,知道了实践出真知的

7、道理。3、 我会仿写句子。 (5 分)大自然,是有灵魂。登山,我们感悟山的伟岸;涉水, ; , 。4、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 (5 分)星期六,天睛了,我们几个小伙伴没有事先商量却不约而同地来到大草苹玩要。我们有的玩沙包,有的跳绳,玩得可高兴愉快了!5、 结合语境回答问题。 (5 分)六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我们即将离开亲爱的母校。在毕业晚会上,每们同学都上台发言,轮到你了,你会说: 、 阅读 (30)分北京的春节(节选)(11 分)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

8、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这 段话 描绘了 的情景。(2 分)、读 了这 段话,我 们 仿佛看到了 ;听到了 ;闻到了 。(3 分)3、透过 、 、等 词语,我们深深体会到北京人对除夕夜的重视。 (2 分)4、我还知道: 月 日是端午节; 月 日是清明节;以及 月 日 (4 分)(二) 他要感谢那只手(19 分)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

9、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孩子们也纷纷猜测。一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另一个说:“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 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 一个皮肤棕黑色 又瘦又小 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 弯腰低头问他 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这是你的手 老师 孩子小声答道 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粘乎乎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有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

10、手。 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 )有物质上的给予,( )还有精神上的支持,诸如得到了自信和机会。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 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难以估计。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1、给第(5)、( 6)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5 分) 2、第(7)自然段中说:“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这里的“非凡的意义”指的是(不超过 20 个字)(3分) 3、在第(8)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 分) 4、从全文看,第(7)自然段的记叙顺序是( );第(8)自然段的作用是( )。(2 分) 5、这篇充满人情味的散文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11、? (3 分) 6、假如给你一个同样的主题我想感谢的东西,请你画一画,你会画什么?请用简笔画画下来,并用文字说明画的是什么?为什么?(4 分) 三、作文(30 分)岁月的微风吹过记忆的水纹,弹指一挥间,六年的小学时光转眼即逝,回想小学生活,我们哭过,笑 过,感动过小学生活给我们留下太多太多美好的回忆。请你以“那一次,我 了”为题,把记忆中最难忘的一次经历写下来。注意: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挚。字数 400 字以上。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本班现有 14 名学生,其中男生 8 人,女生 6 人。大部分学生喜欢学习语文,喜欢阅读,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较扎实,而阅读和习作

12、则要稍微逊色一点。进入高段以后,男孩子的思维普遍比女孩子要活跃。但双差生数量两者相差不大。这跟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差、学习习惯不良有关。而有几个女孩子思维不够活跃,不够灵活,接受能力差。1、识字写字。作 为高段学生,他 们的独立识字能力较好,所欠缺的是不喜欢主动利用字典来帮助识字、阅读(所以上课尽量创造机会让他们利用字典。 )、据词定义能力、书写习惯、错别字多。2、阅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有感情地朗读仍需努力;学生学会了默读、浏览等方法,但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一般;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方面则要加强指导,尤其是中下学生;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能了解文章的一些显著的表达方法。在课外阅读方面,阅读量大部分能达到,喜欢阅读童话、故事类、文学类、漫画类书籍,对古今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