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历史测试命题与试卷评析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0.50KB
约11页
文档ID:18520979
初中历史测试命题与试卷评析_第1页
1/11

初中历史测试命题与试卷评析考试评价是教学评价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学评价:教学实践证明,科学的教学评价能够改进教学,促进教学活动在改革中不断完善,推动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由于近年来课程改革提倡多样化的学生评价,有些教师认为考试评价(或纸笔测试)已经不适应课程改革的发展,认为它只能评价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而不能评价学生素养的其他方面,例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把考试评价当做“洪水猛兽”但是,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无论是任课教师进行的日常测试,学校、学区组织的期中、期末测试,还是和学生毕业、升学关系密切的会考、中考,考试评价作为中学历史学科最基本、最成熟、最方便、最经济甚至最公正的方法,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不可动摇考试评价在现阶段的缺陷不在于形式本身,而关键在于方案的设计、操作以及对评价结果的不恰当运用一、初中历史学科中考试评价的目标和种类1. 考试评价的目标⑴ 为历史教学提供重要反馈信息,改进历史教学、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对教师来说,通过学生历史学业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情况,把握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程度以及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为历史教学及时反馈信息,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决策,同时完善历史教学,使历史教学处于教师的有效控制之中。

没有对学生历史学业成绩的及时检查,即使是最有经验的历史教师也难免主观、盲目行事通过学生历史学业评价,可以及时地发现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失误,并通过这些不足和失误进一步分析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是教师教的问题,还是学生学的问题;是教学内容处理不当,还是教学方法运用有误;是教学目标有偏差,还是考试测量有失误;等等,通过分析,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便不断完善历史教学活动⑵ 促进学生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效地督促学生的学习编制、运用合理的纸笔测试可以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对学生的学习也能起到激励作用测验和评价可以使学生明白定位学习目标,指导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历史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评价证明了的成功学习,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学习体验,这种体验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⑶ 验证历史课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通过纸笔测试,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作出判断,也是衡量历史课程与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手段 ⑷其他 例如: 向目标、教材、课程的编制者提供系统改革的总体建议;向有关方面报告学习结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2. 考试评价的种类由于考试评价的具体目的、任务不同,每一具体评价都会有一定的侧重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比较常见的有:⑴发展性考试、水平性考试和选拔性考试 发展性考试:由学校组织的各种考试,主要功能是了解学生学业情况和学科教学情况,以改进教学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水平性考试:毕业会考等,检测学生是否达到毕业的水平 选拔性考试:中考等由相关职能部门组织的考试,为高一级学校选拔学生提供依据 从一定意义上讲,水平性考试和选拔性考试也具有发展性考试的功能,但是发展性考试、水平性考试就不应该具有选拔性考试功能,所以不应注重依据考试成绩排名次 ⑵形成性测验和总结性测验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实施时间 教学过程中 系统的教学过程完成后(期中、期末,或初中历史课程结束) 任务 了解学生的进步和困难,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反馈,进而改进教学评分, 分析和评价学生的学业是否已按计划达标,达标程度如何;为评价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依据题目难度 受教学内容影响 难度范围较大 备注 总结性评价经常兼具形成性评价的功能⑶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和开闭卷结合的考试 闭卷考试较为侧重课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能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落实与巩固;而开卷考试 试题 “ 活 ” ,与闭卷考试相比,它更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探究性等特点, 有些题在课本上和资料中不易找到现存的答案,需要学生自己综合归纳,灵活答题。

两种形式在各地的中考中都有运用,还有的地区把两种形式结合起来,一部分题目要求学生闭卷完成,另一部分回答时可以参考教材或其他资料 二、初中历史试卷的编制 1. 确定考试目标 新理念下中学历史学科考试评价命题的核心目标是:遵循《历史课程标准》中蕴涵的教育理念,严格、科学、全面地考查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课程标准》是评价的主要依据⑴《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内容标准规定了学生在上述三个方面应达到的具体目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 要把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考查,不但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更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测验要充分体现历史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和独特的情感教育功能 初中阶段开设历史课程,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未来公民的人文素养因此考试该侧重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培养选择学科核心学习能力和学科基础知识、主干知识作为考试重点,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考查与对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有机结合《标准》根据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在“内容标准” 中提出了不同层次的内容目标要求。

内容标准对学生学习的历史内容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要求:第一层次为识记层次,这是学习初中历史课程最基本的要求,要求学生能正确写出或说出这类历史内容的基本史实对这类历史内容,《标准》在陈述中使用了“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这类历史内容约占全部内容的 70 %左右第二层次为理解层次,它要求学生在达到第一层次要求的基础上,能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对这类历史内容,《标准》在陈述中使用了“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这类历史内容约占全部内容的 20 %左右第三层次为运用层次,它要求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利弊得失及作用影响,并能做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对这类历史内容,《标准》在陈述中使用了“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这类历史内容约占全部内容的 10 %左右⑵ 考试性质和目的 ⑶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 2. 命制试题 历史试题的类型比较多,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连线题等主观性试题主要是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每种题型都有自己侧重点和优势,也都会有各自的不足。

⑴填空题 填空题的一般形式是提供一个留有空隙的不完整的陈述句子,要求考生将空缺的字、词、句补填进去填空题的优点之一是,它是最容易命制的一种题目类型,更加重要的优点就是,学生必须提供答案;这就减少了学生通过猜测获得正确答案的可能性使学生从选择题中选择正确答案的部分知识,对于正确回答简答题是不够的填空题的不足是不适合测量复杂的学习结果,主要功能是测量学生的记忆能力为了保证答案的唯一性,命制选择题时首先要注意,教材中的陈述往往有一定语境、背景,直接用来作为填空题可能出现答案不唯一的情况,给评分带来困难例如,教材表述为:“麦加清真寺闻名遐迩,其圆顶、尖塔和精巧的装饰,是伊斯兰建筑艺术的典型风格填空题:“ _________闻名遐迩,其圆顶、尖塔和精巧的装饰,是伊斯兰建筑艺术的典型风格如果学生回答其他著名清真寺也符合题目要求如果表述为“麦加清真寺闻名遐迩,其圆顶、尖塔和精巧的装饰,是_________ 建筑艺术的典型风格就可以保证答案唯一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并称世界三大建筑体系⑵连线题 也称为配对题或匹配题传统的连线题由两列组成,一列的内容要与另外一列匹配例如:指导语:A栏中为政治主张,B栏为中国古代思想家,请将他们配对。

A栏              B栏“兼爱”,“非攻”          孔子“施仁政于民”           孟子“为政以德”            墨子“法制”,加强中央集权       韩非子 两列内容之间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经常还是要在指导语中说首先,这样可以避免不确定和混淆其次测验的时间也节省了,因为学生不需要从头至尾地阅读整个的前提项和反应项,然后自己找出需要匹配的是什么A栏的内容应为同一类,B栏也是如此还可以用来考查某些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所取得的成就等为了帮助学生加快反应速度,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题目应尽量简短,将更简练的一栏放在右边;每列最佳的项目数是 4 — 7 个,最好不要超过 10 个连线题最大的优点就是它的形式紧凑,这样就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测量到大量的相关事实材料也容易编制,但过于强调记忆简单的关系,不适宜测量高层次的认知水平⑶选择题 选择题是在题干中提出一个问题或写出一段不完整的文字表述,然后列出这个问题的几项有可能是正确的答案或几项补充,由被试者将其中的正确答案选择出来除正确选项以外的选项称为干扰项选择题的优点包括:① 减少了书写过程,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较多的题目,扩大了试卷的题量和知识覆盖面。

② 答案相对比较固定和客观选择题有利于解决主观性试题阅卷时间长,评分误差较难控制的缺点 ③能够考查多项能力,难度变化大选择题可以考查学生的能力,也可以考查学生理解历史材料、归纳、比较和概括,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等较高层次的能力 例题 1 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再认再现历史知识)A. 粟 B. 小麦 C. 水稻 D. 玉米 例题 2 小明同学写了一篇关于春秋战国阶段历史的小论文,要选择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的题目你认为下列选项中最适合的是 (概括历史阶段特征)A. 文明的曙光 B. 争霸与图强C. 帝国的崩溃 D. 开放和交流例题 3 相传黄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小明认为这些传说具有真实性,准备用考古成果来证明自己观点你能挑出其中 不恰当的一项吗?(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A                       . B. 船形彩陶壶:新石器时代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出土鱼形埙:距今 4000 多年 火烧沟出土 刻画符号: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 神农教人农耕图 汉朝画像石 例题 4 请按表格的对应关系,将最合适的一项填入“?”所在的空格(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原始人群 ? 部落联盟元谋人北京人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炎帝、黄帝时代尧、舜、禹时代A. 禅让 B. 氏族 C. 聚落 D. 史实选择题的不足是:① 任何形式的选择题都无法测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组织能力和观点表述的能力。

②无法测量学生的思维过程,而只能得到其思维结果③ 难以找到足够多的似是而非的干扰项干扰项不能在题中做陪衬,而是要承担干扰正确答案的职责对于那些没有掌握考试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的学生,干扰项会和正确答案一样具有吸引力甚至是更为完美设计得好的选择题每个干扰项都将被某些学生选中如果一个迷惑项没有学生选择,就说明这个干扰项是无效的因此造成了编制良好的选择题费时费力,难度较高命制选择题要注意的问题——题干要尽量简洁,但必须把问题交待清楚,避免不必要的复杂用语或难以理解的句型——考查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时,最好使用教材以外的新材料,否则测试出的 很可能是学生的记忆能力,而不是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一个题目应该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例题 589 年,隋沿长江全线进攻,灭掉与之对峙的南方政权,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与此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①隋文帝 ②隋炀帝 ③北周静帝 ④陈后主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隋灭陈之战中,当时作为 晋王的杨广主力进攻陈都建康 ( 今 南京) ,取得胜利 ——为了避免学生通。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