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报告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5.84KB
约7页
文档ID:1851526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报告_第1页
1/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报告信息工程学院电子 112 班陈智勇学号:112123考察历史人物:林则徐林则徐(1785 —1850 年) ,字元抚,又字少穆、石磷,谥号文忠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六日(1785 年 8 月 30 日) 出生在福建候官(今福州市) 一个下 层封建知识分子的家庭里早年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教育嘉庆十六年 赐进士在 为官 40 年中,他“经世自励”,廉 洁奉公;又重视水利事业,救灾 赈民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 烈烈的禁烟运动,指 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 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同时,他 编译《四洲志》等外文书籍、资料,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 风气,是中国近代 维新思想的先驱关键词:为民 开眼看世界 爱国 思想 转变 中国现代史是一段屈辱史,但在这个时期,仍出 现一些民族英雄,林则徐是其中一位,受命于危难之际一、为民办实事 林则徐 虽居高位,但清廉自好,勤于职守,循法秉公,被老百姓誉为“林青天” 在任江 苏廉防使时,他在大堂上 书写一联: “求通民情;愿闻己过事事为民着想,对于漕运、盐法、水利、农业、制币 、吏治、救灾等关系民生的大事,无不予以关注。

二、禁烟不禁商在广东期间,林 则徐大举禁烟,并于 1839 年 6 月 3 日把收缴的英美商人的二 百多万斤 鸦片在虎 门当众销毁同 时,他对外商采取了恩威并重、分化瓦解的策略,提出了“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的原则,对正当贸易一律加以保护和鼓励 三、开眼看世界 林则徐被称 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打破以 “天朝”自居的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肯于了解外国情况,吸收新事物他一面积极备战,增设西洋大炮,一面积极了解西方资本主 义国家的政治、 军事、 经济情况, 设立译馆,翻译外文书报、律例、军事技术等著作,先后辑有 《四洲志》、 《华 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他还是第一个了解国际法,运用国 际 法与英国人作斗争的中国人 四、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思想发生转变 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思想,一方面来自我国历史上的民族主义传统,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是他在反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我国所面 临的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反对这些敌人的斗争, 面临着许多过去没有的新课题,从而使林则徐的爱国主义具有新的时代特色 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较为突出的民族意 识和近代国家主权观念。

其主要表现在:1.他注意了保 护民族权利当英国商人大量贩卖鸦片,直接损害人民利益时,引起了他严重的关切他在向道光帝指出 鸦片泛滥将使数十年后兵弱银涸的严重局面之后,又强调指出,“ 夫财者,亿兆养命之原,自当为亿兆惜之”, 反对白银流向外国他估 计, “吸食鸦片, 则 一年之漏,不止于万万两 ”他说: “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换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漏向外洋,岂宜箱寇资盗 这里,林则徐清楚表明,中国的财富,宁可“ 损上益下”,也不可“漏向外洋”这种初步的民族意识,是林则徐爱国主义思想的突出特点,也是近代爱国主义 思想的重要内容 鸦片泛 滥之后,他曾 亲自向苏州、湖北汉口一带“阛阓聚焦之地” 的“ 行商铺户 ”进行实地调查, 了解到民族经济遭受破坏和商人破产的现实 他指出:“行 商铺户 ……佥谓 近来各种货物, 销路皆疲,凡二三十年以前,某货约有万金交易者,今只剩得半之数,问其一半售何 货, 则一言以蔽之曰, 鸦 片烟而已他还指 出:“以中国之利利外夷,是夷人所获之厚利,皆从华 民分去” 这种认识,初步触及了中国近代的问题,即利权外流问题这是后来一切爱国主义者所要寻求解 决的重要课题 挽回利权”的爱国口号即根据这个事实提出的。

这说 明,林则徐 的 爱国主义思想,初步触及保护民族利权的内容同时,他反对鸦片泛滥较多地着眼于大多数百姓遭受毒害的后果,这些都是他在当时所能达到的思想高度 2.林则徐的民族意识还表现在,努力 寻找祖国富强之路,使整个民族富强起来 近代的爱国主义, 同过去比较起来, 已不单纯地局限于武装反对民族压迫的行动, 而且包括了如何使整个民族从贫穷落后转变为富强的重大课题当鸦片泛滥,白 银大量外流,引起清政府财政严重困难时,林则徐极力主张在经济上实行“ 兴 利 除弊”的改革,如改革盐政;允许民间开矿,探求利源;推行新疆屯垦,发展 边疆农业生产等鸦片战争失败后,他除了力行“兴利除弊”的改革之外, 还希望“大有为者振作之”林则徐这些言行,表明他已从单纯的军事上反侵略发展到寻找富国强兵的道路,这是他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发展 3.林则徐为维护我国主权的爱国主义思想,突出地表现在他重视执法、认真行法上 当然他执行的是封建大法 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就与外国的关系而言, 他行法于在华外商, 就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的意义 当鸦片泛滥时, 林则徐坚持“大清律例”,不但适用于“华民”,而且同样适合在华“外夷”,“化外人有犯” ,并依律科断之, “与华民同照新例一体治罪。

他还明确地向英国政府宣布:“凡在一年六个月之内,误带鸦片,但能自首全缴者,免其治罪若过此限期,仍有带来, 则是明知故犯,即行正法,断不 宽宥” 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 典 ”林则徐反复强调“夷商至内地”, 必须遵“天朝” 法度, 犹如“ 别国人到英国贸易, 这反映了林 则徐维护我国主权和法律的鲜明爱国的思想 尚须遵英国法度”一样 值得指出的是,林则徐还企图吸收有利于反鸦片走私西方的法律的某些观点林维喜事件发生后,他立即令人翻译滑达尔的《各国律例》,即《国际法运用在行为和民族与主权事务的自然法则的原则》,并且吸收了其中一些条例观点如 战争中对敌方实行封锁、 禁运等, 作为他反侵略的法律武器 他看了《各国律例 》之后指出:“ 近日访问,乃知此等奸夷,并未领照经商,而敢偷渡越窜,若被该国查出,在夷亦必处以重刑 ”当然,林则徐并未认识到贩卖鸦片是英国政府允许的但也使他了解了这一事实: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对有损于他们利益的走私活动也是禁止的这就更坚定了林则徐打击在中国领土上违法的外国商人的决心林则徐为了反侵略需要,吸收了资本主义国家某些法的思想观点,更使他的主权观念增加更多的近代色彩。

林则徐的爱国思想大大超出了狭隘的封建的忠君思想他的爱,是 对民族利益的关切,对国家主权的维护这点远远超过过去的爱国英雄林则徐也说过:“雷 霆雨露总君恩但这种忠君观念,不过是表现他个人对皇帝的感激之恩而已 他受宠则对君主感激涕零,失宠则甘忍辱负重,置个人祸福荣禄于度外而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命运的大是大非,则始终保持民族气节, 坚持民族利益为重, 坚持反侵略的正确道路如当道光皇帝以“误国病民,莫此为甚” 莫须有罪名将他革职以后, 林则徐一方面向朋友表明自己心迹, 一方面委婉地向道光皇帝抗争 他宁可遭受罢官、流放、诽谤的折磨,也不愿意放弃反侵略的崇高信念苟利 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这句话,鲜明地反映了这位民族英雄在民族危难 时刻的民族责任感他曾写道:“ 中原若得销金革,两叟何妨老戍边”,把我林则徐流放,就能使夷人退兵吗?如果能,我老死 边疆,也心甘情愿 爱国浩然正气 充满于字里行间这里流露了他对道光皇帝的内心不满,同 时也表现了他关心民族命运,把个人生死荣辱置之度外的高尚情操正是出于这样的信念,他尽管 受非议,受罢革,受流放,他还是在可能的范围内,筹议海防他手无斧柯,仍尽力向道光皇帝建议,筹防,坚持反侵略到底。

即使流放途中,他做梦也梦见江南烽火连天的反侵略斗争直到逝世之前,他家居福州,仍领导福州人民群众起 而驱逐英国侵略者他的反侵略正义立场,是至老弥坚的从不同角度上评价林则徐可分为三点:一、从政治定位上看林则徐是古代最后一位,也是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毛泽东曾评价他为民主革命的先驱二、从阶级定位上看他既不代表地主阶级,也不代表农民阶级,他是民族英雄,代表的是全民族的利益尽管表面上看,他似乎代表着地主阶级的利益,但 实际上,他的心中装的是人民在他内心有“八哀” ,他会为处于灾难中的百姓声泪俱下,也会为贫苦农民彻夜难寐,这样的人,是超然于 阶级之上的民族英雄三、从文化角度上看林则徐是一位大学问家他一生著书 300 多万字,几乎涉及到中国文化中的一切方面,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集大成者此外,林则徐还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不用赘述,世人皆知用八个字总结对林则徐的评价就是:“爱国,民本,经世,开放”然而提到林则徐就不得不提虎门销烟,虎门销烟一方面唤醒了当时的很多爱国的有识之士,他们开始反省,从新定位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再成日以“ 天朝上国”自居 另一方面,也大大抑制了英国在中国的鸦片交易,沉重打击了英国资产阶级在中国的贸易掠夺,展示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定决心和觉醒意识。

此外,这次事件还成为世界的禁烟运动的一个范例, 历史上很多国家、地区结合自身的情况对此予以效仿,抑制毒品泛滥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 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史例,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史学家认为,它展示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对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有着标志性的意义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第一位带头起来反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民族英雄,是言行一致的爱国者他领导 的禁烟斗争,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 对鸦 片烟毒的深恶痛绝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表明中国人民是一个酷爱自由、不畏 强暴的民族,也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1858年,马克思在所著鸦片贸易 专论里就肯定了林则徐的这一禁烟壮举林则徐是一位不避风险、以身许国的政治家,不但在侵略者面前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英勇地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且在遭受国内政敌陷害打击的时候,仍然始终坚持爱国理念,从不动摇他一生清廉自好,恪尽职守, 兴利除弊,锐意改革, 发展经济、关注民生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著名诗句,抒 发了他决心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崇高思想感情这种不顾个人得失的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正是中 华民族历经艰难终能生生不已的精神源泉,至今仍为人们广泛传颂。

林则徐用心谋求兴国之道,是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思想家,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者他十分注意了解和研究外部世界,最先提出“师夷之 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评价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近代中国始终面临两大主题:一是抵御列强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二是推翻封建统治, 寻求符合世界潮流的富强之道林 则徐享有崇高地位,得到后人的尊敬和普遍赞誉,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在认识和处理中国近代这两大历史主题上,走在了同时代人的前列今天我们纪念林则徐,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进取精神和勤政为民的思想。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