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三变”改革的主要做法成效及经验启示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185000833 上传时间:2021-07-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三变”改革的主要做法成效及经验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XX县“三变”改革的主要做法成效及经验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XX县“三变”改革的主要做法成效及经验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XX县“三变”改革的主要做法成效及经验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XX县“三变”改革的主要做法成效及经验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县“三变”改革的主要做法成效及经验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三变”改革的主要做法成效及经验启示(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县“三变”改革的主要做法成效及经验启示 近年来,在国家和省、市各级大力支持下,XX县紧扣“中国凉都生态XX”建设战略思路,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以企业为龙头、产业为平台、股权为纽带、农民为主体、脱贫为目标,深入推进“三变”改革工作向纵深推进,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XX特点的“三变”改革之路,成为全省“三变”改革的“发源地”,是XX“三变”实践创新的“试验田”。一、主要做法在推进“三变”改革过程中,不断创新和规范“三变”发展模式,采取“三变”+特色产业、+山地旅游等“三变+N”模式,有力推进全县“三变”改革工作。(一)创新“三变+特色产业”模式。坚持把“三变”改革与山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紧

2、密结合起来,按照“生态美、百姓富”和“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要求,积极盘活各类可变资源,采取“村企联合、产业连片、基地连户、股份连心、责任连体”的方式,全力打造“股份农民”新样板。通过采取“三变+特色产业”模式,形成了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民三者之间的利益链接机制,让老百姓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从参股变成了控股,充分调动了老百姓的积极性,在全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产业结构调整热潮。2015年以来,全县共完成特色产业104万亩,林下套种66万亩,基本形成了“八大特色产业”、“九大农业园区”、“九大产业带”和“三百产业长廊”格局,实现了“盆景”变“风景”。(二)创新“三变+山地旅游”模式。为加快

3、推进山地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坚持把“三变”改革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以浪漫野玉海、激情百车河、神秘北盘江“三大龙头”为带动,以海坪彝族风情小镇、米箩布依风情小镇、龙场白族风情小镇、陡箐苗族风情小镇“四大骨干”为支撑,32个多彩农旅示范点相互联动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切实带动贫困群众发展致富。如双办滴水岩村依托双水街道国有平台公司(XX县鼎丰投资有限公司),按照“公司+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投资600万元共开发瑞德马术体验中心项目,公司以项目经营管理、项目建设管理、资金435万元入股,占股60%;50户贫困户以中央专项扶贫资金100万入股,占股16.67%;滴水岩村委会以自然资源、基础设施

4、、集体资金65万元等入股,占股23.33%,该项目涉及贫困户50户124人。(三)创新“三变+特色小镇”模式。坚持把“三变”改革与特色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三变”引导各类要素向特色小城镇聚集,让周边群众共享小城镇的公共资源,切实把每一个特色小城镇打造成为“富民小镇”。如化乐镇在特色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共征地160亩,由建设方将20万元的协调费划拨给五星村作为村集体经济积累,五星村用这20万元在小城镇购买4个门面和100个摊位,分给104户搬迁贫困户,将门面和摊位统一出租管理,收益按村集体占股40%、贫困户占股60%的方式分红。(四)创新“三变+集体经济”模式。坚持把“三变”改革与发展农村

5、集体经济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盘活了沉睡的村级集体资源和资产,激活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截止目前,村集体经济总量达5315.88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的村51个,50万元以上的村14个,100万元以上的村4个,500万以上的村1个。如勺米镇坡脚村将上级投入的100万元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专项资金作为股金,入股XX县民裕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林下养鸡项目,村集体占股32.02%,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8.8万元。(五)创新“三变+转移就业”模式。坚持把“三变”改革作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就业的主要途径,引导农民群众采取劳动力入股的方式,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目前,全县共有29.24万人实现了农民

6、变股东。如润永恒公司将猕猴桃基地集中分片划包给懂技术、有劳动能力的土地入股农户进行管理,解决了26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入股农户获得了“入股保底金+固定分红+务工工资+管理地块30%股权”的“四重保障”,解决了企业与农户“两张皮”的问题,使企业与农户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六)创新“三变+生态移民”模式。坚持把“三变”改革与易地扶贫搬迁结合起来,增加搬迁农户的财产性收入,确保搬迁农户搬得出、有就业、稳得住、能致富。如野玉海千户彝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共1006户23万平方米),由农户将上级补助的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作为股金,与野玉海管委会入股建设,按照山地旅游度假房来打造。待管委会收回投资成

7、本后,由建设方、经营方、农户三方按照出资额,明确股比,按股分红。2016年,共安置了搬迁户151户651人。(七)创新“三变+商贸服务”模式。坚持把“三变”改革拓展到城市公共资源领域,让广大群众共享城市资源。如双水街道小山社区成立了“XX县永丰商贸有限公司”,承包辖区内停车管理、小区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业务,村集体以门面、资金等入股,农户以资金、劳动力等入股,收益村集体占60%,农户占40%,既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带动了农户致富。(八)创新“三变+注资招商”模式。坚持把“三变”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引擎,依托全县“八大特色产业”和“九大农业园区”,全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培育“三变”承接主体

8、。如XX经开区高科公司采取入股、参股等方式,在帮助困难企业解决困难,让困难企业活起来、强起来的同时,不断拓展公司业务,发展壮大公司实力,在全县积极走出了一条“注资招商”的新路子。(九)创新“三变+特色文化”模式。坚持把“三变”改革与特色文化发展结合起来,推动特色文化形成产品、形成产业,带动群众致富。如陡箐镇猴儿关农民画基地,由农民画家自筹资金成立农民画合作社或画廊,其余画家以农民画技术、资金入股,接到订单后按产品规格大小、尺寸进行创作,待收益后按劳分配,年底按股份分红。该基地现有农民画画家50人,农民画合作社、画廊共8个,带动就业50余人。(十)创新“三变+农村电商”模式。坚持把“三变”改革融

9、入互联网平台,充分利用双水冷链物流中心,切实将“三变”嫁接到城乡电子商务产业上来,打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通道,促进特色产业发展,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为农户解决了后顾之忧。目前,储存6000吨的双水冷链物流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县电商产业园)1个,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点135个、在建50个,乡(镇、街道)电商服务站覆盖率为100%,村级电商服务点覆盖率为50%。(十一)创新“三变+金融扶贫”模式。积极探索创新“平台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将建档立卡贫困户整合起来,以村(居)为单位成立合作社,将建档立卡贫困户申请的“脱贫贷”通过合作社纳入平台公司的生产经营,由

10、平台公司每年将贷款总金额的6%给合作社(贫困户占5%、村集体占1%)的方式,带动贫困户44097户137300人通过182家合作社实现全覆盖。二、取得成效在深入推进“三变”改革工作中,XX县通过创新“三变+N”模式,激活了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截止2016年12月底,全县“三变”改革已覆盖25个乡(镇、街道)、164个村(居)、9个园区(不含北部5个乡镇),共有11.5万亩村集体“四荒”地、2.44万亩村集体林地、0.31万亩村集体草地和1.1万平方米水域实现了资源变资产,整合各级财政资金3559.24万元投入“三变”,村集体入股资金1349万元,吸纳社会入股资金10.77

11、亿元,农户入股耕地38.79万亩、入股房屋0.64万平方米、入股资金3405.57万元,106636户384281人实现农民变股东,其中贫困户44097户137300人,带动贫困人口脱贫3267户11350人,有2434户7667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参与“三变”改革。(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山地特色农业转型升级。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要求,围绕茶叶、猕猴桃、核桃、刺梨等“八大特色产业”,坚持“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原则,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粮经比从2014年的46:54调整为2015年的40:60,培育了一批种养、加工、冷链、物流等农头企业和“

12、黔宏牌”红心猕猴桃、“XX春”茶叶、“雪凝红”核桃等特色农产品品牌,促进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二)搭建产权交易平台,激活了农村资源资产要素。以米箩镇和蟠龙镇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奋力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抓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五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目前,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外业调查184.339亩、房屋产权权属登记28.4万平方米、宅基地使用权外业调查4.087万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外业调查1419.73万亩、集体林权勘界确权188.77万亩。在XX率先成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2016年3月30日启动农村“两权”的确权颁证和农村产权的首次交易,广泛为农村产权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等搭建平

13、台。目前,中心已接受群众咨询12200人次,受理农村产权交易229起,成功组织交易206宗(其中,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29宗,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98宗,土地经营权入股交易71宗,林权股份出让交易1宗,林权贷款1宗,农用车出让交易3宗,房屋租赁交易3宗),涉及面积4347亩,交易金额达2773万元。(三)创新精准扶贫模式,带动了农民持续增收致富。坚持把“三变”改革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由参与“三变”的经营主体对发展的产业实施保底,同时分别从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的股比中提取5%的收益红利用于补助贫困户,确保参与“三变”的贫困群众稳步实现脱贫。让分散的资源、资金和劳动力集中起来,参股到企业、合作社等

14、经营主体中持股分红,形成长期稳定收益,解决了弱能、失能群体增收途径少的难题,实现了贫困户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从农民到股东的转变。目前,全县共有贫困户4.4万户13.73万人参与“三变”改革,通过“三变”改革带动3267户11350人实现脱贫。(四)促进各类资金整合,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将财政投入到农村的生产发展类资金、农业生态修复和治理资金、扶贫开发资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村集体发展资金等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民(贫困户)的股金,分别入股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按股份获得收益。全县共实施“三变”改革项目300余个,投入财政资金3559.24

15、万元、村集体入股资金1349万元、农户自有入股资金3405.57万元、各类经营主体入股资金10.77亿元。(五)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了乡村治理能力水平。以村干部职业化管理为抓手,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探索将党组织设在产业链上、组建联村党委等模式,努力构建“一村一特”的党建工作新格局,现已成立村级党委42个、组建联村党委6个。同时,扎实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积累10万元以上的村72个,50万元以上的村27个,100万元以上的村14个,全面消除了“空壳村”。(六)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了现代农业管理体系。在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安排县级平台公司以“三变”模式

16、组织实施“八大特色产业”,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三变”改革中来,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引领作用,创新了现代农业管理体系,推动了特色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发展。涌现出了XX县茶叶公司、XX县林投公司、润永恒公司、长丰公司等一大批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经营主体。目前,共有150家经营主体参与“三变”改革,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5家、市级龙头企业23家、县级规模企业21家、县级平台公司10家、专业合作社51家,其他企业30家。三、经验启示“三变”改革在XX从实践到理论的提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创新,从乡镇层面上升到市、省及国家层面,从点到面实现了“盆景”变“风景”,有以下几点启示。(一)盘活资源是前提。XX县按照“无奇不股、无物不股、无事不股、无人不股”的理念,充分发挥公司、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的平台作用,全面整合雪域、气候、文化、生态、村落、民俗、土地、亚高原景观等各类资源,使死资源变成活资源,为多样参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条件,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激活了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让更广大农户尤其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