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公开课优秀课件【课堂教学】

上传人:8** 文档编号:184932326 上传时间:2021-07-0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我所欲也公开课优秀课件【课堂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鱼我所欲也公开课优秀课件【课堂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鱼我所欲也公开课优秀课件【课堂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鱼我所欲也公开课优秀课件【课堂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鱼我所欲也公开课优秀课件【课堂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鱼我所欲也公开课优秀课件【课堂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我所欲也公开课优秀课件【课堂教学】(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鱼我所欲也,1,学校教课,孟子,名 ,字 ,邹人,战国初期 、 。他是孔子的孙子的再传弟子,是 学派继孔子之后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 ”。在政治上,他提倡“ ”,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反对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_论。,作者简介,轲,子舆,儒家,亚圣,思想家,教育家,仁政,性善,2,学校教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下,孟子告子上,3,学校教课,读准字音 箪(dn)蹴(c)苟(gu) 屑(xi)羹(gng)兼(jin) 丧(sng) 弗(f) 焉(yn) 妾(qi)甚(shn) 而(r) 辟(b),4,学校教课,课文诵读,读课文,要求:

2、 1. 读准字音; 2. 分清句读。,5,学校教课,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者,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6,学校教课,原文:,译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熊掌:,得兼:,熊的

3、脚掌,是一种珍贵的食品。,同时得到。,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要舍弃鱼而选取熊掌。,所想要的/所喜爱的。,所欲:,舍:,舍弃。,取:,选取。,7,学校教课,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原文:,译文:,生:,义:,生命,大义,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东西,大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要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8,学校教课,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原文:,译文:,有甚于:,苟得:,恶:,患:,辟:,比更重要。,苟

4、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w,厌恶,与“欲”相反。,祸患,灾难。,通“避”,躲避。,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然而我所想要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事情,但所厌恶的事情有比死亡更为严重的,所以有祸患我也不躲避。,9,学校教课,原文:,译文:,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如使:,何不用也:,莫:,假如,假使。下文“使”义同。,什么手段不可用呢?,没有。,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为严重的,

5、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10,学校教课,原文:,译文:,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由是:,通过这种方法。,是故:,因此,由此可见。,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东西比生命更重要(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事情比死亡更为严重(那就是“不义”),11,学校教课,原文:,译文:,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非独:,不仅仅。,勿丧:,不丢掉/不丧失。,是心:,这种本性。,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

6、不丧失罢了。,12,学校教课,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大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所想要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所厌恶的东西有比死更厉害的,所以有了祸患我不去躲避.,13,学校教课,假如人们所想要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那么凡是可以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假如人们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躲避祸患的事情,有什么不可以去做的呢?通过这种方法,就能得以生存,然而有的人却不愿采用;通过这种

7、行为,就能躲避祸患,然而有的人却不愿这样做.这是因为人所想要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令人厌恶的东西有超过死亡的.不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它,只不过贤人能不丢掉罢了.,14,学校教课,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5,学校教课,原文:,译文:,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8、,乞人不屑也。,箪: 豆: 呼尔而与之: 蹴尔: 不屑:,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用脚踢着。尔,助词。,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16,学校教课,原文:,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辩: 奉: 何加: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译文:,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分辨是否合乎道义就接受了,那么,这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识

9、的穷人感激我吗?,通“辨”,辨别。,侍奉,(有)什么益处。,所熟识的贫穷的人。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 与:通“欤”,语气词。,17,学校教课,原文:,译文:,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通“向”,以前。为,宁愿,宁肯。全句:从前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第一个“为” wi,介词,为了。第二个“为”,wi,动词,这里是接受。,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

10、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18,学校教课,是亦不可以已乎: 之谓: 本心:,原文:,译文:,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是,此,这种做法。 已,停止,放弃。,天性,天良。羞恶廉耻之心。,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相当于“称作”“叫做” 。,19,学校教课,一筐食物,一碗汤,得到它就能生存,没有它就会饿死,没有礼貌的吆喝着给他,就是过路的饥人也不会接受;用脚踢过再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对于高位厚禄,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欣然接受了.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为了宫室的华美,妻妾的侍奉和我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11、?,20,学校教课,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所认识的贫穷人的感激而接受: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他们的天性.,21,学校教课,文章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明确:,“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22,学校教课,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12、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23,学校教课,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在第一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逐层展开?,运用了比喻论证,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就是比喻论证。,运用了道理论证,“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这是从反面论证义比生更重要。,24,学校教课,论点(设喻)鱼熊掌 舍生取义,论证

13、(正面)所欲有甚于生 所恶有甚于死,(假设反面)所欲莫甚于生者 所欲莫甚于死者,结论 所欲有甚于生 所恶有甚于死,义高于生,生高于义,舍生取义,结构提纲,比喻论证,道理 论证,25,学校教课,第一段可分为三层: (1) 用比喻论证,鱼和熊掌不能同时兼得的生活常理为喻,提出本文的论点以确立了论点:舍生而取义. (2) 从正反两方面对论点“舍生取义”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释。 (3) 强调义的思想境界是人人都有的,只是道德高尚贤明的人没有丧失罢了.,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最后一句,26,学校教课,文章内容:,第二自然段主要采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根据下面的提示给这一段分层:

14、第一层 : 从正面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 第二层: 从反面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 第三层 : 与第一部分结束相呼应,把上述人的行为归纳为“失其本心”.,(从“一箪食”至“乞人不屑也”),(至“是亦不可以已乎”),(最后一句),举例论证、对比论证,27,学校教课,义存于心,举 例 论 证,见利忘义,正,反,对 比 论 证,嗟来之食,1、行道之人 2、乞人,万钟之禄,1、宫室之美 2、妻妾之奉 3、所识穷乏 者得我,排 比,举出实例,进一步论证“义”重于生命,并得出中心,指出不应该为物欲所惑.,28,学校教课,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重点问题,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

15、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本文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什么?,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3.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什么?,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29,学校教课,5.本文主要赞扬了什么?批判了什么?,赞扬了“舍生取义”,批判了“见利忘义”。,6.你如何理解“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这句话的。,作者认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有些人贪生怕死,见利忘义,在面临生死存亡的重要抉择时,只有贤者才保有本心,才能舍生取义。,4.由本文要说明的道理概括出的成语是什么?它的现代意义是什么?,舍生取义为正义事

16、业而牺牲生命,30,学校教课,7.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说明。,比喻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比如:举例论证-用“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的事例论证义重于生。 对比论证-用“乡”和“今”的不同做法论证了不能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用“一箪食,一豆羹”的正面例子和“万钟”的反面例子对比,论证义重于利。,8.请你谈谈对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的认识。,舍生取义是君子之为,为了正义而牺牲生命,可歌可泣。我们要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准则,在关键时刻,见义勇为,见义巧为,见义智为,不见利忘义。,31,学校教课,小结,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鱼我所欲也,32,学校教课,9.历史上有许多人用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赞歌,请你写出两个这样的事例,再写出两句有关的名句。,闻一多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也不愿屈服。 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毫无惧色,宁死也不说出党的秘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