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范文: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上传人:小****克 文档编号:184926510 上传时间:2021-07-0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范文: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范文: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范文: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范文: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范文一: 不一般的老爷爷 街上又飘来烤红薯的香味, 我不禁想起了那个老爷爷。在我们学校门口的东 侧, 有一位卖烤红薯的老爷爷, 跟别人相比 , 他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老爷爷大概60 岁, 虽然天天跟煤炭打交道, 但是他经常穿着一套白衣白裤, 干干净净的 , 衬着他那张黝黑的脸, 给人一种干净质朴的感觉。 老爷爷烤红薯, 火候把握得很好。大大小小的红薯, 放在烤炉里 , 什么时候哪 个红薯要翻身了, 哪个红薯要出炉了, 他只要用手摸一摸, 捏一捏 , 就一清二楚。他 烤的红薯不生不煳,诱人的香味常常透过教室的窗户钻进我们的鼻子里。 老爷爷从不吆喝,可他的烤炉前, 一到放学就围满了孩子。你爱吃甜

2、甜软软 的红心薯 , 还是香香粉粉的白心薯, 只要你买过一次, 他就不会弄错。下次再来时, 他拣出的红薯, 保准合你的心意。 老爷爷非常讲究。他的炉子旁边有一个自制的垃圾桶, 在他摊位周围的空地 上找不到一点儿垃圾。不管哪个孩子把剥的红薯皮扔在地上, 他都会弯着腰捡起 来。下次那个扔红薯皮的孩子来了, 老爷爷准会笑着说: “你剥的红薯皮, 放到我 这儿 , 我来收拾。你要知道, 你是一个有文化的学生呀! ”我每天放学回家, 总会看 见老爷爷的垃圾桶里堆得冒出尖儿来的红薯皮。 现在 , 我有三年没有见到老爷爷了, 可是他的白衣黑脸、香喷喷的烤红薯, 还 有那个自制的垃圾桶, 我都还记得。 名师点

3、评:小作者在开头点题,中间则通过典型的事例具体讲述老爷爷与别 人不一样的地方,行文结构非常清晰。另外,小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塑造出 了一位不平凡、不一般的老爷爷,突出了人物的特点。 范文二: “贪吃强” “报告!”一个憨厚又带有节奏的报告声打断了老师的讲课。老师和同 学们都看向了教室门口。 教室的门被轻轻地推开了一条缝,门后探出一张圆乎乎的脸,一双小眼睛往 教室里快速地扫了一下。接着,门缝越来越大,一个矮胖、大脸、小眼睛的男生 挤了进来。 “贪吃强!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班上发出一阵响亮的哄笑声。“贪吃强”不 由得眯起眼睛,脸红得像块大红布,油乎乎的小嘴噘了起来,在老师的允许下嘟 着嘴回到了

4、座位上。嗯,这就是我们班的“贪吃强”,做事慢半拍,贪吃却是出 了名的! 那一天放学后,我们几个同学和“贪吃强” 一起逛街。 大家逛文具店、 商场, “贪吃强”却在搜索美食!“云南过桥米线”“武汉热干面”“南京珍珠包” 在每一处美食摊点前,“贪吃强”的脚都像被粘住了一样,迟迟不愿走。最后, 我们只能任由他,独自“单飞”了。 天黑时分,我们班的微信群被“贪吃强”的妈妈找孩子的信息刷屏了“谁 见我家强子了?”“哪位同学和我家强子一块儿走的?” 当看到这些信息时,我和同学们立马告诉了“贪吃强”的妈妈,并和她一起 去那条街找“贪吃强”。当我们找到“贪吃强”时,他正在吃烤肉串呢!他面前 桌子上的竹签、铁签

5、都堆成了小山。他已经吃得满嘴都是油,肚子溜圆儿了! “强子,你妈正找你呢!” “来了啊,哥几个,一起,一起”说着,“贪 吃强”用肉乎乎的手拉着我们,让我们坐下来, 然后又开始了一番新的“战斗”! 看着“贪吃强”这样子,他妈妈可真是哭笑不得。 唉, “贪吃强”,你啥时候能改了贪吃的毛病呀? 名师点评:小作者用“扫”“挤”“眯”“噘”等一连串动词,描绘出了一个 顽皮的小男孩形象;又描写了“贪吃强”通过一起逛街时的行为表现,生动形象 地体现了他贪吃的特点。结尾一声感叹,深藏了“我”对朋友的关爱之情。 范文三: 迷糊的妈妈 我的妈妈留着一头清爽洒脱的短发,有一双清澈的眼睛,鼻梁上架着一副银 边眼镜,再

6、往下就是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了。妈妈个子不高,体型偏瘦,走起路来 像一阵风似的。 看了我的描述,你一定觉得我的妈妈是个很精明的人。哈哈,那你就被她的 外表骗了。其实我的妈妈常常犯迷糊。有时候,她把米洗好了放进电饭煲里,就 去炒菜了,等她菜都炒好了,才发现电饭煲里的米还没开始煮;有时候,她早上 急急忙忙地出门上班,过了几分钟,又听见她“咚咚咚”往回跑的声音,不用说, 肯定又有什么东西忘带了。 有一次,她在屋子里东翻西找,我问:“妈妈,您找什么呢?”妈妈一边找 一边皱着眉头说:“找笔呢,刚才还在这儿,怎么一会儿工夫就不见了?莫非长 腿跑了?”看她着急的样子,我也帮着找。可是,桌子上没有,沙发上没有,抽 屉里也没有笔到底在哪儿呢?忽然,我看到妈妈的手里正拿着一支笔,便问 她: “是您手上拿的那支笔吗?”“咦,原来在这里。”说着,不好意思地笑了。 瞧,我的妈妈就是这样一个迷糊的人。可是,她的迷糊在我的眼里正是她的 可爱之处! 名师点评: 小作者先描写了妈妈的外貌,给人一种精明干练的印象,然后列 举一些妈妈犯迷糊的事情,接着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把妈妈犯迷糊的特点表现了 出来。这样,习作不仅结构清晰,而且通过前后对比带来的反差让人对妈妈的“迷 糊”印象更加深刻。结尾再次点题,并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