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 登高 比较阅读【课堂教学】

上传人:8** 文档编号:184876651 上传时间:2021-06-3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兴 登高 比较阅读【课堂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秋兴 登高 比较阅读【课堂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秋兴 登高 比较阅读【课堂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秋兴 登高 比较阅读【课堂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秋兴 登高 比较阅读【课堂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秋兴 登高 比较阅读【课堂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兴 登高 比较阅读【课堂教学】(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回顾,接触过的杜甫作品: 初中:望岳春望 石壕吏 春夜喜雨江南逢李龟年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高中:蜀相旅夜书怀阁夜 登岳阳楼 小寒食舟中作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恨别月夜忆舍弟夔州歌十绝句 村夜 野望,1,学校教课,杜甫诗歌中最感动你的是什么?,(一)忧国忧民,渴望兼济天下; (二)仰慕英雄、壮志难酬; (三)漂泊无依、老病孤愁 ; (四)眷恋亲情、友情、爱情。,2,学校教课,杜甫诗三首,秋兴、登高 比较阅读,3,学校教课,【学习目标】,1、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4,学校教课,老师范读 初步感知,谈谈你对这两首诗的第一印象,5,学校教课,知人

2、论世 解读诗意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秋兴八首(其一) 登高,6,学校教课,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分析意象 品味语言 赏鉴手法 把握感情,7,学校教课,合作探讨,1、写作背景 2、景物特点(意象 意境) 3、情感 4、表现手法,比较,8,学校教课,1、比较写作背景,秋兴八首其一765年四月旅居夔州期间(两年) 登高767年秋夔州 相同的背景,9,学校教课,2、比较景物特点(意象 意境),(1)秋兴八首其一 意象:凋伤的枫林,萧森的巫峡,汹涌的江波,塞上的风云,两开的丛菊,孤独的小舟,急促的砧声 意境:阴森萧瑟、孤单凄凉 (2)登高 意象: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 飞鸟、落木、长江 意境:

3、萧索惨淡、辽阔苍凉,10,学校教课,一切景语皆情语 刘勰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我觉秋兴逸,谁言秋兴悲?李白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11,学校教课,3、比较情感,面对自然秋景,作者在两首诗中抒发的感情是否一致呢?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呢?,悲,12,学校教课,比较情感,秋兴八首 其一,悲秋,悲自然之秋,悲人生之秋,悲国运衰落之秋,两行他乡泪 一片故园心,13,学校教课,悲,他乡作客; 经常作客; 离家万里; 凄凉秋日; 年过半百 登台无友; 带病登台; 时世艰难。,八,登高,宋代的罗大经指出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来?,14

4、,学校教课,登高,悲,身逢乱世,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家国多难,孤独无依,体弱多病,人到老年,比较情感,自然之秋 人生之秋 家国之秋,15,学校教课,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也;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齿暮也; 多病,衰疾也; 台,高迥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也。 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宋代罗大经:,16,学校教课,4、比较表现手法,相同点:1、情景交融。(情感深沉) 2、直抒胸臆又语带双关。(“丛菊两开”“故园心”“艰难苦恨”) 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不同点:秋兴八首其一 1、托物起兴【以枫叶凋零

5、、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2、象征【骇浪滔天,暗寓了时局动荡和心潮翻卷;阴云匝地,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 3、烘托【以秋风、捣衣声烘托含辛茹苦的游子无家可归的惆怅和凄凉】,17,学校教课,登高 1、视角变换仰视与俯视相结合 2、多重感官视觉与听觉相结合 3、时空相结合 4、衬托【以长江的“不尽”衬托人生的短暂,抒发韶光易逝之感】,18,学校教课,独立思考,炼字炼句 涵咏诗韵,19,学校教课,比较李杜,如果说李白呈现给我们的是浑身氤氲着侠气、仙气、阳刚之气的话,那么,迎面而来的杜甫则是整个的包裹着酸气、霉气、迂腐之气。李白飘逸浪漫,杜甫沉郁现实。面对

6、朋友,李白是洒脱的,而杜甫却是细腻的,“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就是他对友人的关切问候。面对社会,李白选择的是任性自由,纵情山水,而杜甫则在一声声叹息中浮浮沉沉,饱受折磨。 李白与杜甫有那么多的不同,却结为挚交好友,你对他们二人有什么看法呢,请结合他们的诗歌谈谈你的感受。,风格:苍凉、雄浑、沉郁、悲壮,20,学校教课,追溯历史的踪迹,21,学校教课,文体知识: 怀古(含咏史)诗词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之作。 在鉴赏怀古诗词时要抓 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 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 接点。,22,学校教课,

7、鉴赏咏史诗三步骤,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分析技巧),23,学校教课,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24,学校教课,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

8、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紫台:紫宫,宫廷。朔漠:北方的沙漠。 省xng:曾经。曲中论:曲中的怨诉。,25,学校教课,这首诗给我们塑造了哪一个人物形象?,王昭君,26,学校教课,找出其中点明感情的词语,怨恨,27,学校教课,昭君怨恨什么?,28,学校教课,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珮空归夜月魂,远嫁异邦,远葬他乡, 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 幽怨。,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29,学校教课,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

9、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 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 涂造成的。 统治者的昏庸,30,学校教课,“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31,学校教课,“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恨!这两句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有对她的同情。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好像又响起了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32,学校教课,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

10、标题“咏怀”二字不符?,33,学校教课,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34,学校教课,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35,学校教课,炼字炼句,36,学校教课,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

11、,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那写的是什么?,37,学校教课,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群山万壑赴荆门”,38,学校教课,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39,学校教课,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40,学校教课,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试分析该联中“独”的表达效果。,“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

12、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之情。,41,学校教课,“环珮空归夜月魂”中的“空”如何理解?,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葬于塞外,不能归汉,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42,学校教课,小结: 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43,学校教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