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宏观经济03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84874689 上传时间:2021-06-30 格式:PPTX 页数:46 大小:56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宏观经济03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精选]宏观经济03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精选]宏观经济03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精选]宏观经济03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精选]宏观经济03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宏观经济0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宏观经济03(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任课教师:刘 通(彤) Tel: 152-2402-3808 (643808) E-mail: 公共信箱(课件及通知) ID: PW:123456 参考书: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赵英军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1998 by N. Gregory Mankiw,六、乘数原理, 乘数含义: 所谓乘数是指收入增量与引起收入增加的自发支出增量的比率或倍数。也是指自发支出增量所引起的收入增量的倍数。 如上例中自发投资增加100 即:I = I + I =600 + 100 = 700 根据均衡收入公式: Y = I + C 可求得: Y =700

2、+ 1000 + 0.8Y =8500 即 Y=500 。 这里乘数 k = Y / I = 500/100 =5 即:收入增量与引起收入增量的自发支出增量之比为5,亦即乘数为5 。, 乘数效应的原因: 经济中之所以出现乘数效应,是因为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各经济部门和经济单位之间都存在密切的联系,某一单位自发支出或投资的增加,不仅使本单位收入或产出增加, 而且能带动其它单位和部门支出和收入的增加, 从而引起整个国民收入的成倍增加。,例如,某单位自发总支出增加100万, 如果社会mpc=0.8 , 则:100万 = 100万x 1 80万 = 100万x 0.8 = 100万 x 0.81

3、 64万 = 100万x 0.8 x0.8 = 100万 x 0.82 51.2万 = 100万 x 0.8 x 0.8 x 0.8 = 100万 x 0.83 100万+100万x0.8+100万x0.82 +100万x0.83 +100万x0.8n-1 = 100万x ( 1+ 0.8 + 0.82 + 0.83 + .+ 0.8n-1 ) = 100万 x 1/(1-0.8) = 500万,- 用公式表示: Y= I x 1/(1-mpc) - 如果用k表示乘数,乘数公式即: k = 1/(1-mpc), (因为k= Y/ I , Y= I x 1/(1-mpc) ) 由于 1-mpc

4、= mps ,乘数公式也是:k = 1/mps - 显然,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或储蓄)倾向。 - 其它条件不变,mpc越大,则乘数也越大。 乘数形成过程也可用图形表示。, 乘数作用的条件: 乘数效应是受一定条件限制的,主要有: 受现有资源限制。如过剩生产力的大小,闲置资本壮况,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如果资源已被充分利用,乘数就不能发生作用。 受“瓶颈部门”制约。乘数作用及其大小往往还受到国民经济中基础设施和关键门现有状况的制约,特别是能源 交通 基础设施建设的制约。 受投资与储蓄相互作用的影响。 受货币供给量的制约。 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税收政策等也可能限制乘数的作用。, 乘数的作用是双重

5、的: 乘数作用是一把“双刃剑”。自发总支出增加可以引起收入成倍增加,自发总支出的咸少也同样引起收入成倍减少。 如上例中,其它条件不变,只是自发投资I由600减少到500,即 I = -100,由此在乘数效应下, 总收入也由8000减少到7500,即 Y = 500 计算过程:Y1=C+I=(C0+I)/(1-mpc)=(1000+600)/0.2= 8000 Y2 = C+I + I=(1000+600-100)/0.2=7500 Y = Y2- Y1=7500-8000= -500 如果已知乘数k ,也可用乘数公式来求: k = Y/ I Y = I x k Y =(-1000) x 5 =

6、 -500, 三部门经济中的其它乘数: 三部门经济中除了消费支出乘数和投资乘数外,还有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可以通过三部门均衡收入恒等公式: Y =C + I + G = C0 +mpc(Y-T) + I + G , 即: Y = ( C0 + I + G - mpcT )/(1 - mpc) 来分别求得其它乘数。,(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政府购买支出变动所引起的收入变动的倍数(或收入变动对引起收入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即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公式: kg = Y/ G = 1/(1- mpc) (公式证明略)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消费支

7、出乘数、投资乘数完全相同,它们都取决于mpc,是1-mpc的倒数。 举例:如果政府购买支出增加100亿,mpc为0.8,根据公式:kg = 1/(1-mpc),kg = 5 , 则: Y = G xkg = 100 x 5 = 500 亿。 同上述道理一样,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的作用也是双向的,即上例中政府购买支出减少100亿,也会引起国民收入减少500亿。 以上是假定税收为零时的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如果,有税收,且税率为t,0t1,同时,也不存在政府转移支付,此时的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 kg = Y/ G = 1 / 1- mpc ( 1 - t ) ,(2)税收乘数: 税收乘数是指税收变动所引起

8、收入变动的倍数(或收入变动对引起收入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税收乘数公式: kt = Y/ T = -mpc/(1-mpc) (也可用均衡收入公式推导出。) 税收乘数有两种,一种是税率变动对收入的影响,另一种是税收绝对量收入的影响,由于税率最终也是通过税收量来影响收入,故这里考察的是定量税变动所引起的收入变动乘数。由于税收变动与支出变动成反方向变动,所以税收乘数为负值。 例:政府增加税收100亿,其它条件不变, 则: kg =-mpc/(1-mpc) = -0.8/(1-0.8)= -4 。 从而: Y= T x kt = 100 x (4 )= - 400 亿 . 这里,税收乘数为-4 ,

9、税收增加100亿,引起国民收入减少400亿。 以上税收乘数是定量税条件下的,如果是比例税,且税率为t,税收乘数则是: kt = Y/ T = - mpc / 1- mpc ( 1 - t ) ,(3)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政府转移支付变动所引起的收入变动的倍数,或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由于政府转移支付增加,可以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引起消费支出增加以及总支出增加和国民收入增加。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公式: ktr = mpc/(1-mpc) 其公式推导与税收乘数公式相同。因为有了政府转移支付,可支配收入变为: Yb = Y T + TR。 由于政府转移支付变动

10、与人们的消费支出及总支出变动成正方向,所以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又不同于税收乘数而为正值。,例:如果政府转移支付增加100亿,而其它条件不变,则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ktr = mpc/(1-mpc) = 0.8/0.2 = 4 。 所引起国民收入增量: Y = TR x ktr = 100 x 4 = 400 亿 。 以上是税收为零时的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如果税收不为零,且税率为t, 0t1,则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 ktr = mpc / 1- mpc ( 1 - t ) ,(4)平衡预算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与支出同时等量变动时所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或国民收入变动对于政府收入与支出等量

11、变动的比率。 平衡预算乘数公式:kb = Y/ G = Y/ T 其中 G = T 显然, 这里 kb = 1 从上述乘数分析可看出:政府支出乘数要大于税收乘数及大于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即:kg kt ,kg ktr 。这是因为政府支出(不含转移支付) 增加1美元,一开始就使总支出增加1美元, 从第二轮后才按mpc=0.8增加,而税收减少或政府转移支付增加,一开始只能使总支出增0.8美元。正因如此,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同等增加一定量,国民收入也会增加。,例:如果mpc=0.8,府购买支出增加100亿, 根据公式:kg = 1/(1-mpc)= 5 ,国民收入增加 500亿, 即: Y1 = G x

12、 kg= 100 x 5=500亿。 政府同时增加税收100亿,根据公式: kt = -mpc/(1-mpc)= - 4 ,国民收入减少400亿, 即: Y2 = T x kt = 100 x(- 4)= - 400亿。 从而整个国民收入增量为100亿。即: Y= Y1+ Y2= 500 400 = 100亿。 可见,平衡预算乘数为1,即:kb= 1,(5)关于四种乘数的说明: 上述分析的四种乘数是假定政府购买支出 税收等是各自独立变动而不存在相互影响条件下所引起的收入变动的倍数。但是在现实中,往往一种变动会引起和影响其它经济变量的变动。如政府支出增加,就可能引起利率上升,从而引起消费支出和投

13、资支出减少,使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在实际中大打折扣。 平衡预算乘数为1,不仅限于定量税,而且也适用于比例税。,(6)对外贸易乘数 对外贸易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与带来这种变动的出口变动之间的比例,也是指出口增量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量的倍数。如果用kx 表示对外贸易乘数, 用X表示出口增量 ,用m表示边际进口倾向,且0m1,则对外贸易乘数公式为: kx = Y/ X = 1 / 1- mpc ( 1 - t ) + m (证明略),六、对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一点评价, 对凯恩斯收入(产出) 决定于需求理论的评价: 凯恩斯的“需求定理”(即生产和收入决定于总需求的理论) 是对萨伊定理(即“供给创造

14、自己需求” 的理论) 的否定; 凯恩斯的收入决定于需求是有条件, 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即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是凯恩斯需求决定供给理论的实践基础); 上世纪70年代出现的新情况使凯恩斯收入决定于需求的理论陷入困境; 不能排斥凯恩斯的需求决定收入的理论在一定条件下的有效性和可借鉴性; 我国目前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不能简单归结为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 而是供需结构失调和不合理。, 对于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的评价: 指出了消费与收入的依存关系, 有其合理性; 但凯恩斯给资本主义社会规定了一个统一的消费函数,显然又是不科学的(不同阶级或阶层的人他们消费与收入关系是不同的);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过于简单,忽略了影

15、响消费的其它一些因素;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也是一个可以借鉴的工具(如教材例子,已知消费函数和预测总收入增长率,可求得支持这一收入增长的消费量。), 对凯恩斯乘数理论的评价: 乘数理论揭示了现代社会生产的内在联系,具有科学性,这一理论在凯恩斯全部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凯恩斯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主张的重要理论基础; 乘数的作用是有限的,要受有限资源和瓶颈部门制约; 乘数效应是一把双刃剑; 凯恩斯提出的乘数作用是假定投资与储蓄分别独立决定的,现实中两者的相互影响使乘数作用大打折扣; 政府公共工程支出产生乘数效应同时,也会产生“挤出效应”; 还应看到乘数作用的延时性,这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16、。,练习,习题:某国的宏观经济数据如下: C= 100 + 0.7 ( y T ) I = 527 G = 20 T = 10 X = 15 IM = 20 + 0.5 (y T ) (1) 上述宏观经济的均衡实际国内生产用图形及算式表示; (2) 上述宏观经济的贸易乘数和税收乘数分别为多少?,实际国内 总支出 AD=AS E0 D0=640+0.2Y 640 45 0 800 Y,习题参考答案: (1) 由均衡条件得到: Y = 100 + 0.7 ( Y -10 )+ 527+ 20 +15 - 20 - 0.5 ( Y -10 ) Y = 640 + 0.2 Y Y = 800 (2) 贸易乘数 = 1/(1- b + m ),b=0.7,m=0.5 贸易乘数 = 1.25 税收乘数 = (-b+m)/(1-b+m) 税收乘数 = -0.25,练习,Slide 22,政府支出乘数 税收乘数(固定税) 税收乘数(比例税) 转移支付乘数,Slide 23,Y=C+I+G C=a+b(Y-T) T=T0 I=I0, G=G0,乘数推导1:政府支出乘数,Slide 24,乘数推导2:税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