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选]国际贸易政策措施之非关税措施

我****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211.94KB
约38页
文档ID:184863125
[精选]国际贸易政策措施之非关税措施_第1页
1/38

第九章 国际贸易政策措施(二)非关税措施,主要框架,第一节 非关税措施的内涵 第二节 进口配额 第三节 自动出口限制 第四节 进口许可证制度 第五节 其他非关税措施 第六节 当前非关税壁垒的新进展,第一节 非关税措施的内涵,1、非关税措施的含义与特征 又称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除了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与关税壁垒相比较,非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同时也更具隐蔽性和歧视性,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有效性) 2、非关税措施的类型,非关税措施的类型,进口配额制(Import Quotas System) 有秩序的销售协定(OMA)与“自动”出口配额制(VEQ) 进口许可证制度(Import License System) 外汇管制(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Discriminatory Government Procurement Police)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TBT) 繁琐的海关手续及海关估价制(Customs Valuation) 其他非关税措施,非关税措施,3、非关税壁垒的作用,分为直接和间接两大类。

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防御型武器 谈判中逼迫对手让步 对他国的贸易歧视手段 目的表现在三个方面: 限制非必需品进口,节省外汇 保护民族工业和幼稚工业 发展民族经济,第二节 进口配额,一 进口配额的定义和分类 二 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 三 进口配额与进口关税的比较,进口配额(Import Quota),(1)含义,又称进口限额,指一个国家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在规定的期限内、规定的数量限制内可以进口(征收正常税),超过规定的数量限制则不准进口,或者征收高额关税或罚款方可进口2)类型,按照调控力度和调节的手段,分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3)绝对配额(Absolute Quota),含义: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限额,达到这个限额则一律不准进口主管当局按进口商申请的先后顺序或过去某一时期的进口实际配额批给一定额度,直到配额发放完为止,超过总配额则不准进口指在总配额内按国别或地区配给固定额度,超过规定的额度则不准进口指由进口国单方面规定一定时期内从某个国家或地区进口某些商品的配额指由进口国与出口国双方面通过谈判达成协议来规定某些商品的进口配额。

4)关税配额(Tariff Quota),指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量不加限制,而对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予以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规定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附加税甚至罚款关税配额实质是配额和关税的有机结合调控手段有:配额数量和配额外的关税税率按照征收关税的优惠性质,分优惠性关税配额和非优惠性关税配额指对关税配额内的进口商品给予较大幅度的关税减让,甚至免税,而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就征收最惠国税指对关税配额内的进口商品征收原来的普通税,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征收较高的附加税或罚款请思考关税配额与绝对配额的区别?,关税配额对进口的绝对数量未加限制,只是对超过配额的商品征收较高关税,以抑制进口;而绝对配额则规定进口的绝对数量,超过规定配额就不准进口5)配额的发放方式, 竞争性拍卖, 按固定比例优惠发放, 按照申请程序发放,政府把定额进口许可证拍卖给出价最高的进口商不过,进口商会把拍卖价格分摊到商品的生产成本中政府按照实行配额前各个进口商的进口额在总进口额中所占的比例免费发放进口配额在一定时期内,政府根据进口商品申请书递交的先后顺序来分配最终产品的进口数量如果进口的是原材料,则根据进口厂商待加工的闲置能力来分配进口配额。

缺点:容易产生贿赂行为6)配额的经济效应分析, 消费者剩余减少(a+b+c+d), 生产者剩余增加(a), 配额产生的经济租(c), 净损失(b+d),(7)配额与关税的比较, 配额与关税对供给和需求影响的机理不一样,配额进口量减少国内价格上升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关税国内价格上升供给增加,需求减少;, 实施进口配额和实施进口关税的效应不一定相同,主要取决于进口配额的发放方式(按拍卖方式发行时,两者相同), 关税和进口配额对供给和需求变化的反应不一样(见下页), 进口配额对进口商品的数量限制是确定的,而关税对进口商品的数量限制却是不确定的, 配额容易导致产品质量的提高,而关税却很难(1964年阿尔钦和艾伦提出的华盛顿苹果效应),解释:关税和进口配额对供给和需求变化的反应不一样,Q,0,P,P,S,S,D,D,D,D,关税,配额,第三节 自动出口限制,一 自动出口限制的形式 二 自动出口限制的经济效应,自动出口限制(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s,简称VERs),指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在一定时期内(一般3-5年),对某些商品的出口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在限制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则严禁出口。

其实质是出口国主动控制出口通常又称自愿出口限制或配额自动”出口限制属于GATT中的“灰色区域”(其法律定位没有明确规定,表现为即不合法,也不非法)措施,两种类型:非协定自动出口限制、协定自动出口限制,进出口国签订“自限协定”或“有秩序的销售协定”,协定有效期和出口配额,出口国根据此配额实行出口许可证或出口配额签证制,自行限制出口,而进口国根据海关统计进行监督检查,协定的自愿出口限制这是进出口双方通过谈判签订“自限协定”或“有秩序销售协定”来限制出口的办法目前各种“自限协定”或“有秩序销售协定”内容不尽相同,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配额水平(Quota Level)配额水平是指协定有效期内各年度自愿出口限额自限商品的分类自限商品是指受协定限制的出口商品 限额的融通限额的融通是指协定各种自限商品限额相互融通使用的权限,主要可分为水平融通和垂直融通 水平融通是指在同一年度内组与组之间、项与项之间在一定百分率内互通使用的权限;垂直融通是指上下年度内组与组之间、项与项之间的留用额(CarryOver)和预用额(CarryIn)留用额指当年未用完的配额拨入下年度使用的额度或权限,预用额指当年配额不足而预先使用下年度的额度或权限。

自动出口限制最早出现在日本向美国出口汽车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汽车开始进入美国市场,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汽车已经对美国的汽车生产造成严重冲击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就向美国的国际贸易委员会申请适用“201”条款保护为此,美国中西部各州参议员建议把日本输出到美国的汽车限制在160万辆1981年5月12日,准备在参议院金融会议上讨论日本政府在得知这一事情后,就主动把输出到美国的汽车限制在183万辆这样,美国政府就停止了对日本进口汽车的配额限制美国海关只负责监督日本汽车输出到美国的数量就日本方面而言,日本的输出比较灵活,可以根据美国国内需求适当调整输出数量如1984年,日本输出美国的汽车为202万辆,1985年为251万辆如果日本不实行自动出口限制,那么在1984年、1985年,日本输出到美国的汽车只能是160万辆 请思考:日本为什么会主动采取措施限制出口?,提示:第一,掌握机动权,可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自动调节出口数量,否则日本只能被动地适应进口配额第二,可以避免双方之间的贸易摩擦保护条款保护条款是指进口国有权通过一定程序限制或停止进口某些扰乱本国市场或使本国生产者蒙受损害的商品 出口管理规定。

既然自愿出口限制协定规定限制的商品由出口国按协议的配额自行控制出口,因此,在协定中规定出口一方自限商品应严格执行出口管理,保证出口不超过限额水平和尽量按季度均匀出口 协定期限第四节 进口许可证制度,进口许可证制度是指商品的进口必须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领取许可证之后才能进口的一种行政措施进口许可证常与配额、外汇控制等结合起来运用从进口许可证与进口配额的关系上看,进口许可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即国家有关机构预先规定有关商品的进口配额,然后在配额的限度内,根据进口商的申请对每一笔进口货发给进口商一定数量或金额的进口许可证另一种为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即进口许可证不与进口配额相结合,有关政府机构预先不公布进口配额对有关商品进口许可证的颁发,只是在个别考虑的基础上进行由于它是个别考虑的,没有公开的标准,因而就给正常的贸易造成更大的困难,起到更大的限制进口的作用从进口商品的许可程度上看,进口许可证又可分为一般许可证和特别许可证前者又称自动进口许可证,它对进口国别或地区没有限制,凡列明属于一般许可证的商品,进口商只要填写一般许可证后,即可获准进口因此属于这类许可证的商品实际上是“自由进口”的商品。

后者又称非自动进口许可证进口商必须向政府有关当局提出申请,经有关当局逐笔审查批准后才能进口这种进口许可证,多数都指定进口国别或地区第五节 其它非关税措施,外汇管制 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最低限价和禁止进口 进口押金制度 海关估价制度 各种国内税 国家垄断,一、外汇管制(Foreign Exchange Control):,外汇管制是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价的一种制度在实行外汇管制时,出口商必须把他们出口所得到的外汇收入按官方汇率卖给外汇管制机构进口商也必须在外汇管制机构按官方汇率申请购买外汇对本国货币携带出入国境一般也有严格的限制这样,政府有关机构就可以通过确定官方汇率、集中外汇收入和控制外汇供应数量等办法来达到限制进口商品品种、数量和控制进口国别等目的外汇管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1)数量性外汇管制这是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的数量直接进行限制和分配,通过集中外汇收入、控制外汇支出、实行外汇分配,达到限制进口商品品种、数量和国别的目的一些国家在实行数量性外汇管制时,往往规定进口商必须获得进口许可证后,方可得到所需的外汇2)成本性外汇管制。

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实行多重汇率制度,利用外汇买卖成本的差异,间接影响不同商品的进出口多重汇率制是指一国货币的对外汇率不止种 在进口方面,一般对国内需要而又供应不足或不能生产的重要原料、机器设备和生活必需晶,适用较为优惠的汇率;对于国内能大量供应或者不很重要的原料和机器设备适用般的汇率;而对于奢侈品和非必需品适用最不利的汇率 在出口方面,一般对缺乏国际竞争力但又要扩大出口的某些商品,给于较为优惠的汇率;对于其他一般商品的出口则适用一般汇率3)混合性外汇管制这是同时采用数量性和成本性外汇管制的办法,它对外汇实行更为严格的控制,以影响控制商品的进出口二 、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Discriminatory Government Procurement Policy),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是指一些国家通过法令或虽无法令明文规定,但实际上存在的本国政府必须购买本国商品的做法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Discriminatory Government Procurement Police),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国家/地区制定法令,规定政府机构在采购时要优先购买本国产品,从而导致对境外产品歧视,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做法。

该政策措施是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从保护本国生产而不是从商业的观念出发,尽可能购买和消费本国产品,歧视外国产品,以此来限制国外产品在本国的销售规模,达到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目的三 、最低限价(Minimum Price)和禁止性进口(Prohibitive Import),有些国家采用所谓最低限价的办法来限制进口最低限价就是一国政府规定某种进口商品的最低价格,凡进口货价格低于规定的最低价格则征收进口附加税或禁止进口四 、进口押金制度(Advanced Deposit),进口押金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