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新塘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3月线上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binzh****nxia 文档编号:184839781 上传时间:2021-06-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恩施新塘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3月线上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北恩施新塘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3月线上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北恩施新塘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3月线上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北恩施新塘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3月线上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北恩施新塘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3月线上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恩施新塘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3月线上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恩施新塘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3月线上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恩施新塘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3月历史线上测试题一、选择题1. “明治政府兴建工厂,修筑铁路,举办邮政、电讯事业,扶植、保护私人企业的发展。”这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哪项举措( )A. 加强中央集权B. 大力发展工商业C. 重视发展科技D. 重视发展教育【答案】B【详解】题干材料“明治政府兴建工厂,修筑铁路,举办邮政、电讯事业,扶植、保护私人企业的发展。”应和大力发展工商业有关。ACD和题干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2.在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北方军队虽然士气高昂,作战勇猛,在战争初期却一再失利,请问北方军队战争失利的原因有准备不足军队人数少缺乏优秀将领指挥严

2、重失误A. B. C. D. 【答案】C【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南北战争中,北方处于绝对优势。但是南方准备充分,蓄谋已久,把全部的人力、物力投入内战中;北方准备不足,故正确。在南北战争中,北方拥有军队150万,而南方军队有100万,故错误。北方准备不足,仓促应战,缺乏优秀将领,战略战术的失误。故正确。林肯的应对方式是,频繁更换波托马克军团的总司令。在北方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工业实力下,波托马克军团经常是败而不溃,战斗力一直存在。故错误。由于准备不足和缺乏优秀将领,北方军队虽然士高昂,作战勇敢,在战争初期却一再失利。所以,两项都是北方军队战争失利的原因,C项符合题意;项说法错误,北方军队人数多,

3、需排除含的ABD三项。故选C。3.下列各项中有关因果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的发明B. 内燃机的发明汽车、飞机的创制C. 发现电磁波电灯的发明D. 内燃机的广泛运用石油的大规模开采和提炼【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英国人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它提供了制造发电机的基本原理;卡尔本次发明的汽车和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以内燃机为动力;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需要大量的石油作为燃料,而内燃机的发明提供了动力来源,推动了石油的大规模开采和提炼;电磁波的发现,为无线电通信开辟了道路,电力的应用,促使电灯的发明。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4.当今世界各种

4、形式的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那么,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是A. 经济危机的连续打击B. 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C. 国际恐怖活动的频繁发生D. 民族复仇主义的打击报复【答案】B【解析】经济危机的连续打击主要是影响经济的发展,与威胁和平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20世纪30年代,德国和日本相继建立法西斯专政,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威胁了世界和平。故B符合题意;国际恐怖活动的频繁发生不是单指20世纪30年代后期,故C不符合题意;民族复仇主义的打击报复不是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5.斯大林在评价一次战役时说,这是德国法西斯军队覆灭

5、的起点,德国人在大激战以后,已经不能恢复自己的元气了。这次战役是A. 凡尔登战役B. 诺曼底登陆C. 斯大林格勒战役D. 柏林战役【答案】C【详解】依据题干“这是德国法西斯军队覆灭的起点,德国人在大激战以后,已经不能恢复自己的元气了”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42年7月,德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由此开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C项符合题意;凡尔登战役是一战期间的战役,A项不符合题意;诺曼底登

6、陆是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使德国遭受了两面夹击,B项不符合题意;柏林战役,德国投降,德国法西斯彻底失败,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6.1929年10月24日美国无数昔日的“百万富翁”一觉醒来便一贫如洗。一些开船出海游玩的富人们回来后发现,他们已变成了身无分文的贫民。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 南北战争B. 罗斯福新政C. 经济大危机D. 珍珠港事件【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大危机,使昔日的“百万富翁”一觉醒来便一贫如洗。一些开船出海游玩的富人们回来后发现,他们已变成了身无分文的贫民。故C正确;南北战争的时间是1861-865年,时间不符

7、,故排除A项;罗斯福新政是1933年,故排除B项;珍珠港事件是二战期间的1941年,故排除D项.故选C。7. 斯大林曾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 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C. 加速了农业的发展D. 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答案】D【详解】斯大林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轻工业长期停滞不前,故选D。8.下边是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 土地法令的颁布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D.

8、 农业集体化的推行【答案】B【详解】解决本题的关键是“1921年”,1921年列宁在经济上的探索是实施新经济政策,这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农业集体化的推行都是在斯大林时期,所以答案是B。9.19世纪中后期,日本以纺织业为重点的轻工业发展特别迅速,到1890年,日本已从棉纺进口国变为棉纺出口国。这主要得益于( )A. 实施殖产兴业政策B. 推行文明开化政策C. 废除封建等级制度D.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答案】A【详解】1868年倒幕运动之后,明治天皇进行明治维新。措施有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殖产兴业 提倡文明开化。根据题文“到1890年,日本已从棉纺

9、织品进口国变成一个棉纱出口国。”这一材料主要得益于日本实施殖产兴业政策。A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A。10.19世纪中期,在德克萨斯州,两个陌生人只有以枪相对,他们的见面礼是一个老问题“拥护奴隶制还是反对奴隶制”,跟在答话的后面往往是开枪。这说明A. 当时社会的焦点问题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B. 美国社会不稳定C. 奴隶制成为美国人向往的制度D. 种族歧视问题严重【答案】A【详解】题干材料说明了美国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问题是奴隶制的存废,故选A。11.从1870年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是()A. 日本和美国B. 英国和法国C. 英国和美国D. 德国和美国【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

10、1870年开始,英国和法国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项。故选B。12.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给人间带来了火种,近代也有一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发明耐用白炽灯泡,给人类带来便捷的“火种”,让人们告别了蜡烛和油灯。这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是A. 瓦特B. 爱迪生C. 诺贝尔D. 本茨【答案】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碳丝灯泡,给人类带来了电的光明。A项瓦特改良了蒸汽机;C项诺贝尔发明了炸药发爆剂、军用炮弹、手雷和弹药的无烟炸药等等,是诺贝尔奖的创始人;D项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故选B。13.1932年12月24日,

11、特格韦尔在日记中写道:“这个冬天,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不感到不安的,我的确认为,在现在,从来还没有过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该日记反映了A. 一战后美国的状况B. 二战后美国的状况C. 苏联工业建设的背景D.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答案】D【详解】依据题干信息“1932年12月24日”、“从来还没有过这样普遍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可知,该日记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人民生活困苦不堪。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

12、严重的破坏,引起了政治危机,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为消除经济危机的影响,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罗斯福新政,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故选D。14.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贺信中高度评价说:“(这次战役)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次战役是A. 珍珠港事件B. 斯大林格勒战役C. 诺曼底战役D. 柏林战役【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这次战役)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由此判断这个“转折点”是指斯大林格勒战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选

13、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日本偷袭珍珠港标志太平洋战争爆发;选项C诺曼底战役标志欧洲开辟第二战场;选项D柏林战役标志德国失败,欧洲战事的结束,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15.下列不属于凡尔赛和约内容的是()A. 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B. 德国的殖民地被英、法、日等国瓜分C.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D. 美国取得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项A. 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选项B. 德国的殖民地被英、法、日等国瓜分、选项C.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都属于凡尔赛条约的内容,不符合题意;选项D. 美国取得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的是华盛顿会议上的五国条约内容,不

14、属于凡尔赛条约的内容,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16.俄国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A. 布尔什维克党在斗争中起了领导作用B. 目的在于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C. 工人阶级领导建立了全国性苏维埃政权D. 经历了和平到暴力斗争过程【答案】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在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中布尔什维克党都起到了领导者的作用;B项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俄国的专制统治,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属于无产阶级革命.符合题意;C项十月革命后建立的并不是全国性苏维埃政权,而是经过长期的国内斗争才实现的;D项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

15、都是暴利革命。C项符合题意,故选B。17.一位亲眼见过俄国炮兵的外国军官感叹说:“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炮兵能达到俄国炮兵的水平。”那么彼得一世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了强兵A. 设立参政院B.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C. 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D. 创建常备军【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彼得一世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B项是彼得一世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C项是彼得一世在文化上采取的措施;D项创建常备军是得一世在军事上采取的措施,实现了强兵。所以D项符合题意,故选D。18.北京大学教授黄安年认为:“美国南北战争扫除了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内部障碍,解放了社会生产力。”这一“最大内部障碍”是( )A. 黑人奴隶制度B. 封建农奴制度C. 英国殖民统治D. 封建等级制度【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在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局,使战争开始有利于北方。最后北方获胜。南北战争维护了美国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故A项符合题意,BCD项不符合题意。故应选A。19. 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城市生活方式取代了原来的农村生活方式,城市成为工业文明的象征。人们把这种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