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全工程师考试科目《安全生产技术》课堂笔记20

上传人:Mr****ng 文档编号:184816296 上传时间:2021-06-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安全工程师考试科目《安全生产技术》课堂笔记20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1年安全工程师考试科目《安全生产技术》课堂笔记20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1年安全工程师考试科目《安全生产技术》课堂笔记20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1年安全工程师考试科目《安全生产技术》课堂笔记20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1年安全工程师考试科目《安全生产技术》课堂笔记20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安全工程师考试科目《安全生产技术》课堂笔记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安全工程师考试科目《安全生产技术》课堂笔记2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1年安全工程师考试科目安全生产技术课堂笔记20没了面具的V2021年安全工程师考试科目安全生产技术课堂笔记20 第四节 机械制造场所平安技术 一、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 职业危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职业事故不同,它主要表现为在工作中因作业环境及接触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人体生理机能的改变,可以是急性发作的,但大多数为累积暴露而导致的后果。 职业危害主要可以分为4类:化学、物理、生物及生理与心理。 二、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急、有害因素及其防护技术 (一)粉尘 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粉尘叫做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对人体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能引起严峻

2、的职业病矽肺。生产性粉尘还能影响某些产品的质量,加速机器的磨损;微细粉末状原料、成品等成为粉尘处处飞扬,影响环境及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粉尘危害的掌握措施: (1)湿式作业。 (2)密闭、通风、除尘系统。密闭设备的功能是将发生粉尘的生产设备密闭起来,防止粉尘外溢,并为吸尘、通风打下基础。通风管是连接密闭设备和除尘设备的通道,是输送含尘空气的设施。合理地布置和设计通风管,是通风、除尘系统的关键。除尘器按工作方式可分为干式、湿式两大类;按工作原理分为沉降式、离心式、过滤式、冲激式等几类。 (二)生产性毒物 生产性毒物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在原料、帮助材料、夹杂物、半成品、成品、废气、废液及废渣中存在,其形

3、态可以固体、液体、气体、蒸汽、烟雾等形式存在于生产环境中。了解生产性毒物的存在形态,有助于讨论毒物进人机体的途径,发病缘由,且便于实行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及选择车间空气中有害物的采样方法。以下是常用的生产性毒物掌握措施: 1.采纳密闭、通风排毒系统 生产性毒物掌握措施: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是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 (1)密闭罩:在工艺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尽可能将毒源密闭起来,然后通过通风管将有毒空气吸出,送往净扮装置,净化后排放大气。密闭罩主要设计参数是排气量。排气量可按开放口必需的掌握风速(m/s)进行计算,也可按密闭罩内必需的换气次数(m3/h)来确定。 (2)开口罩:在生产工艺操作不行

4、能实行密闭罩排气时,可按生产设备和操作的特点设计开口式的开口罩。开口罩按结构形式分为上口吸罩、侧吸罩和下吸罩。 开口罩的排气量是由毒物的种类、毒源集中状态和开口罩吸入速度场的特性所决定的。比如毒物是粉尘还是气体,是常温的还是高温的,是喷发的还是自然蒸发的,都同吸气罩的形式和吸风量大小有关。 (3)通风橱:通风橱是密闭与侧吸罩相结合的一种特别排气罩,可以将产生有害物的操作和设备完全放在通风橱内。为便于操作,通风橱上可设有开启动的操作小门。橱内应形成负压状态,以防止有害物逸出。通风橱按排气方式分为上部排气式、下部排气式和供气式。 (4)洗涤法:是一种常见的净化方法,工业上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冶金

5、行业的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发生炉煤气净化;化工行业的工业气体净化;机电行业的苯及其衍生物等有机蒸汽净化;电力行业的烟气脱硫净化等。常用的洗涤液有水、碱性溶液、酸性溶液、氧化剂溶液和有机溶剂。 (5)袋滤法:就是粉尘通过滤介质受阻,而将固体颗粒物分别出来的方法。在袋滤器内,粉尘将进行沉降、聚凝、过滤和清灰等物理过程,实现无害化排放。 (6)燃烧法:燃烧法分为挺直燃烧法和催化燃烧法。是使有害气体中的可燃成分与氧结合进行燃烧,使其转化为CO2和H20,净化为无害物排放的方法。 燃烧法适用于有害气体中含有可燃成分的条件,其中挺直燃烧法较多用。以一般方法难以处理有毒物且其危害性极大时,必需实行

6、燃烧处理,如沥青烟、炼油厂尾气等。催化燃烧法多用于机电、轻工行业产生的小气量苯、醇、酯、醚、醛、酮、烷、酚类等有机蒸气的净化。 2.个体防护 接触毒物作业工人的个体防护有特别意义。毒物侵入人体的门户,除呼吸道外,经口、皮肤都可侵入。属于作业场所的爱护用品有防护服装、防尘口罩和防毒面具。 依据有毒物质的性质、有毒作业的特点和防护要求,在有毒作业工作环境中应配置事故柜、急救箱和个人防护用品(防毒服、手套、鞋、眼镜、过滤式防毒面具、长管面具、空气呼吸器、生氧面具等),人体冲洗器、洗眼器等卫生防护设施的服务半径应小于15 m. (1)防护服装。包括防护服、鞋、帽、眼镜、手套等。为防止毒物经皮肤侵入人体

7、或损伤人体,对防护服装的选择、设计应有利于防毒、轻巧、耐用、不影响体温调整。防护服应有专用柜存放,禁止穿防护服去食堂、浴室、宿舍等。防护服应常常清洗、保持卫生,必要时进行化学处理。 (2)防毒口罩和防毒面具。防毒口罩和防毒面具属呼吸防护器,种类许多,依据防护原理可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大类。 过滤式: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过滤净化,达到防护目的。在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不很高的状况下,可以戴此类防护器。 隔离式:佩戴者呼吸所需的空气(氧气)不挺直从现场空气中吸取,而是由另外的供气系统供应。这种防护器多用于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较高的作业场所。 (3)防缺氧、窒息措施。针对缺氧危急工作环境(密闭设备

8、:指船舱、容器、锅炉、冷藏车、沉箱等;地下有限空间:指地下管道、地下库室、隧道、矿井、地窖、沼气池、化粪池等;地上有限空间:指贮藏室、发酵池、垃圾站、冷库、粮仓等)发生缺氧窒息和中毒窒息(如二氧化碳、硫化氢和氰化物等有害气体窒息)的缘由,应配备(作业前和作业中)氧气浓度、有害气体浓度检测仪器、报警仪器、隔离式呼吸爱护器具(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长管面具等)、通风换气设备和抢救器具(绳缆、梯子、氧气呼吸器等)。 3.替代 尽可能以无毒、低毒的工艺和物料代替有毒、高毒工艺和物料,这是防毒的根本性措施。例如:应用水溶性涂料的电泳漆工艺、无铅字印刷工艺、无氰电镀工艺,用甲醛脂、醇类、丙酮、醋酸乙醇等

9、低毒稀料取代含苯稀料。用无毒、低毒物质代替剧毒物质是从根本上解决毒物危害的首选方法,但不是全部毒物都能找到无毒、低毒的代替物,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掌握毒物的卫生工程技术措施就很重要了。 (三)噪声 使人心理上认为是不需要的,使人厌烦的,起干扰作用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在生产中,由于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与摩擦所产生的噪声,称为生产性噪音或工业噪声。 噪声掌握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工程掌握:在设备选购上。要考虑设备的低噪声、低振动;对噪声问题,查找设计上的解决方案,包括用法更为“宁静”的工艺过程(例如,用压力机替代汽锤等),设计具有弹性的减振器托架和联轴器,在管道设计中尽量削减其方向及

10、速度上的突然改变;在操作旋转式和往复式设备时,要尽可能地慢。 (2)方向和位置掌握:把噪声源移出作业区或者转动机器的方向。 (3)封闭:将产生噪声的机器或其他噪声源用吸音材料包围起来。但是,除了在全封闭的状况下,这种做法的效果有限。 (4)用法消声器:当空气、气体或者蒸气从管道中排出时或者在其中流淌时,用消声器可以降低噪声。 (5)外包消声材料:作为替代密封的方法,用在运输蒸气及高温液体的管子的外面。 (6)减振:采纳增设特地的减振垫、坚硬肋状物或者双层结构来实现。 (7)屏蔽:在削减噪声的挺直传递方面是有效的。 (8)吸声处理:从声学上进行设计,用墙壁和天花板来汲取噪声。 (9)隔离作业人员

11、:在高噪声作业环境下,无关人员不要进入。短时间地进人这种环境而暴露在高声压的噪声下,也会超过每日允许的剂量。 (10)个体防护:供应耳塞或者耳罩。这应当被看成是最终一道防线。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具的区域要明确标明,对用具的用法及用法缘由都要讲清晰,要有适当的培训。 噪声的卫生标准: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的噪声标准为85 dB(A)。现有工业企业经过努力,临时达不到标准时,可适当放宽要求,但不得超过90 dB(A)。对每天接触噪声不到8 h的工种,依据企业种类和条件,相应放宽。 (四)振动 振动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以中心位置为基准呈往复振荡的现象。 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设备、工具产生

12、的振动称为生产性振动。振动的掌握措施: (1)从工艺和技术上消退或削减振动源是预防振动危害最根本的措施,如用油压机或水压机代替气(汽)锤,用水爆清沙或电液清沙代替风铲清沙,以电焊代替铆接等。 (2)选用动平衡性能好、振动小、噪声低的设备。在设备上设置动平衡装置,安装减振支架、减振手柄、减振垫层、阻尼层。减轻手持振动工具的质量。 (3)基础隔振是将振动设备的基础与基础支撑之间用减振材料(橡胶、软木、泡沫乳胶、矿渣相等)、减振器(金属弹簧、橡胶减振器和减振垫等)隔振,削减振源的振动输出。在振源设备四周地层中设置隔振沟、板桩墙等隔振层,切断振源向外传播的途径。 (4)个体防护穿戴防振手套、防振鞋等个

13、人防护用品,降低振动危害程度,其中最重要的是防止手指受冷。 (五)辐射 以粒子或者波的形式进行的能量传递、传播和汲取活动,称为辐射。 1.辐射的分类及危害 工业活动中的电离辐射有、辐射及x光射线,最常见的辐射源是x光机和用于无损测试(NDT)中的同位素。 非电离辐射主要有:紫外辐射、红外辐射、射频辐射(由无线电设备及微波设备放射)、激光。 2.电离辐射的掌握 辐射的强度取决于辐射源的强度,受辐射的物体与辐射源的距离(遵循反平方定律与从辐射源到辐射目标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暴露时间以及爱护屏的类型。在进行辐射掌握时,必需考虑到上述因索。消退暴露,这应是首先要考虑的事项。对辐射源的消失和用法都要

14、限制,在用法时要加以封闭及用法屏障。 3.辐射危害的基本掌握策略 除了上面已经讲解并描述过的有针对性的掌握措施外,下列通用的原则是必需遵守的: (1)仅在确有必要时,才能在作业场所用法有辐射的设备。 (2)必需从制造商处获得有关设备所发出的或可能发生的射线类别的平安信息。 (3)要有书面的风险评价并指明掌握的措施。对于雇主、雇员、公众的影响都要考虑在内,并且对这些人供应有关风险评价及其掌握的必要信息。 (4)全部的辐射源均要得到确认,并且进行标识。 (5)要供应并穿戴爱护用具。 (6)要定期评审平安措施。 (7)所供应的平安装置要适当,符合规范,对其要定期保养及检查。 (8)要设置辐射防护的询

15、问人员,其特定的责任是对用法、预防、掌握及暴露等问题进行监视及询问。 (9)应急方案中要包括辐射危急的内容,同时要有在其他紧急状态消失、对现有辐射防护的掌握造成威逼时的处理方案。 (10)对于放射物质的销售、用法、储存、运输和报废,要有书面的许可认证。 (11)对暴露于辐射下的工人实行特别爱护措施。 (六)高温、低温 1.高温 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 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主要是依据各地区对限制高温作业级别的规定(例如建设项目宜消退、级高温作业)实行措施。 (1)尽可能实现自动化和远距离操作等隔热操作方式,设置热源隔热屏等(热源隔热保温层、水幕、隔热操作室(间)、各类隔热屏蔽装置)。 (2)通过合理调整自然通风气流,设置全面、局部进风装置或空调,降低工作环境的温度。 (3)依据GB 9351989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的规定,限制持续接触热时间。 (4)用法隔热服等个人防护用品,供应凉爽饮料。 解决高温作业危害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防暑降温措施主要是隔热、通风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