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1年成考-专升本-政治考点及必背知识点汇总

上传人:yingt****6888 文档编号:184739985 上传时间:2021-06-28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2021年成考-专升本-政治考点及必背知识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备考2021年成考-专升本-政治考点及必背知识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备考2021年成考-专升本-政治考点及必背知识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备考2021年成考-专升本-政治考点及必背知识点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备考2021年成考-专升本-政治考点及必背知识点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考2021年成考-专升本-政治考点及必背知识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2021年成考-专升本-政治考点及必背知识点汇总(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言考情解析1. 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及其重要意义。2. 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论证、阐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要问题。3. 对于违背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错误观点、错误思想能够识别,并给予适当的分析批判。考点整合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本部分知识结构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2、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物质和意识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四、实践和认识五、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六、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世界观:人们对于世界的根本看法、观点;方法论:用这样的看法、观点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哲学与具体学科之间的关系: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性与特殊性。Ps:一定不能选择整体和部分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思维和存在(物质和精神)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唯物主义VS唯心主义。(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可知论VS不可知论。3.哲学的主要派别(

3、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针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回答,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唯心主义: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是世界的本原。Ps: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区别?一元论强调“统一性”,因而世界是统一的世界;二元论不是独立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第三派别;而是主张物质和精神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世界本原的哲学。唯心主义A.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的精神和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eg:中国宋代程朱理学、近代德国的黑格尔哲学。B.主观唯心主义: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观念、意志等是世界的本原。eg:中国宋明时期的陆王心学。判断:存

4、在就是被感知 宿命论。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主义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万物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例如:水、土、气等。特点:自发性和朴素性,有猜测的成分。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为机械唯物主义。主要强调“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特点:机械论、形而上学。C.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最先进的形态,马恩创立。尤其历史唯物主义的发现,与以往的一切旧哲学区分开来。(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辩证法:用普遍联系、运动和发展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辩证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三种形态:古代朴素的辩证

5、法、近代唯心主义的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辩证法。理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辩证法 唯心辩证法。(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根源(1)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产物工业革命的爆发,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加深。(2)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是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成果的创造性继承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实践性(最显著特征);(2)阶级性;(3)科学性;(4)创新性。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学习马克

6、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既要坚持又要发展。【例-单选题】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B.世界是否运动和发展的问题C.世界是否有统一性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答案:D解析: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例-单选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学科的关系是( )。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答案:C解析: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第一部分-物质和意识(一)二、物质和意识(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1)唯心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2)旧

7、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3)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3.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4.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1)规律的特点: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必然、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客观性(根本特点)a.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人们不能创造、消灭规律;c.人们可以认识、利用规律。(3)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a.都具有客观物质性,都有

8、其自身的发展规律;b.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自然规律是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是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有自觉意识的活动的实现。第一部分-物质和意识(二)二、物质和意识(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判断1:小狗有没有意识?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到 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到 人类意识。判断2:狼孩为什么不具有意识?(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2.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3.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1)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9、。(2)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3)控制人体生理活动。Eg:意志、感情等等。(4)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客观规律性:物质运动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观能动性: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辩证统一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2)客观规律性向主观能动性转化;主观能动性向客观规律性转化。(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1)世界是统一的世界。即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而非多个,这就划分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界限。(2)世界统一于物质。即万

10、物统一于物质,这就划分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3)物质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质。【例-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揭示了事物发展规律的是( )。A.太阳东升西落B.水往低处流C.冬去春来,夏至秋尽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答案:D解析: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例-单选题】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A.唯心主义B.二元论C.辩证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答案:A解析: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唯心主义。【例-单选题】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物质的唯一特性( )。A.客观实在性B.空间广延性C.无限多样

11、性D.客观规律性答案:A解析:客观实在性。【例-单选题】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这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答案:D解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例-单选题】宋朝画家文与可一年四季观察住在周围竹子的变化,因而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这一事实体现的哲学道理(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答案:D解析: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例-单选题】有哲学家人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单位,这是一种( )

12、。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答案:A解析: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第一部分-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一)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1.事物的普遍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1)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在普遍联系之中;(3)具有多样性: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2.事物的永恒发展(1)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

13、律和前进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2)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必然第一,新事物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或历史条件,而旧事物已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第二,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孕育成熟的,它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却吸取、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仍然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的东西,并增添了一些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东西。第三,新事物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反映着社会生活进步的要求。(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1.三个基本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2)质量互变规律;(3)否定之否定规律。2.

14、对立统一规律(1)矛盾及其根本属性矛盾: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相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对立属性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斗争的基本形式是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二者相互联系:两者缺一不可。A.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B.同一性是包含斗争性的统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二者相互区别: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第一部分-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二)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