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作文导写:为者常成行者常至(附:升格佳作及升格指要)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84739202 上传时间:2021-06-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模拟作文导写:为者常成行者常至(附:升格佳作及升格指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模拟作文导写:为者常成行者常至(附:升格佳作及升格指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模拟作文导写:为者常成行者常至(附:升格佳作及升格指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模拟作文导写:为者常成行者常至(附:升格佳作及升格指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模拟作文导写:为者常成行者常至(附:升格佳作及升格指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模拟作文导写:为者常成行者常至(附:升格佳作及升格指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模拟作文导写:为者常成,行者常至(附:升格佳作及升格指要)文题呈现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晏子春秋记载,春秋时期齐景公的臣子梁丘据对晏子说:“我到死也赶不上您呀。”晏子回答说:“我听说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并非与人不同,只是常为而不搁置,常行而不休止,怎么会难以赶上呢?”读了这段对话,你有怎样的感悟?请写一篇议论文。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晏子使楚的故事大家一定耳熟能详,而在当时,晏子也早已名重一时,以至于梁丘据发出了“吾至死不及夫子矣”的感慨。从晏子的角度看,他并非与人不同,关键是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

2、休,“常”是他成功的秘诀。由此可以立意:坚持不懈是人生的法宝;持之以恒才能成就光辉人生;坚持努力,人人都能成为圣人。从梁丘据的角度看,他因仰慕晏子而发出感叹,由此可以立意:不宜妄自菲薄;见贤要思齐;要重视榜样的激励作用,而不能让榜样成为前进的绊脚石。原作雏形奔走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先驱者不会停止,没有穷途能止住他们走出无知山谷的脚步;开拓者不会停止,没有困难能阻挡他们筚路蓝缕的征程;追求者不会停止,没有挫折能阻挡他们坚忍的意志和顽强的心志。“奔走”,是人类世代的征途。(开头运用排比,富有气势,但与材料联系不紧密。)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如“丧家之狗”奔走于诸国,涌出

3、中国儒家思想的源流孔丘用他不止的足迹踏出半部春秋史。鲁迅呐喊,使勇者不惮于前路,定要用笔刃触醒“染缸”中生灵的精神,管它三十年五十载,或是几代几世的挣扎(“管它三十年五十载”“几代几世”这段描写与鲁迅犀利、强硬的文笔风格不符),就是要写,写到尽,写到透,写到归入土丘。此皆“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庄子有言:“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余则不敢苟同。人生一途,庶乎“奔走”!(作文语言风格要统一,半文半白的语言不仅会削弱了思想的表达,也会给读者造成阅读障碍。)毋止乎奔走,非特有所求也,亦必有所待也。甘地行走50年,以宽容平息种族纷乱。他身形消瘦但精神矍铄,他的一生从未停止过追寻。其常为常行,故有成

4、有至。欧阳修作泷冈阡表,待六十四载时日,期间他为官作相,体恤民胞。其未置未休,故及其志也。(列举事例论据后,应对其加以分析论证,增强论点的说服力。)毋止乎奔走,非特有所求、有所待也,亦必有所畏于悔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一句是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名句,强调“志”的重要,与上下文论述的重点不一致。)晏子使楚,楚王叹“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其何能得此智慧耶?盖其常为常行也。张海迪曾说:“8844米是个有限的数字,但人类探索的精神却是无限的。”人类创造了悲剧,让西西弗斯永不停止地推动巨石,

5、在“个体化原理崩溃之时,从人的最内在基础即天性中升起的充满幸福的狂喜”之中,回归生命行走的本真。(这段话出自尼采悲剧的诞生,用来形容希腊悲剧艺术中渴望摆脱个体束缚,回归自然的冲动,与作文主旨无关。)奔走,不是疾行,而是“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的坚持,是有穷对无限,有涯的生命对无涯的宇宙、知识、万事万物的抗争。有所求而奔走,有所待而奔走,有所畏于悔而奔走,人类在不停歇的“尽吾志也”的奔走中前行。(结尾回扣标题,但有语病。)升格指要考生审题准确,从晏子的角度立论,强调人类在不停歇的“尽吾志也”的奔走中前行,立论正确。作文灵活运用古今中外的论据进行论证,内容较为充实。但有两个方面须要修改:1.作文

6、的语言风格要统一。半文半白的语言,不仅会显得突兀,还会削弱思想表达的力度。在修改时,应将一些文言句子改成现代汉语,追求语言风格的统一和表达方式的协调。2.作文的逻辑要合理。宏观上,作文结构要严谨,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来对“奔走”展开论证,要在分论点的设置与过渡上下功夫,体现出清晰的行文思路。微观上,作文选用的事例论据要合理,内容要为论点服务,不能隨意发挥。升格佳作奔走张子衿真的勇士绝不惮于奔走,而会勇于前驱。先驱者不会停止,没有穷途能止住他们走出无知山谷的脚步;开拓者不会停止,没有困难能阻隔他们筚路蓝缕的征程;追求者不会停止,没有挫折能阻挡他们坚忍的意志和顽强的心志。“奔走”,

7、是人类前行的生命状态,是人们应有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勇于奔走,才能成就自己,促进社会发展、文明进步。孔子奔走于诸国,传播他的仁政思想,他的论语流传后世、惠泽万民,甚至有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鲁迅奋力呐喊,要唤醒在铁屋子中昏睡的国民,让先驱者勇敢前行。孔子常为而不置,成为至圣先师,他的思想至今仍然给世人以无尽的智慧与启迪;鲁迅常行而不休,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锋,他用自己的傲骨给民族的精神补钙。庄子有言:“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对此,我不敢苟同。我以为,人生在世,就贵在“奔走”,贵在孜孜以求!正如张海迪所说:“8844米是个有限的数字,但人类探索的精神却是无限的。”奔走,贵在坚持不懈。晏子使楚

8、,楚王叹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为什么晏子能有如此的智慧?因为他常为常行、孜孜以求。欧阳修4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60年后,他功成名就,作泷冈阡表以表明自己未辜负父母的教诲和期望。正是60年坚持不懈地奔走、前行,才使他在文学、政治上都成就斐然,名垂青史。甘地行走50年,以宽容平息种族纷乱。他身形消瘦但精神矍铄,一生从未停止过追寻,被泰戈尔称为“圣雄”。他常为常行,故有成有至。“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坚持不懈的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啊!奔走不息,须有坚忍不拔之志。奔走的道路上难免会遭遇艰难险阻,没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拼搏奋斗的精神,就难以克服困难,走向成功。正如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可见,坚忍不拔之志是战胜困难的法宝。奔走,不是浅尝辄止,而是“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的坚持,是以有限对无限,以有涯的生命对无涯的宇宙、知识、真理的追求。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人类正是在不停歇的“尽吾志也”的追求中不断前行。升格点评升格后的作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模式行文,以统一的语言风格和协调的表达方式,列举了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进行论证,展现出考生丰富的文学积累。作文中多处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隽永,有意蕴,耐咀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