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5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8472563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5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5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5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5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5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5(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金山学校 2012 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与社会试题命题人:社会备课组 审核人:黎晓玲考生须知:1.本科目为闭卷考试。2.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80分钟。3.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填写校名、姓名和考试序号。4.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8小题,每小题 1分,共 8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二战后,东西方对峙格局形成的标志是:A雅尔塔协定签订 B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C.“北约”与“华约”两大集团出现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2、非洲( )的独立标志着历时数百年的殖民时代终结,而中国( )的顺利收回,标志着殖民统治在中国的结束。A纳米比亚 香港 B纳米比亚 澳门 C埃及 香港 D埃及 澳门3、1956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较为关键的一年,这一年A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最终胜利B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 C中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下列对外开放的举措中,属于 21世纪为中国经济走向世界,提供更大舞台的事件是A加入世贸组织 B设立四

3、个经济特区 C设立沿海经济开发区 D设立浦东开发区5、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发展问题,也称南北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正确表述是A南北关系的形势总体趋向激烈 B南北关系不存在严重问题 C南北贫富差距进一步缩小 D南北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6、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A军事实力的竞争 B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C人口数量的竞争 D资源的竞争7、中国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说是“小国”主要是因为A. 资源分散,开发比较困难 B. 资源结构性短缺,有些资源需要大量进口C. 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D. 资源利用不科学,浪费、损失严重,有效利用率低8、既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又是实现人口、资源、

4、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A. 控制人口数量 B. 提高人口素质 C. 实行计划生育 D.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二、选择题(本大题有 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分。请选出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 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9、历史结论的提出,必须言之有理、论之有据。下列历史结论,正确的是A 雅尔塔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联合国的成立B古巴导弹事件的发生,标志着“冷战”的开始C. 七十七国集团的成立,标志着国际新秩序的建立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格局的终结10、下列关于“冷战”的叙述正确的是主要表

5、现为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虽称“冷战”,但直接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仍不断发生 双方相互对峙,但谁都不敢轻易动武 20 世纪 50年代末以后,成为美苏争霸的主要形式A B C D11、我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找到了以下图片资料,你认为适合采用的是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武汉长江大桥 大庆油田A B C D读以下表格做 12-13题:1966年 1967年 两年相比国家财政总收入 558.7亿元 419.4亿元 2512、从表中可以看出,1967 年国家财政总收入比 19

6、66年出现负增长,是因为这时期开始了()运动。A大跃进 B人民公社化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13、下列历史现象与上题中运动有关的有土办法炼钢 破“四旧” 批斗资产阶级当权派 写大字报对别人进行任意攻击A B C D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于北京时间 2011年 9月 29日 21时 16分 03秒,由长征二号 FT1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将与 11月 1日发射的“神舟八号”飞船完成交会对接。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中国人朝实现全面载人航天飞行能力迈出意义非凡的一步。它使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继续延伸、拓展。据此回答 1416题14、41 年前

7、的 一 项 科 技 成 果 开 创 了 中 国 航 天 史 的 新 纪 元 , 使 中 国成 为 继 苏 、 美 、 法 、 日 之 后 世 界 上 第 五 个 拥 有 该 技 术 并 试 验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 成 功 的 国 家 。 这项科技成果是指A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 B “东方红 l号”卫星的发射成功C “神舟 5号”飞船的往返成功 D “东方魔稻”的育种成功15、从资源利用的角度看,我国载人航天的成功,有利于A改善生活环境 B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C扩展资源开发的空间 D改变资源的时空分布16、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得益于:我国综合

8、国力的增强和我国科技的发展 我国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与艰苦奋斗 我们有着世界一流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 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A B C D17、2010 年 6月 29日,与台湾海基会在重庆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 和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 。这是两岸领导人第五次会谈结出的“盛夏的果实” 。这表明“一国两制”方针已在港澳台地区全面贯彻 加强海峡两岸交流是人民的共同愿望 加强两岸经贸交流有利于促进共同繁荣 海峡两岸统一指日可待A B C D18、周恩来是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也是一位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

9、 外交家。在一场“周恩来的外交风范”研讨会上,小李同学列举了四个事例,其中有一例列举不当,它是A. 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 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 与美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19、20 世纪 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勤劳” 、 “无知” 、 “好战” 、 “狡诈” 、 “危险” ;到了 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 、 “智慧” 、 “灵 巧” 、 “善于进取” 、 “讲求实际” 。美国人对中国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恢复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 中国提出了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

10、D中美民间外交推动高层互访频繁20、2011 年是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10周年,该组织对我国具有的意义是:它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是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的标志 是我国改革开放开始标志 组织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 有利于改善中美关系A B C D21、2011 年 7月 19日,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60周年。60 年来,在党的领导下,西藏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 60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2010 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 507.46亿元,比 1951年增长 111.8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 4138元,比民主改革之初增长 117倍。这反映了西藏自治区

11、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 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消除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已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A B C D2011年 10月 31日,世界人口达到 70亿。根据联合国的统计,今天全球还有 10亿人无法吃饱饭,世界上有 20%-35%的人处于饥饿中,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些人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据此回答 2223题。22、材料表明贫困问题只存在于发展中国家 发展问题仍是当今世界的一个主题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的另一个主题 贫富差距日益扩大A B C D23、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A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B建立公正合理的

12、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发达国家减免发展中国家的债务 D开展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 24、放眼世界,中国的发展,既面临着大好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以下属于我们面临的挑战的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潮流 B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突飞猛进 C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 D亚太地区相对稳定2011年 10月 5日,载有 13名中国船员的两艘货船在湄公河遭遇劫持和袭击,造成中国船员全部遇害。目前案件调查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中方希望与泰国、老挝、柬埔寨加强执法安全合作、打击跨国犯罪、维护国际航运安全,使之真正成为“安全、和平、友好”的国际黄金水道。完成 25-26题25、中国船员遇害事件折射出A中国与泰、老、缅的战争一触即发 B和平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C跨国犯罪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