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中学本部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题(原卷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84673319 上传时间:2021-06-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黄陵中学本部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题(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本部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题(原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本部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题(原卷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本部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题(原卷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本部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题(原卷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黄陵中学本部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题(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黄陵中学本部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题(原卷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陵中学本部 2018-2019 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人体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 精细胞B. 卵细胞C. 口腔上皮细胞D. 极体2. 在高等动物的一生中,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发生在( )A. 无丝分裂过程中B. 合子形成过程中 C. 卵裂的全过程中D. 减数分裂过程中3. 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的主要区别是( )A. 同源染色体是否联会和分离B. 细胞质的分裂是否均等C. 染色体复制次数是否相同D. 细胞分裂次数是否相同4. 动物卵巢中有10个卵原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可以形成的卵细胞和极体是A. 10个卵细胞和10个极体B. 10个卵细胞和40

2、个极体C. 40个卵细胞D. 10个卵细胞和30个极体5.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变化的特点是( )A. 间期染色体复制B. 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C. 着丝点分裂后,一条染色体变成两条染色体D. 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6. 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B. 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C. 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精核和卵核完成融合形成受精卵D. 受精作用是从精子识别卵细胞开始的7. 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B. 豌豆的紫花和红花C. 小麦的高杆和矮杆D. 绵羊的长毛和细毛8. 在完全显性情况下

3、,在同一环境条件下,表现型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AABB 和 AABbB. Aabb 和 aaBbC. aaBB 和 AAbbD. AaBb 和 aaBB9. 下列杂交属于测交的是()A. EeFfGgEeFfGgB. EeFfGgeeFfGgC. eeffGgEeFfggD. eeffggEeFfGg10. 要判断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 )A. 测交B. 自交C. 正交D. 反交11. 下列对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 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C.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D. 在相同的生活

4、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12. 由六倍体小麦的花药发育成的个体成为( )A. 六倍体B. 三倍体C. 多倍体D. 单倍体13. 马铃薯是一种四倍体植物,它的单倍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有( )A. 1 个B. 2 个C. 3 个D. 4 个14. 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 )A. 染色体B. 生殖细胞C. 细胞D. 基因15. 染色体与 DNA 的关系是( )A. 染色体即是 DNAB. 染色体是 DNA 的基本单位C. 染色体是 DNA 的主要载体D.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 也是遗传物质16. 对基因的正确叙述是( )A. 基因是染色体的片段B.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C. 基

5、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 DNAD. 基因的化学结构不会发生变化17. 人工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加倍常用的方法是( )A. 用紫外线照射发芽的种子或幼苗B. 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C. 对花药进行离体培养D. 诱导多倍体之间杂交18. 下列情况下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A. 第 5 号染色体短臂缺失的猫叫综合征B. 第 21 号染色体多一条的唐氏综合征C.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D. 用花药离体培养出单倍体19. 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 5 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这种变异是属于染 色体结构变异中的( )A. 缺失B. 重复C. 倒位D. 易位20. 下列关于染色体病的叙述

6、正确的是( )A. 只有由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疾病才称为染色体病B. 只有由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疾病才称为染色体病C. 由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疾病统称为染色体病D. 染色体病因无法进行早期诊断,因而无法预防其发生21. 人类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一般是( )A 44+XYB. 22+X 或 22+YC. 23+YD. 23+X 或 23+Y22. 下列不是DNA复制条件的是A. 解旋酶、聚合酶B. 脱氧核苷酸C. DNA模板和能量D. 逆转录酶23. 下列关于色盲遗传的叙述正确是( )A. 母亲正常,父亲色盲,儿子一定是色盲B. 父亲正常,母亲色盲,儿子一定不是色盲C. 双亲正常,儿

7、子有可能是色盲D. 双亲正常,女儿有可能是色盲24. 某女同学在体检时发现是色盲,该同学的父母的色觉情况是( )A. 父色盲、母正常B. 父正常、母携带者或色盲C. 父正常、母色盲D. 父色盲、母携带者或色盲25. 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患有某遗传病的男孩,该遗传病一定不是A. 伴性遗传B. 常染色体遗传C. 显性遗传D. 隐性遗传26. 杂交育种中,杂交后代的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的是( )A. 优良性状B. 隐性性状C. 显性性状D. 相对性状27.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 T2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 )A. DNA 是遗传物质B.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

8、. RNA 是遗传物质28. DNA 分子基本骨架的形成方式是( )A. 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B. 磷酸与碱基交替连接C. 脱氧核糖与碱基交替连接D. 磷酸与核糖交替连接29. DNA 分子复制的时期( )A. 有丝分裂间期B.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C.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间期D.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间期30. 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子分别位于( )A. DNA和tRNA上B. DNA和mRNA上C. mRNA和tRNA上D. 染色体和基因上31. DNA 复制的原料、场所分别为( )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细胞核 核糖体A. B. C. D. 32. 真核生物染色

9、体 DNA 的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是( )A 复制B. 转录C. 翻译D. 转录和翻译33. 一个转运 RNA 一端的 3 个相邻的碱基是 CGA,此 RNA 转运的氨基酸是( )A. 酪氨酸(UAC)B. 丙氨酸(GCU)C. 精氨酸(CGA)D. 谷氨酸(GAG)34. 决定 20 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 )A. 4 种B. 20 种C. 61 种D. 64 种35. 缺氧严重时,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红细胞破裂,造成患者严重贫血,甚至死亡。研究发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属于A. 单基因遗传病B. 多基因遗传病C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 传染病36.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基因突变特点的是( )A.

10、普遍性B. 随机性C. 不定向性D. 突变率很高37. 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以下哪一过程中( )A. 受精作用B. 胚胎发育C. DNA 复制D. 蛋白质合成38. 在一般情况下,下列细胞中发生基因突变最有可能传给后代的是( )A. 精原细胞B. 叶肉细胞C. 皮肤生发层细胞D. 乳腺癌细胞39. 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该育种方法主要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A. 基因自由组合B. 基因突变C. 染色体变异D. 基因重组40. 下列不属于优生工作主要措施的是( )A. 进行遗传咨询B. 独生子女政策C. 提倡“适龄生育”D. 产前诊断41. 下列各项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 D

11、NA复制 RNA复制 转录 翻译 逆转录A. B. C. D. 42.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43. “DNA指纹”在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作用巨大,这主要是根据DNA具有( )A. 特异性B. 多样性C. 稳定性D. 可变性44. 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隔离不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 隔离只分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C. 多倍体植物的产生不需要经过隔离D. 不同的物种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45.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A. 具有了特殊的形态结构B. 改变了种群基因频率C.

12、 具有了一定的生理功能D. 产生了生殖隔离46.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A. 个体B. 种群C. 群落D. 生态系统47. 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是( )A. 基因突变B. 基因重组C. 生殖隔离D. 染色体变异48.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A.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 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D. 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种群产生定向的变异49.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下列哪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A. 基因、染色体、细胞B. 基因、物种、生态系统C. 细胞、物种、生物圈D. 物种、种群、生态系统50.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共同进化实例的是( )

13、A. 猎豹捕食斑马B. 某种长有细长花矩的兰花和生有细长口器专门吸食该兰花花蜜的蛾C. 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剧增D. 光合生物出现后,为好氧型生物的出现创造条件二、非选择题51. 一头黑色母牛 A 与一头黑色公牛 B 交配,生出一头棕色的雌牛 C(黑 色与棕色由一对遗传因子 B、b 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性状遗传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棕色牛 C 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2)要想确定某头黑牛的遗传因子组成,遗传上常用_法。(3)若 A 牛与 B 牛再交配繁殖,生出黑牛的概率是_,其遗传因子的组成是_。52. 回答下列有关 DNA 分子的知识:(1)DNA 分子的结构为规则的_结构,_和_交替排列在 外侧,构成了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2)DNA 分子中的碱基在构成碱基对时遵循_原则。(3)DNA 分子复制场所主要是_,复制的特点是_,(4)DNA 复制复制的方式_。53. 根据下面的某雄性动物生殖器官细胞分裂图,回答下列问题:(1)A 图细胞处于_期。B 图细胞中有_条染色单体。 (2)B 图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名称是_。(3)A、B 两个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A 图中 DNA 分子数与 染色体数之比为_ 。54. 请根据蛋白质合成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完成表格内容并回答相 关问题:(1)填写表格中以下内容: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