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天火之谜第二课时 _ 苏教版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84669673 上传时间:2021-06-2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天火之谜第二课时 _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天火之谜第二课时 _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天火之谜第二课时 _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天火之谜第二课时 _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天火之谜第二课时 _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天火之谜第二课时 _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天火之谜第二课时 _ 苏教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火之谜,第二课时,五年级语文上 新课标江苏,复习导入,1. 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知道雷暴是什么了吗? 中国人称“雷神”,西方人叫“上帝的怒火”。 2.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 3.是谁揭开天火之谜的?课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答案?打开课文,找一找。 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古时候西方人把雷暴看作是“上帝的怒火”,中国人则把它称为“雷神”。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哪些词最能体现人们对雷暴的害怕?,为什么说雷暴是一种可怕的东西?,每年都要发生几十亿次的雷暴,它能把人击倒,将高大的树木劈成两半。,返回,1.齐读第二自然段,雷暴到底是什么呢? 2.这一节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承

2、上启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我会理解,认真读第三自然段,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促使富兰克林用实验来解开这个问题?从中可看出富兰克林是一个怎样的人?,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会发光,光的颜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随着爆炸声,都能毙伤动物,早就:(1)一直在观察,观察了很久,只有长期的观察,才会有所发现。(2)早就开始观察,,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会发光,光的颜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随着爆炸声,都能毙伤动物由此他大胆地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推测”的近义词是什么?,猜测,富兰克林早就观察

3、到,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会发光,光的颜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随着爆炸声,都能毙伤动物由此他大胆地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能不能将“推测”换成“猜测”?为什么?,不能,因为他的推测不是胡乱猜的,而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富兰克林,坚持认真观察,善于思考,在比较中发现问题,有理有据。,严谨的态度,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不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就连(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冷嘲热讽)。,想象说话,可能会听到哪些“冷嘲热讽”?,面对人们的取笑,富兰克林决定通过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

4、决定,艰辛,险阻,坚持不懈地努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富兰克林决定用事实说话,让我们共同关注、见证他的“风筝实验”。 认认真真地读读第四自然段,你觉得这是一次怎样的实验?从中更加看出富兰克林是个怎样的人? 画出重点词句,想想自己的感受。,感悟风筝 这是一次( )的实验。,这是一次精心准备的实验。,富兰克林在儿子的帮助下,把一只风筝放上了高高的天空。风筝上拴了一根细铁丝,用来吸收云中的“天电”。放风筝的线是用麻绳做的,绳子下端结上一段丝带,在麻绳和丝带的接头处系着一把铜钥匙。,细铁丝,麻绳,铜钥匙,丝带,这是一只( )的风筝,特殊,这是一次危险的实验。,1752年7月的一天,天空乌云密布,

5、雷电交加。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 “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突然, 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 “之” 字, 接着一个炸雷,大雨倾盆而下。麻绳淋湿后就成了能使电流通过的导体。这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啪”的一声, 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麻。,实验危险 切勿模仿,返回,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这是一次成功的实验。,“欣喜若狂”怎么理解?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怎样读才能读出富兰克林的心情?,返回,“风筝实验”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上帝的怒火”不过是无稽之谈。

6、,自我惭愧、夸奖富兰克林,想象说话,富兰克林成功之后,那些曾经嘲笑过他的人会怎么说?,后来,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这样,雷电轰鸣时,高大的建筑物就安然无恙了。,“安然无恙”是什么意思? 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经过动乱或灾害而平安无事;没有受到损害。 “恙”是什么意思? 疾病,你见过避雷针吗?它有什么作用?,避雷针,返回,然而,在荣誉和胜利面前,富兰林没有停止对电学的进一步研究。1753年,俄国著名电学家利赫曼为了验证富兰克林的实验,不幸被雷电击死,这是做电实验的第一个牺牲者。血的代价,使许多人对雷电试验产生了戒心和恐惧。但富兰克林在死亡的威胁面前没有退缩,经过多次试验,他制

7、成了一根实用的避雷针。他把几米长的铁杆,用绝缘材料固定在屋顶,杆上紧拴着一根粗导线,一直通到地里。当雷电袭击房子的时候,它就沿着金属杆通过导线直达大地,房屋建筑完好无损。200多年过去了, 避雷针仍然忠实地屹立在世界各地的高大建筑物上。它不知为人类避免了多少次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拓展延伸,他出身低下,坚强生活。 他刻苦好学,博览群书。 他追求科学,造福人类。 他酷爱和平,反对战争。 他不仅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科学家,还是著名的文学家、社会活动家。,美国第一界总统华盛顿曾经说:“我一生只佩服三个人,第一个人是富兰克林,第二个人还是富兰克林,第三个人仍然是富兰克林。”可是在富兰克林的墓碑上只写了一

8、句话“印刷工人富兰克林”,他的人格是多么的伟大。,富兰克林语: 1.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2.你热爱生命吗?那就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3.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 4.坏的习惯必须打破,好的习惯必须加以培养,然后我们才能希望我们的举止能够坚定不移始终如一地正确。5.保持健康,这是对自己的义务,甚至也是对社会的义务。,返回,现如今,当我们享受着电给我们带来的各种方便时,不要忘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富兰克林 不要忘记他为科学所做的巨大贡献。 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像富兰克林这样的科学家,才使得科学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你还知道

9、哪些科学家的名字以及他们为人类所做的贡献? 爱迪生 电灯 贝尔 电话 诺贝尔 炸药 ,返回,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雷电交( ) 不足为( ) 无稽之( ) ( )为一谈 怒发冲( ) ( )喜若狂 安然无( ) 冷( )热讽,加,奇,谈,混,冠,欣,恙,嘲,三、 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古时候西方人把雷暴看作是 “ ”,中国人则把它称为“ ”,我知道描写雷电的词语有 、 、 2. 世纪国科学家 做了“ ”解开了雷暴之谜,向世人宣告,雷暴是 3.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你知道避雷针主要应用于哪些地方吗? ,上帝的怒火,雷神,电闪雷鸣,雷电交加,雷霆万钧,美,1

10、8,富兰克林,风筝实验,普通的放电现象,避雷针被广泛应用于机场、港口、建筑以及其他重要场所。,四、课外阅读。,富兰克林读书法 美国大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从不把时间浪费在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上;而对于事业的勤劳,乃是按照必要,不厌不倦 。”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富兰克林(出身 出生)贫寒,从小没上过多少学,12岁便进了印刷厂做印刷工人。他的读书方法是: 一借。由于家境贫寒,当印刷工的报(仇 酬)也很低,他便从自己认识的几个书店的学徒和一些藏书多的人那里借书读。借来之后,他赶快回到家,点起一盏小油灯来读。读得疲乏了,他就用冷水洗洗脸,坐下来继续阅读,直到读完

11、为止。第二天,他准时把书还给朋友。朋友们称赞他是一位守信用的“读书迷”。 二摘。富兰克林除借书读之外,对特别好的书,他也去买。买下的书,他在读的时候,总是(勾勾 钩钩)画画,圈圈点点,把最精彩的字、词、句、段、名言警句摘抄下来。他读过电学、地理学、植物学、数学、化学等方面的许多书,光摘抄下来的读书笔记就有满满的好几筐呢。,三背。富兰克林读书,有一个好习惯。对于好文章中的精彩句段,他总要背下来。例如,他在读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时,摘抄和背诵了下面的话: “我主张地球是动的。” “地球除自己旋转外,还有某些运动,还在遨游,它其实是一颗行星。” “在所有的行星中,太阳是中心” “我不会在

12、任何人的责难面前退缩下来。” 四写。除了写读书笔记之外,富兰克林还常常练习写作。他写作的方式有二:仿写。读过一篇文章他仿写一篇。写完之后,他把自己写的文章与原文对照、比较,发现自己在写作上的问题之后,再进行修改。创作。在读了许多书之后,富兰克林结合自己对科学技术的乐趣、爱好,练习写自己的研究与发现,阐述自己的观点。,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一个合适的字或词语,用横线画出。 2.富兰克林的读书方法是 、 、 、 。 3.摘抄富兰克林关于读书的名言,写一句你课外收集的关于读书的名言。 4.富兰克林的读书法给你什么启示? ,返回,板书设计,19.天火之谜 雷神 上帝的怒火 风筝实验 (认真观察、大胆推测、勇于实验) 天火之谜普通的放电现象 富兰克林,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