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专题学习总结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84669631 上传时间:2021-06-24 格式:PPTX 页数:21 大小:72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七 专题学习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专题七 专题学习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专题七 专题学习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专题七 专题学习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专题七 专题学习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七 专题学习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七 专题学习总结(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学习总结,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内容索引,网络构建 整体架构,知识总结 归纳整合,方法探究 触类旁通,网络构建 整体架构,知识总结 归纳整合,一、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的三大实验 1.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线索梳理,(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战胜了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它作为应战解危的非常措施是成功的。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项发展生产力的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是失败的。,2.面对现实的实验新经济政策 (1)一个勇敢的调整,(2)核心:通过市场机制来建设社会主义。,3.回归“理想”的实验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探索的途径: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阶级斗争尖锐化。 (2)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二、20世纪苏俄(苏联)经济政策与改革,全面认识斯大林模式 1.含义:斯大林模式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

3、政治体制。这一体制因形成于斯大林执政时期,因此被称为“斯大林模式”。,重点突破,2.形成原因:斯大林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1)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2)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于集中的重要客观因素。(3)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4)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激进处理方法以及理论上的失误等。 3.特征:这种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行

4、政命令来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它在政治方面的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和法制。,4.影响:它同当时苏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基本适应的,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大规模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时期发挥了有效的积极作用。但这种体制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弊端,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阻碍了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埋下了隐患。,20世纪世界现代化道路上的苏联、美国和中国的经济改革,综合比较,方法探究 触类旁通,典例分析(2018海南卷,11)1956年12月,人民日报

5、刊文指出:能否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斯大林的错误,已经成为影响许多国家共产党及党与党相互团结的重大问题;对斯大林的错误应该批评,但必须在肯定和维护他正确方面的前提下进行。与此直接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万隆会议召开 B.越南战争爆发 C.苏共“二十大”召开 D.朝鲜战争停战,答案,解题规范,解题规范 第一步:审题干 一明考点:赫鲁晓夫改革 二抓关键:抓住“能否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斯大林的错误”和“对斯大林的错误应该批评”等关键词句,第二步:逐项分析,题型特点 此类题目题干中一般都有“这一评价”“这一论断”“这一认识”“这一思想”等标志性词语,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题干给出被评价的主体,备选项给出对该主体

6、的评价,从中选择最符合主体的评价。第二种是题干给出评价,备选项给出与评价相联系的主体,从中选择最符合评价的主体。,评价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解题技巧 (1)推理反证法。结合史实对主体与评价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成立进行逐一推理分析,然后再将题干与备选项进行反向推理论证,找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2)信息简化法。评价的内容往往过于繁琐,以材料形式出现,不易读懂,针对此情况可运用信息简化法。首先确定评价的主体,然后结合题意和限定条件对评价内容中所体现的信息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阅读并简化,最后将评价与主体对比分析,找出最佳答案。 (3)史论结合法。运用相应的理论和史实对被评价的主体或对该主体的评价进行客观分析,逐个排除干扰项,最终确定最佳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