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WORD版无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464288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WORD版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0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WORD版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0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WORD版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0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WORD版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0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WORD版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WORD版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WORD版无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昌平区 2009-2010 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第一次统一练习语 文 试 卷 学校 姓名 考试编号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 8 页 , 共 六 道大题,21 道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试编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 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 8 分,每小题 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

2、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符合(f) 翘首( qio) 载歌载舞(zi)B细菌(jn) 魁梧( w) 扣人心弦(xin)C贮藏(zh) 允许( yn) 得陇望蜀(ln)D怪癖(p) 坎坷( k) 毛遂自荐(su)2对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言(惋,婉)判断:“惋”有“惋惜”的意思,而“婉”有“婉转”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婉” 。B 命(尊,遵)判断:“尊”有“敬重、尊崇”的意思,而“遵”有“依照”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遵” 。C别 (俱,具)匠心判断:“俱”有“全、都”的意思,而“具”有“具有”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俱” 。D因地 宜(治,制)判断:“治”有“治理”的意思,而“

3、制”有“拟定、规定”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制” 。3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句子使用了同一个成语或俗语,使用都正确的一组是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营养。A 在互动式教学中,只有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可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深刻理解和运用知识。2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地汲取营养。B 小明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去请教老师,这种 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老 师 对 小 萌 说 : “听 说 你 学 习 很 刻 苦 , 每 天 都 会 学 习 到 深 夜 。 其 实 , 你 应 该早 点 休 息 , 睡 眠 好 , 精

4、神 状 态 就 好 , 听 课 效 率 才 高 , 磨 刀 不 误 砍 柴 工 嘛 !”C 编拟作文提纲的过程,看起来似乎有些复杂,也比较费时,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你这人,太没劲了,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真是“贪心不足蛇吞象”呀!D. 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在三大战役后,解放了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接着又调集百万大军直逼南京。这真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4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夕阳像个贪杯的汉子,红 着脸向后山倒去,霎 时, ;山峦、田野、屋舍 ,揭开它还可以看见一个红色的梦似的。 这红彤彤的景致煞是可 爱, 绝不亚于七仙女织就的锦绣。A西边的那半边天犹如燃烧着的火一般 仿佛披上一层红红的轻

5、纱B西边的那半边天好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球 仿佛披上一层金色的轻纱C西边的那半边天犹如燃烧着的火一般 仿佛穿上一件金色的外衣D西边的那半边天好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球 仿佛穿上一件红红的外衣二、填空(共 8 分)5.默写(5 分)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1分)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1 分)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 (1 分)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两句是: , 。(2 分)6.名著阅读(3 分)在水浒传中,先后以王伦、晁盖、 为首的众多好汉聚集在 ,他们以此为根据地,杀富济贫,吸引了许多好汉前来投奔。一百单八

6、将聚齐之后,他们在山顶上树立起一面杏黄旗,上书“ ”四个大字,以此作为这次农民起义的口号。3三、综合性学习(共 8 分)“第 16 届亚运会” 将于 2010 年 11 月 12 日在中国广州隆重开幕。亚运会是亚洲体坛最大的盛会。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广州 亚运会, 你所在的班级 将举办“ 走进亚运会”的主题班会。作为筹备小组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7在班会的第一个环节中,你要向同学们介绍广州举办这届亚运会的有利条件及好处。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4 分)【材料】作为南国名都,广州综合经济实力已跃居全国大城市的第三位:连续多年工业总产值稳居全国十大城市前茅;2009

7、年工业总产值跃过 10000 亿元大关。这表明作为第 16 届亚运会主办城市的广州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展能力。从近几届亚运会举办情况看, 举办亚运会不仅标志着举办城市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展能力,而且还能为举办国特别是举办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第 13 届曼谷亚运会为遭受金融危机重 创的泰国经济注入了活力,提高了泰国在国际上的声誉;釜山 举办的第 14 届亚 运会,初步投入 6.6 万亿韩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生的经济 效益则达 10.4 万亿韩元。与曼谷、釜山相比,广州城市人口规模更大、消费潜力更强,并且拥有成熟完善的市场运作机制,其经济带动作用必将更加明显。主要信息一: 主要信息二:

8、8在班会的第二个环节中,宣传委员准备向大家介绍广州人民迎亚运的情况,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帮助他补全发言的题目。(2 分)要求:与后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融入羊城民俗成就别样亚运【材料】据悉,广州已经启动了“ 迎亚运、讲文明、 树新风、促和谐”全民行动。公园里、广场上,增添了亚运的主题;街头巷尾、 邻里之间的言谈话语多了 亚运的讯息;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倡导文明,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大小公共场所全民学礼仪、全民学英 语蔚然成风。而无 论是“无 车日”的绿色出行、出租 车内的全面禁烟,还是自觉“排队日” 、“让座日”的设立,无不洋溢着浓浓的亚运

9、氛围。在这场盛会与城市相约的日子 ,羊城人民除了积极传递亚运精神,打造和 谐社会,还不失时机地向世界宣传广州。波 罗诞和龙舟赛是广州的传统 民俗活动,在黄埔区,从政府到商家、百姓,都积极地参与创新 ,将民俗活动与亚运元素相融 ,这样的情景和感受,别有一番风情和感动。9在班会的第三个环节中,你要向同学们介绍广州亚运会的吉祥物。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在横线上写出你对广州亚运会吉祥物的理解。(不超过 25 个字)(2 分)【材料】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五个可爱的福娃,分 别取名 “贝贝”、 “晶晶”、 “欢欢”、 “迎迎”和“妮妮”, 把五个娃娃的名字 连在一起,你会 读出北京 对世界的盛情

10、邀请“ 北京欢迎你”;广州亚运会的吉祥物是五只运动时尚的羊,分别取名“阿祥”、 “阿和”、 “阿如”、 “阿意”、 “乐4羊羊”,你会读 出 四、文言文阅读(共 9 分)阅读出师表 ,完成第 1012 题。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志 虑忠纯,是以先帝 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 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 臣, 远小人,此先汉所以 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

11、、灵也。侍中、尚书 、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 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 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 谨 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 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 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 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 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

12、的意思。(2 分)(1)猥自枉屈 猥: (2)庶竭驽钝 驽钝: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 分)(1)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翻译: (2)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翻译: 12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具体说说诸葛亮选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3 分)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 27 分)(一)阅读乡村的灯火 ,完成第 1315 题。 (共 12 分)乡村的灯火杨国华灯火是 乡村的眼睛。无论多疲 惫的脚步、多寒冷的夜,远远地看见村子里的灯光,就知道村庄还没睡,还醒着,还暖着。于是,心总能感到踏实:到家了。 一颗游子的心转瞬就被那如豆般的灯火融化成一潭清清的水在没有 电灯之

13、前,村庄的黑夜是被煤油灯和蜡 烛点燃的。蜡烛很贵,又不禁点,煤油灯才是主角。一个用过的墨水瓶,找一枚铜钱,搓一条棉线穿过去,浸在煤油里,灯,就亮了。那飘忽不定的灯光,好似小姑娘那双扑 闪闪的眼。昏黄的灯光下,是一张方桌,一家人 头碰头地吃饭 。吃了饭,收拾了桌子,孩子们趴在煤油灯下,认真地写作业 ,女人 们就在旁边纳鞋底,说着家常。男人们讨论着地里的5活计,该收了,该种了,种什么挣钱了。新婚的夫妇每天必须要去父母家里,等墨水瓶里的煤油渐渐退尽,家里的长者说 :“天不早了,回去歇着吧,明天一早还要出工。 ”年轻的小两口才辞了父母甜蜜地回到自己的小窝里。很多 时候, 邻居们 都奔着最亮的灯光去串门

14、,越聚越多。所以,单纯从谁家的煤油消耗量就能看出人气来。月亮是 乡村最亮的一盏灯。月夜的村庄就像一个 欢乐 的剧场,而拉开 剧场帷幕的则是那皎洁的月亮。每当明月升起,只要有人喊一声:“ 捉迷藏 喽!” 孩子们便会丢下饭碗,急急地跑出去,三五成群,奔草垛, 躲墙角,大呼小叫,不亦乐乎。大人们干脆不再点灯,他们或是聚在月下闲聊,或是在月下和 邻里一起划拳行令。他们面红耳赤,嘶哑的嗓音此起彼伏。村里偏僻的小路还偶 尔闪过一两对恋人,他 们的身影一会合在一起,一会又分开,就这么若即若离的。猫狗们也不甘寂寞,它们在月下撒欢、追逐。这就是乡村的月夜,它几乎月月都烘托出乡间生活的美妙。后来,又有了电灯,煤油

15、灯一下子就退出了 历史舞台。我们村是 1986 年冬天才通的电,直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那天晚上村子里的狂欢。当电工把所有的线路都装好,全村的人都站在屋子里焦急地等待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就像盼子心切的人等着一个新生儿的降生。突然,一下子,整个村庄都亮了,亮的耀眼,亮的不可思议! 这是怎样的一束光啊,我们再也不用油灯照明。这时,村里如同过节一样的热闹。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在各家各户跑来跑去。有些男人因为 高兴喝了很多的酒,酒后 还摇摇摆摆 地在街上看灯。那些平时就爱唱爱跳的姑娘、媳妇这时还 特意描眉画眼,并穿上 节 日的盛装,在街上扭起了秧歌。那一天,村里每家每户都让电 灯亮了整整一个夜晚。但是, 乡村的灯火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城市里的明亮。我们渐渐长大,开始到城里去上学。一到城里,就被那满城的霓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