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464146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0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测试语文试题卷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九年的学习,你在语文天地里一定有了长足发展,你的语文能力一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祝你在本次考试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温馨提示:1.全卷共 4 大题, 24 小题。满分 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分 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2.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答题时,请用钢笔或中性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 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 分)春日的秧苗 yn 育着农人的希望。收获的季节,丰收的人家踏实地享受着秋日的 ku 赠,闲聊着春夏那些辛勤的细枝末节,唇齿开

2、合间透着一种惬意。而倦懒耕耘的人们则 n 然神伤地敲打着生锈的犁耙,面对歉收,懊悔那些 hun 废的岁月。看来,在拥有希望的同时,还要努力地付出汗水。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4 分)没有审视,就难有发现。在痛苦中审视自己, ;在闲适中审视自己, ;在奋进中审视自己, ;在安逸中审视自己, 。A、你会发现沦落的自己 B、你会发现空虚的自己 C、你会发现孤独的自己 D、会发现无知的自己3、古诗词名句默写(8 分)(1)足蒸暑土气, 。(2)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3) 月夜中表现春气萌发,蛰虫涌动的诗句是: , 。(4) 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

3、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 , 。(5) 望江南中写思妇盼夫未回失望极深的句子是: , 。4、综合性学习(共 12 分)书,是人类的益友;书,是我们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伙伴。读书能为我们开启知识的大门,读书能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让我们一起“读好书,好读书”吧!(1)在“读书名言发布会”活动中请你发布一条有关读书的名言。(2 分) (2)仿照划线句,写出你的感悟(4 分)自然就是一部最伟大的书,在他每一页的字句里,你都能读到最慈爱的召唤,最深奥的消息。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 , ; , 。(3)中学生存在阅读量达不到 400 万字的情况,请分析

4、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3 分) (4)请向同学推荐一部你最喜欢的名著,并说说理由。(3 分) (5)对于应该读什么样的书,人们历来各有看法,下边是最有代表性的三种观点。你认同哪种,理由是什么。(3 分)2 观点 A:读经典的书,就开阔了精神的视野。观点 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观点 C:读实用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 二、现代文阅读(30 分)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 5-15 题。(一) “鸟巢”为何东西高南北低(12 分)国家体育场“鸟巢”是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是由 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设计的巨型体育场。

5、它就像是一个用树枝般的钢网把一个可容 10万人的体育场编织成一个温馨鸟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鸟巢”坐落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央区平缓的坡地上,场馆设计如同一个容器,高低起伏变化的外观可产生戏剧性和震撼性的视觉冲击力。 “鸟巢”是建筑、体育、艺术完美的统一。 美轮美奂的“鸟巢” ,为什么东西两头高,南北两头低,远远看过去就像一个大元宝? 这是因为运动赛场具有方向性的缘故。大凡比较正规的足球场,一般都是南北走向。因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故太阳总是东升西落。假设足球场是东西走向,如果在上午比赛,日出东方,则整个上午太阳都在偏东的方向,太阳光就会直射向东进攻的运动员,把运动员的眼睛照得眼花

6、缭乱;如果在下午比赛,日落西山,则整个下午太阳都在偏西的方向,太阳光就会正对向西进攻的运动员,把运动员的眼睛晒得直冒火花,运动员就不敢往上看,这当然会影响运动员的比赛。 因此,只有足球场是南北走向的时候,太阳光才是从运动员的侧面照射过来的,运动员才能避免受到太阳直射,不至于影响到运动员的比赛。同样的道理,田径运动场也应该是南北走向,这样南北向的跑道就长些,东西向的跑道就短些,尽量避免运动员在东西方向上受太阳光的影响。另一方面,如果运动赛场是南北走向,那么东西方向看台观众的视线是均衡的,因为观众可以均衡地看到两端的比赛情况,所以在东西方向应该布置更多的坐席,而南北方向的坐席应该相对布置少一些。这

7、样一来,东西两个方向留出来的空间就肯定多些。南北两个方向自然留出来的空间就少些。 “鸟巢”东西方向有 6层看台,南北方向是 5层看台,所以它东西两头就高起来(最高为 685 米),南北两边就低了下去(最低点为428 米)。另外,东西两头高还可以尽量遮挡一部分上午和下午的太阳,最大程度地减少太阳光对运动员的干扰。“鸟巢”人性化的设计和独特的外观造型,使它成为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它不论是近看还是远观,都将给人留下与众不同的、永不磨灭的印象。它完全符合国家体育场在功能和技术上的需求,又不同于一般体育场建筑中大跨度结构为主体的设计手法。体育场的空间效果既具有前所未有的独

8、创性、艺术性和实用性,而又大度、简洁、典雅,成为世界奥运史上的经典之作。 5、国家体育场被称为“鸟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分) 6、文中说鸟巢“高低起伏变化的外观可产生戏剧性和震撼性的视觉冲击力”,这里的“高低起伏变化的外观”指的是什么?(2 分) 7、南北走向的运动赛场设计成东西高南北低的原因是什么?(2 分) 8、阅读第段中画线句,说说这一句话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 分)说明方法: 作用: 9、第小节有些词语充分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请找出其中一个词语并对它的作用进行分析。(3 分)词语: ;作用: 。(二)生命纹路(18 分)胡坚3高考的失败似乎是早有预感却又

9、措手不及的事情,从学校孑然走出的我面对茫茫的人海显得那样单薄无力,面对母亲饱含泪水却又无可奈何的眼神,那年夏天,我不得已站在小卖铺的柜台前。 这便是我涉世之初的第一步,像许多的青年人一样,我的骨子里依然有的是太多的“世事不平” ,而不去真切地付出更多的努力。 转眼就是秋天,这年秋叶的片片飘零似乎来得更早一些。在经过十几天的思想斗争之后,我决定去当兵,或许这是我当时逃避现实的最好方法,或许那个遥远的地方,能够使我从迷茫中走出。 部队生活对我来说,就如表盘上的指针,周而复始,单调又枯燥。生活啊,生活,我的梦想究竟在哪里?你那炽烈的火焰何时才能溶化淤结在我心中的那块“顽石”呢? 接下来,便发生了一件

10、平常而又不平常的事情。 也是在秋季,满山的枫叶又一次红遍了山山岭岭,我们部队在接到参加演习的命令之后,便开进了大山里。我当时真的是既高兴又紧张。 演习前,我们班负责在一条小河上架桥,那是一条清澈见底纳尽秋叶的小河,虽然不宽,但要架桥却并非易事。我们就利用工兵的专长,到附近的山岗上开采一些石头。石头是坚硬的花岗岩,不用炸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炮眼打了好几排,填上炸药,在导火索的闪光和青烟中,大块的石头掀了下来。但有的石头还是太大了,需要我们用十磅的大锤子敲开,才好抬上军用卡车。 我长得五大三粗,当我自信地从排长手里接过锤子时,涌上心头的是一脸的小视:“敲开这块石头还不是小菜一碟?”锤子抡起来,重

11、重地敲下去,石渣乱飞,然而那块石头却没有一丝分开的迹象,我又狠命地砸了好几下,依然是“瞎子点灯” ,手已经麻了, “看来没戏可唱了, ”站在我身后的排长一直沉默不语,在我颓然地松开锤把后,才一跨步走上前, “让我试谈。 ” 排长个子挺小,才刚到我的耳朵沿, “我都敲不开,你也好不到哪里去。 ”我心想。排长接过锤子后,没有急着卖力气,而是围着那块大石头转了三圈,最后,他才信然地举起了大锤。大锤连着我们的视线重重地砸在大石左侧, “一锤、两锤、三锤” ,奇迹出现了,那块大石头居然被小个子排长一分为二,简直难以置信。回来的车上,我和排长正好面对面坐着,我突然想问他开石的窍门,排长那双有神的眼睛足足盯

12、了我10秒钟,然后拍拍我的脑袋说:“石头有纹路,敲的时候一定要沿着纹,只要纹路找准了,不放弃地砸,就一定可以砸开” 那些日子,真正难忘!我懂了,我找到了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在寻找的东西。 “生活其实就像石头一样,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轨迹,都有自己的人生纹路 ,寻找它,抓住它执著地奋力敲击,就会成功!” 。 石头开了,我心灵的“顽石”终于在那个枫叶红遍山林的日子轰然而开,那夜,我枕边的泪花和着窗前的那轮明月映照了我含泪的笑脸! 从此我全身心地投入了我的信念,训练场上挥汗如雨,平时工作扎扎实实,终于,在我当兵第 3年的时候,迎来了久违的军校考试,我最终如愿以偿,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踏上了北上求学的

13、列车! 漫漫人生路,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可是要找到那条真正适合自己的生命“纹路” ,又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啊!10、全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3 分) 11、文题“生命纹路”的含义是:(3 分) 12、第段“接下来,便发生了一件平常而又不平常的事情”一句中加点词语应如何理解?(3 分) 13、第段中“ 排长接过锤子后,没有急着卖力气,而是围着那块大石头转了三圈,最后,他才信然地举起了大锤。 ”文中与此句相照应的句子是:(3 分) 14、说说文章最后一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3 分) 415、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从本文中你感悟到了什么?(3 分) 三、古诗文阅读(27 分)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 1623 题。(一)秋风引(5 分)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解】“引”是古代的一种诗体。16、一、二两句写出了秋风哪些特征?(2 分) 17、后人为什么说 “孤客最先闻 ”中“最”字用得好?请联系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作简要分析。(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