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教材中的现实问题分析和反思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464141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施新教材中的现实问题分析和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实施新教材中的现实问题分析和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实施新教材中的现实问题分析和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施新教材中的现实问题分析和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新教材中的现实问题分析和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施新教材中的现实问题分析和反思徘徊镇实验小学我校自 2002 年秋实施新课改以来,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几年来,我们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深深感受到了新课程给学校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但同时,也看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和问题。一、存在的问题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够准确。许多教师只了解课标的框架,对课标具体的内涵缺乏系统而深入的思考,在实施教学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语文课程标准中一再提到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现在有些教师过分强调情感态度,而忽视了双基,丢掉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到位。教师应在实践中不断反思,透彻地把握、理解教材。但部分教师对

2、教材把握不到位,认为新教材改变了过去以知识为本位的呈现方式,知识是不成系统的、零散的。这种认识导致在教学中的一些偏差,如:教师对基本的识字、写字教学不予重视,学生写的字越来越不像样,教师也不再给学生板书字的写法,用字卡和幻灯片代替了教师的示范,这是不可取的。对质性评价的利用不够充分。现在,几乎所有的学校都使用了成长记录袋。但一些教师在没有完全弄明白成长记录袋怎样操作的情况下便开始使用了,袋子里面不分学科,什么都装,而且装的是学生的终结性作品,没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分析,缺乏教师对学生发展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致使成长记录袋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价值。对教学研究的理性思考不够深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

3、进,许多教师开始自主地进行教学研究,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不少教师通过撰写教育故事、课程故事进行体验和反思,讲述生活中情真意切、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闪光点及不足。但一些教师撰写的教育故事和课程故事在情景性、探究性、反思性上深度不够,没有让这些故事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对课堂教学的改革不够全面。当前,语文课堂逐渐“活”了起来,形式丰富多彩。然而,形式与内容如何统一,不少教师理解不够全面,主要表现是重外在形式,轻双基训练,导致语文课活而不实,扎扎实实的语文基本功训练丢掉了。重个性阅读,轻教师引导,不少老师往往曲解“个性化”,使阅读教学走入误区。重“表层言语”,轻“内在言语”,课堂有温

4、度却无深度。二、问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思考对于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对新理念理解一知半解,导致教学中不能很好地落实新理念;第二、旧的教学观依然占据着教师的思想,羁绊教师的教学改革;第三、急功近利导致浮躁教学,影响教学质量;第四、一些教师素质仍停留在原水平上,虽然进行了新课程培训,但因培训时间短,理论与实践相对脱节,理论灌输远远多于教学指导,教师因忙于教学,无暇深入研究,故在教学中形成盲从现象,教学能力并未得到大的提高。面临新的问题,我们就应该重新思考师资培训问题,思考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进而推进新课程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三、实施新教材中的反

5、思(一)改革培训内容,凸显培训重点反思几年来的实践,在培训内容上,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抓好学科培训工作:一是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虽然教师在上岗前已经进行了更新理念的培训,但是那是属于轰炸性的洗脑培训,许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有了一定认识,但是只是停留在表面,对深层次的内容,许多教师并未真正理解,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强培训,让教师真正明白什么是新课程。二是课标解读具体化、系统化。培训不能只对课标进行框架式的分析,更应关注教学中的实施问题,对教师进行具体、系统化的培训。如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评价的操作等,应根据新理念进行专项解读和研究

6、。三是培养、训练教师自觉解读教材、科学使用教材的能力,不能只进行教材分析,应以教材分析作为载体来培养、提高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四是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结合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多种专题研究,在专题研究中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五是重视教学设计能力的培训。要想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让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必须让教师具备科学设计教学的能力,而不只是盲从别人,没有自己的内涵和特色。(二)改革培训模式,强化教学实践的指导 扎实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只靠单纯的理论讲授是不行的。新课程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教育也应该注重培养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改革教师培训模式

7、,就是要强化实践指导和案例教学,凸显教师参与。要注重联系教学实际和教师现状,有针对性地收集各种教学案例,并加以归类、总结,作出原因分析,并初步设想解决办法。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参培教师对各种案例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在合作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要注意在培训中充分考虑参培教师的参与面和参与度,让教师充分思考,深入讨论。要形式多样,除了重视案例教学外,要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实践指导,如开展听课评课、经验交流、教改沙龙等活动,及时了解、解决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三)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辐射带动作用骨干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不容忽视,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给骨干教师指路子,压担子,利用公开课、示范课等活动,让骨干教师充分展示,让其他教师全面学习,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五)新课程培训工作要经常化系统化新课程中所蕴涵的理念,不是短短几个月就可以完全弄明白,并且可以在实际中应用的。观念的转变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它不是一个可以一蹴而就的事物。没有教育理念的真正积淀、转变,可能会让新课程改革变成一个形式化的样板。随着新课程实施的进一步发展,新课程培训工作也应与时俱进,把它作为一项长久性工作来抓,对教师进行系统化的培训,这样才能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