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试题特点与命题趋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8464056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试题特点与命题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历史试题特点与命题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历史试题特点与命题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考历史试题特点与命题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考历史试题特点与命题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试题特点与命题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试题特点与命题趋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历史试题特点与命题趋势 作者:佚名 转贴自:历史课程网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标历史教材使用率的提高,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要掌握的知识难度和数量正在下降,但对历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历史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的公民素质课程。只有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课程目标才能实现历史教育的价值。初中毕业生历史课程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考试,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学生在历史课程学习方面所达到水平的重要环节。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中考,作为全国参加考试人数最多、社会关注最高、影响面最大的考试之一,重要性不言而谕,而近几

2、年来,越来越多的省市地区将历史学科列入中考考试科目,根据中学历史在线网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 20 余个省市地区中考科目中开考历史,而且分值有所增加,这样,历史学科中考研究就成为广大历史教师、考生不能不重点研究与关注的内容。一、2005 年历史中考考查范围2005 年,全国中考均是使用新课标的考生,鉴于此,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将是历史学科的初中生学业考试的基本依据。考查的知识主要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等。考查的历史能力主要包括:基本技能;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历史想象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独立思考并得出结论的能力;历史评价的

3、能力等方面。在考查知识和能力的同时,还会注重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涉及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爱国主义情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民主和法治的意识;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国际意识等方面。从内容板块上看,历史考试内容应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现代史、乡土史七个方面。根据厚今薄古的原则及近几年对全国中考历史试卷的分析,比较合理的比例大约为中国史 53%、世界史 37%,乡土史 10%。其中按历史时期划分的话,中国古代史 15%,中国近代史 16%,中国现代史 22%,世界古代史 5%,世界近代史 15%世界现代

4、史 17%,乡土史 10%二、年来中考历史试卷与试题类型、考试形式分析 1、试卷的结构分析一般情况下,历史学科中考的考试时间安排在 60 分钟至 90 分钟为宜。相应题量在 30 至 40 题为宜。其中在文科综合合卷中,历史试题在 20 题左右、时间在 30 分钟至 45 分钟左右。近几年来,历史中考试题的使用的题型共有 6 种:填充题、识图题、连线题、列举题、选择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2、题型类型与考查要点分析(1)选择题选择题的考查范围较广。近几年来有命题者把识图、材料等题引入选择题,使该题的考查目标延伸向情感价值观领域,2005 年历史中考中这类情况的出现要引起大家注意。(2)填充题主

5、要用于考查对知识的识记,如设计合理,也能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简单归纳或比较的能力。但简单地或过多地使用此题型可能导致教学过于强调知识的记忆,故 2005 年历史中考试卷中各地采用的比例可能不大。(3)识图题历史识图题主要用于考查对历史图片的观察辨别能力、识记能力、分析能力等。近几年各地中考命题中,出现很多探索形式,如将对历史图片的辨别和理解历史图片的内涵、意义相结合,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并渗透情感价值观。(4)材料解析题此题型属于大型主观性命题。它以提供历史材料的形式,要求分析材料并解答有关问题。主要考查的是应用能力或综合应用能力。这方面的试题将是 2005 年最为缤纷多

6、彩的部分,建议教师做重点的研究和训练。要善于在知识群体上对体现对历史的再认识,及情感价值观的培养。(5)问答题问答题是传统的大型主观性试题。特点是知识容量大,并有很大的空间供分析问题能力的发挥。所以问答题主要是考查综合应用能力。它不仅适用于大跨度的历史问题,也适用于阐释历史理论问题和涉及情感价值观的问题。由于其知识的容量和分值较小的原因而有别于大型主观性试题。此题型的功能定位于应用能力考查层面上。即解题的过程应体现知识的迁移,需要运用各种分析问题的方法。3、考试形式分析近年来,考试形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鉴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各地中考历史考试主要采用纸笔考试,闭卷、开卷以及闭卷、开卷相结合三种形式

7、。三、近年各地中考试卷命题特点分析及 2005 年中考历史命题趋势 1、重在考查基础知识,比较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综合将互相关联的知识整合在同一试题中,避免过多地考查孤立的知识点,这是近年中考试题中表现出来的特征。2002 年,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主观性命题中,2003、2004 年在客观性命题中呈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如:例 1-1 (2003 年泰安市试题) 汉武帝接受 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为反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了 ,把斗争的锋芒指向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孔教。分析:这样有两个空格的填充题在近年试卷中较为多见。两个空格的相关知识很

8、多具有内在联系或存在某种共性。学生对知识间的联系了解得越多,把握得越准确,越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而非仅仅记忆知识。因此这样的试题对改善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例 1-2 (2003 年南充市试题) 按要求列举出(1)一战的导火线(2)一战的性质(3)一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4)一战结束的标志把相关的知识捏合在一起编制试题,本来就是列举题和连线题的特点之一。近年列举题知识整合的角度比较灵活,如例 2 中,要求列举的知识集中在一个历史概念中(一战),乍看知识整合的面窄了,但相对只会记忆这个名词,集中的相关知识却多了。例 1-3 (2004 年河北省试题) 25、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

9、命的继续。其主要依据是它们 A、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B、都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C、都以民主、科学为指导思想 D、都反对文化领域的复古思潮单项选择题因为只能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所以要做到知识的综合比较难,但是 2003 年有不少地区的试题如例 3 那样通过题干和组合备选项的方法将单个知识点的考查变为知识的综合考查,使考生能够在答题的过程中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辨认、筛选、归纳,从而提高考查的层次。例 1-4 19 世纪中期,美、日、俄、德各国资本主义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是什么?请分别说明他们是如何排除这些障碍的?其共同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近年来在问题中突出知识的综合性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此类试题采用小切口、

10、多层面、小切口、大跨度等多种形式加强知识的综合性考查,力图考查对历史的整体把握能力和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例 4 命题在技巧上并不突出,但仍然体现了问答题加强综合性的趋势。这类试题在 04 年的试卷中比较普遍了。2、试题力图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体现历史试题的教育价值史学与现实结合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历史教育的价值,历史试题能不能体现这一价值,会直接影响历史教学。从 03 年至 04 年以来,各地试题中注重联系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并且做法上有四个特点:其一是试题的形式生动活泼,内容表达更符合青少年的特征;其二是将德育的意图渗透在试题之中;三是直接把思想教育和情感测量结合在一起;四是结合

11、社会热点问题设计历史试题。例 2-1 (宜昌市试题) 由南美各国足球俱乐部冠、亚军参加的足球联赛冠名为解放者杯,这是为了纪念南美的解放者 A、伊达尔哥 B、玻利瓦尔 C、圣马丁 D、查巴塔此题题干不仅活泼,而且情景设置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题的引出自然贴切,于不知不觉中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对历史的理解。例 2-2 (衡阳市试题) 党的十六大结束后,胡锦涛总书记率中央政治局常委赴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参观,重温当年毛泽东主席对全党同志的教诲。请问:(1) 1949 年 3 月,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了什么重要会议?(2)毛泽东在此次会议上对党的作风提出了怎么样的告诫?(3)结合胡总书记西柏坡之行,

12、谈谈你对毛泽东上述告诫的认识。例 2-3 (2004 年河北省试卷)2004 年 3 月 20 日,台湾当局执意举行所谓和平公投,试图挑衅两岸关系、分裂国家,这一行径遭到普遍反对。下面对台湾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祖国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台湾曾经遭受日本 50 年的殖民统治,抗战胜利后回到祖国怀抱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A、 B、C、 D、越来越多的地区在命题中结合热点问题设计试题,涉及的范围包括抗击非典、伊拉克局势、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批判、神五、南亚印度洋海啸等。上述例题中,历史与现实结合得都比较好,无论是引用材料,还是提出问题都自然贴切。能够从现实出

13、发,自然地引出历史,又从历史学习中导出学生的思想认识,较好地处理了历史、现实、思想教育和情感测量的关系 3、重点关注:历史试题开放性改革,考评触角深入情感、价值观领域 03、04 年开放性试题的总量不断增加。涉及的题型越来越多,涉及到识图题、材料题、问答题等。这一趋势应当为历史同行在教学与备考中重点关注的方面。主观性试题应增强开放性的意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地区命题者所接受。开放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让学生跳出教材的结论范围谈感想、谈体会、谈认识,二为写命题或自由命题小论文。考查的目标直接触向情感和价值观领域。评分标准也越来越科学。例 3-1 (2003 年安徽省试题) 问答题这是一道无论在题型

14、的使用、内容的选择与搭配,还是问题的提出方面都较成功的试题,尤其是第 4 问在前三问的基础上综合,考的是综合应用能力,但答案具有开放性,还涉及到思想情感的内容。既不统死,又有区别;能够让考生自由发挥,但又有规范可循。例 3-2 (娄底市试题) 请你将 2003 年发生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编写成历史教材。(要求:1、自设小标题;2、编写历史事件的诸要素齐全;3、字数在 200 字以内。)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根据题目要求和学生答题情况酌情给分,差的给 1-2 分,较好的给 3-4 分,好的给 5-6 分。历史考试引入小论文是近年来的事情。2002 年宜昌市在这方面作了尝试,2003 年又有了新的发展

15、,娄底市也参加了这一行列。历史小论文命题形式能够较大限度地考查综合应用的能力,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学生的创造力,这对于历史教学的改革具有较大的自主发挥空间。经过近几年的尝试,历史小论文的评阅也有了一个较科学且具体的评价标准,保证了评分的公正性,能使不同的能力和情感等有具体的比照物,故此类型题在 2005 年中考中会有一定比例的出现。4、乡土史涉题面会扩大,命题方式也趋于多样化。由于中考不是全国或全省统一,所以 2005 年各个地区的考试范围略有不同格局依然存在,但可以预料的是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展开,校本教材、乡土教材在教学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各地历史中考命题中,将乡土史甚至校本教材纳入考试范围

16、的地区会增加。近几年已有不少地区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使乡土史考查时的命题方式也趋于多样化。例 4-1 (2004 年荆门市试卷)材料一:神舟五号成功升空后,航天英雄杨利伟以书面形式回答了香港学生的提问。他说:作为首位中国的太空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责任重于泰山。在太空中,我感受到了人类伟大的创造力和对地球的依恋,为了让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更美丽,我们要好好爱护她。材料二:据荆门日报报道,京山县实施兴工富县战略以来,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同时该县还通过招商引资,建设大面积公共绿地,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材料三: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议上指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