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思考练习一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463889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思考练习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思考练习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思考练习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思考练习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思考练习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思考练习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考练习一1、 阅读以下文字,说说你对孔子“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理解。 答:君子通过学习来塑造自我,完成自我的价值,学习的目的是“成人” ,己立则能立人。而不是通过学习来沽名钓誉,谋求利禄,或者是为学而学。前者便是为己之学,后者便是为人之学。钱穆先生说:“为已履道而行,为人,徒能言之。 ”(见论语新解 )2、 李清照的声声慢反映了哪些人的共同感受?反映了南渡初期许多离乡背井、骨肉分离的人的共同感受3、 辛弃疾摸鱼儿的主题是什么?抒发作者对国运危迫、抗金形势衰弱的焦虑担忧和报国无门、有志难伸的郁闷悲愤蒹葭诗中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对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诗中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

2、对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有以下作用: (1)形成缠绵婉约的基调。 全诗由三章组成,每章分别由“蒹葭苍苍” 、 “蒹葭萋萋” 、 “蒹葭采采”起兴,造成一种迷茫、矇眬的氛围。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形式,使诗歌形成缠绵婉约的基调,恰到好处地配合了诗人缠绵情感的抒发,具有委婉动人的艺术魅力。(2)显示了情感的逐层加深。 诗歌在重复中变换个别词语,写出了白露从凝结为霜到融化为水而逐渐干涸的过程,表现了时间的推移与思念之情的流动。章法的重叠也显示了情感的逐层加深,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使诗人的情感抒发显得更加浓郁。4、 谈谈你对短歌行的主旨和感情基调的认识。作者在诗中感叹光阴易逝,功业难成,抒发了渴

3、望招纳贤才共图大业的急切心情,表现出建功立业、平定天下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本诗的开头也流露了人生苦短的愁闷,但作者主要是忧虑时光有限,功业未就,其精神实质是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5、 学习曹丕的燕歌行 ,试述曹丕在七言诗发展史上的地位。这首诗历叙了思妇一天的生活和心境,绘声绘色,娓娓动人。我们仿佛感到了秋天的清凉,仿佛听到了那如泣如诉的琴音,仿佛看到了那皎皎的月色,我们也更深地了解了人间别离中最感伤的一幕。此诗句句用韵,是早期七言诗歌的显著特点。 燕歌行更是被后人推崇为七言诗之祖,因为曹丕的文采尽人皆知6、 试述李斯谏逐客书的创作背景及艺术特色。秦唯一的著名散文家是李斯。李斯与韩非

4、都是荀况的学生。李斯原是楚人,后入秦,作吕不韦的门客,官至秦丞相。李斯一些好的散文也是在秦统一以前创作的。其代表作谏逐客书 ,写在秦王政十年,即公元前 237 年。当时秦王曾经下令驱逐从别的国家到秦国来的一些客卿、士人,李斯当时从楚入秦,也在被逐之列。他对此事很不满,写了这篇谏逐客书 ,陈述如果秦王实行逐客令,其危害将是无穷的。文章劝谏秦王要取消逐客令,要有气量容纳各国的人才。李斯在这篇上书中,从“跨海内、制诸侯” 、 “成帝业”的远大政治目标出发,列举了历史上客籍人物对秦国的贡献,指出如果采取“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的作法,那么就等于把武器借给敌人,把粮食送给强盗。就是说人

5、才外流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事情,以至于必然导致秦政权的危亡。全文写得议论驰骋,气势奔放。文章在艺术上排比铺陈,富于文采,写得很有说服力。而且语言趋于骈偶化,这种文风对于后来文章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7、 熟读孔雀东南飞 ,分析刘兰芝、焦仲卿的性格特点,以及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本诗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艺术形象,除了他们的悲剧性行为外,对话在表现典型性格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刘兰芝坚强、持重,不为威迫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她明白婆婆要驱逐她,就主动要求“遣归”,对仲卿说“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对婆婆说“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不亢不卑,很有教养。阿兄逼婚

6、,她说“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外柔内刚,自有主意。刘兰芝还是个善良温顺的妇女。她对仲卿体贴谅解,一方面忠于爱情,“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一方面设身处地,“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焦仲卿个性也非常鲜明,他忠于爱情,而不敢直接抗争,只能消极反抗,忍辱负重。他深爱兰芝,扬言“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无怪乎“阿母得闻之”,要“ 槌床便大怒”了。后来,不得已与兰芝暂别,他又郑重声明:“誓不相隔卿”“ 誓天不相负”。他还说“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直言不讳,态度明朗。而从回家辞母的那段话里,可以看到仲卿的反抗性格:“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

7、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这番话,无异晴天霹雳,可是封建家长焦母,并不回心转意,收回成命,最后仲卿不顾焦母的劝告,违背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的封建礼教,自缢于庭树。显而易见,这位忠于爱情的人物,跟兰芝一样,是充满叛逆精神的。 焦母是一个突出的反面形象。她是一个极端蛮横无理的女性,对于兰芝的美德,仲卿夫妇的爱情,毫无认识和同情,一意独断专行。对仲卿,她一会儿恶语威胁:“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一会儿又是好言诱哄:“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软硬兼施,目的是要仲卿速遣兰芝,除去眼中钉,以维护她的家长权威。这充分暴露了封建家长

8、制摧残青年的丑恶本质。 对于另一反面形象刘兄着墨不多,但他的性行暴戾,趋炎附势,丑态毕露。他对兰芝说:“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作计何不量!”粗暴训斥,盛气凌人。 “先嫁得府吏 足以荣汝身。”趋炎附势,见利忘义。沈德潜对这几句诗的评语说:“小人但慕富贵,不顾礼义,实有此口吻。”“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弦外之音是:“难道要我养你一辈子吗?”下逐客令,可见其尖酸刻薄、冷酷无情,是一副典型的市侩面孔。 三表现手法 1?人物对话的个性化(见上) 2?铺陈排比的手法 诗的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

9、妇,心中常苦悲”,这是纵的铺陈,按时间顺序,突出多才多艺、有教养的特点。罗列数字,应作为互文看,交叉表述。详写兰芝离家的打扮,“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夸张性的铺陈,旨在描写她的美,更表现她的从容镇定。写太守办喜事豪华排场,显示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也形成太守家的喜和兰芝、仲卿的悲之对照,强化了悲剧性。本诗的铺陈排比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也为诗歌带来了声律和色彩之美。8、 试述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特点及这一时期小说创作对后世文学的影响。1、为后代文艺创作提供了题材;2、故事的叙述、人物的刻划、细节的描写,以及现实与想象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为后代小说提

10、供了艺术借鉴。9、 骈体文有哪些特点?骈体文的语言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骈偶和“四六” ,第二是语音方面的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用典和藻饰。10、 简述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首先,从总体上来说, 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作品,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和多种可能性。史记为中国文学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在后代的小说、戏剧中,所写的帝王、英雄、侠客、官吏等各种人物形象,有不少是从史记的人物形象演化出来的。 在传记文学方面,由于史记的纪传体为后代史书所继承,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传记。11、 谈谈陶渊明诗歌创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贡献。(1)他的田园创作是开创性的。 (2)陶诗平淡自然、意境的艺术成就才得到真正的重视。 (3)陶的人格对后世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