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课例文

上传人:Wo****B 文档编号:184625108 上传时间:2021-06-23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课例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课例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课例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课例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课例文(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课例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阐明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根本问题。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课,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首先是为了人类自身过得更美好。20xx年11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21年12月,他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

2、2021年2月,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习近平总书记满怀深情地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2021年11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这些论述,深刻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发展是为了人民的价值追求,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在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政党在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上是不同的。为了谁、由谁享有的问题,是发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衡量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性质的试金石。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

3、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运动本质特征的科学揭示。由此可见,是否“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检验和区别真假社会主义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因此,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来衡量发展的目标、内容和路径。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人类社会如何向前发展,唯物史观肯定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从而得出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科学结论。2021年4

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讲话指出,“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必须充分发挥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作用,焕发他们的历史主动精神,调动劳动和创造的积极性。”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把“历史、劳动、人民”三者紧密联系起来,深刻阐述了“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的历史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劳动的价值,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

5、才能铸就。”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劳动是人民群众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当然就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实践引领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发展,既包括物质财富的增加,又包括精神财富的丰富,还包括社会的变革。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

6、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可以说,人民始终是发展的根本力量,是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推进发展的主心骨,始终相信群众,紧密联系群众,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广泛听取基层和群众意见,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取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依靠人民群众努力。要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发展经验,不断提炼升华,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历史发展的规律决定了人民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我们必须尊

7、重这一客观规律,坚持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坚持从人民立场出发,强调“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深刻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他特别关心广大困难群众,指出,“如果现有的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全面小康也不能令人信服。”“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

8、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这些论述,深刻回答了我们是围绕什么中心来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发展的性质和本质问题,体现的是对待发展的根本立场、根本态度,解决了发展的目的问题,为发展指明了方向。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2021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课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明确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写入党章。习

9、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人民期盼什么、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我们必须着眼于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投入机制、完善服务设施,真正做到“便民、利民、为民”,推进民生和社会保障工作的科学发展。一、要确立全局性观念,调整单纯业务工作思维方式,在促进稳定上下功夫一是要自觉服务群众百姓,以“便民”促民生。要建立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临时救助为补充的资金、政策、实物、服务、结对“五位一体”的社会救

10、助体系,切实做好救灾救济工作,及时解决困难群众的吃、穿、住、医等困难,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构建起扶贫济困行动体系,满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建立以老年人福利服务为重点,基层服务网络为依托,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福利服务的要求。二是要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以“利民”促稳定。社会稳定与民生和社会保障工作密切联系在一起,要着力做好村民自治工作,建立以党委、政府领导、民政牵头、有关部门负责、街道(社区)主办、社会各方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管理运行机制,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建立村(居)民自治的长效管理制度,扩大城乡基层民主,满足人民群众民主需求。要抓好优抚双

11、拥工作,为社会创造稳定的环境。二、确立群众性观念,冲破单纯服务特殊群体的框框,在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上下功夫一是要把关爱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要特别重视困难群众需要政府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研究对策措施,真正建立起符合区域实际情况的工作体系,更加注重关心孤寡老人、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受灾群众,切定解决好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使困难群众真正得到相应的生活保障。二是要把保障民主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重大举措。在城区,要全面推进社区建设,营造管理城市的载体,推动社区居民自治,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

12、、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新型社区。在农村,要全面推进村民自治,实行村务、政务、财务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真正把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到实处,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三是要把维护民权作为工作的落脚点。要通过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救济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权;通过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自治权;通过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维护人民群众结社自由权;通过做好社会福利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的社会救助权。三、确立多元性观念,改革单纯依赖政府的工作体制,在建立社会化工作模式上下功夫一是要紧紧依靠党和政府的领导。党委、政府重视,是做好民生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前提。要把民

13、生和社会保障工作纳入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党委、政府的年度工作计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研究民生和社会保障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要争取政府在财力许可的条件下,调整支出结构,加大民生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快民生和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民生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快发展。二是要紧紧依靠部门的协调配合。民生和社会保障工作涉及面广,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特别是发改、财政、编制、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规划、住建、公安、卫生等部门的协调配合至关重要,要把低保、救助、福利、优抚、社会工作等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要加强应急、农业、

14、水利、卫生等部门的协调,做好自然灾害的救助工作。三是要紧紧依靠社会力量支持。民生和社会保障工作都需要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参与。要充分发挥慈善会的作用,发展扩大会员,积极争取更多的资金,增加调控能力,为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提供资金支援,为民生和社会保障工作提供保障,不断改善民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课同志们今天,我围绕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大家作个辅导报告,也是一次党课,更是与大家共同交流。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讲的是党性。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讲的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

15、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我们树牢“四个意识” 做到“两个维护”的目的,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体现。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涵是什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政治情怀。党的十九大报告,200多次提到“人民”,3次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4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并且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16、这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我们必须牢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做好_各项工作。如何理解“以人民为中心”?我个人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和命脉所在,自然也是一个政党的根基所在。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定人民立场,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最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我们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将人民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得到了人民的坚决拥护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