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古诗词中的悲欢离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462232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那些古诗词中的悲欢离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那些古诗词中的悲欢离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那些古诗词中的悲欢离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那些古诗词中的悲欢离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随笔:那些古诗词中的悲欢离合长安四中 姜红敏最近,高三的复习已进入到如火如荼的时期,作为攻关难题之一的古代诗歌鉴赏,再次被提上训练日程。我留意了一下,发现古诗词中表达“伤别离”类的作品较多。从本学期开学到本周末的四次检测中,有三次诗歌鉴赏题都与“惜别离恨”有关。将以前的复习资料整理了一下,略做统计,找到了二十句与“离别”有关的诗句,其中有十句古人们表达的“离别之情”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那些古诗词中的悲欢离合,领略其中无尽的意味。1.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

2、相饯席上坐 )很明显,是后世“掉书袋”的辛弃疾化用了屈原的诗句。用在被召进京的离别宴上,面对生死未卜的前途,屈原的这句诗简直就是辛弃疾心声的真实写照,信手拈来,抒写心志,传神之至。2.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这两句诗出处相同,表达的感情相近,但互为因果。也许正是由于“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相思相望不相亲,才产生了“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的无尽悲伤。3. 离合理之常,聚散安足惊。 (晋.李克松许从诗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两句

3、诗都表现出了诗人在聚散面前的淡定与豁达,既可宽慰友人,亦可用于自慰。只是李克的诗直抒胸臆,来得畅快;苏轼的词由物及人,推及常理,略作婉约。4.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唐.李白金陵酒肆离别 )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宋.严仁鹧鸪天.惜别 )若不仔细看,有人可能觉得这两句诗一样。同样表达“惜别”之情,两人都用了夸张和比喻,化抽象为形象,写出了离恨的沉重。但我觉得李白的“问” ,更显“诗仙”之豪迈;倒是严仁的“识” ,略显沉郁,有儿女之态。5. 岐路分襟易,风云促膝难。 (唐.骆宾王.秋日别侯四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无题 )两句都有“难” ,是

4、啊, “分襟易” , “相见难” , “别亦难” ,别后“促膝(更)难” 。一个在唐初,一个在唐末,将古人面对离别的伤感和惆怅之情写的呼之欲出。6. 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唐.李白江夏行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可能是出于同一人之手的缘故吧,表达的离别之态很相似。都是友人乘帆已远去,送别之人仍在江畔眺望,目光所及之处,只见长江之水滚滚东逝。寓情于景,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将惜别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足以可见古人之长情。7. 强饮离前酒,终伤别后神。 (唐.宋之问留别之望舍弟 )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宋.秦观虞美人 )离别宴上,一

5、杯一杯复一杯,只求速醉,怕的是清醒之后为别伤怀。古人的重情重义、惜别惧离,真让人为之感伤。想想今人的薄情寡义、重钱轻诺,真是汗颜啊!8. 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唐.王勃寒夜怀友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清.纳兰容若画堂春 )这两首诗词,一个怀友,一个思妻,感情之真挚,让人动容。是啊,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深。这辈子,若没有一个知己,知音,岂不白活?惟其难得,所以倍感珍惜,一旦不能拥有,方感噬心之痛。9. 莫怨他乡暂别离,知君到处有逢迎。 (唐.高适夜别韦司士,得城字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 )高适是唐代边塞诗人,也许是边塞雄奇壮阔的自然风光的

6、熏陶,也许是沙场厉兵秣马、刀光剑影的历练,铸就了他豁达豪迈的性格。所以面对离别,他显得更超然洒脱一些,总能从别情愁绪中跳出来,宽慰友人,前途很光明,明天会更好。给人以无尽的鼓励和感召,让人心中温暖,不再伤别离,内心升腾起对未来美好的希冀。10.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宋.欧阳修浪淘沙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宋.柳永雨霖铃 )与其他的离别诗不同,这两首诗都采用了想象虚写,就是还没有分别,在离别的当口,想象分离后的寂寞与冷清。然后用问句引发对方的同感,缠绵悱恻,更见情致。11.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唐.李益喜

7、见外弟又言别 )12.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宋.司马光西江月 )13.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宋.秦观鹊桥仙 )14. 久别偶相逢,犹疑是梦中。 (清.翟灏通俗编 )15.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 (唐.杜甫垂老别 )16.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17.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寞寒江明月心。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18. 青山一道问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唐.王昌龄送柴侍卿 )19. 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 (唐.李白菩萨蛮 )20.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元.关汉卿双调.沉醉东风 )后记:有时候觉得人真是被

8、逼出来的,有时候又觉得处处留心真是有用处。连续带了五年高三,年年都与诗歌鉴赏打交道,翻阅了许多资料,做了无数题,但从来都没想过整理些属于自己的东西。自去年申请了西安市的小课题后,每次上课或翻书,我都会留意与自己课题研究有关的诗歌鉴赏方面的知识。久而久之,觉得自己施教的思路清晰了,慢慢地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偶尔静下心来写东西,发现笔下比原来顺畅多了,那些古诗词中的美词佳句,历历在目,对古人的难言之情、难状之貌也有了更多更深的体悟。这篇随笔我用了一节课的时间整理,在监考时将其付诸笔端并打印出来,总共的时间没超过两小时。所以,我觉得有目标式地多留心是有好处的,人偶尔那么“逼”自己一下,也是有效果的。感谢课题研究,让我少了惰性,多了思考;有了目标,没了盲目。2014-3-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