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上传人:大宝 文档编号:184609745 上传时间:2021-06-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下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文选自瞭望1991年第44期,有改动。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大多“高分低能”。这已不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学会合理安排议论文的论证结构。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体会文

2、章对自己的启示;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教学重点1.学习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论证论点的的方法。2.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从实践中探求真知。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语。(1)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致知:获得知识。(2)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3)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2儒家的“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四书是指论语大学孟子中庸;五

3、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3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什么问题?作者的结论是什么?主要探讨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作者的结论是:希望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二、精读课文(一)默读第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第一层(2)从正面解释“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第二层(35)从反面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第三层(612)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一层:正面解释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

4、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第二层:反面论证(1)作者举了王阳明的例子。我们探讨一下:为什么要用这个例子证明?因为“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代表性。(举例论证)(2)王阳明“格”竹子失败证明了什么?王阳明的“格物”实际上是“格己”,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地实践,也证明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没有真正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3)讨论:按照现代科学的方法,竹子应当怎样“格”?作者主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

5、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第三层(612):正反两方面分析(1)从现代观念看,真正的“格物致知”是什么呢?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2)怎样进行实验?实验有什么特点?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3)一个成功的实验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它们之间有何联系?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选择正确的目标、开展实验、坚持完成实验)(二

6、)读第三部分,思考下列问题:1. 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2.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第一,传统的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二,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3.作者认为今天的教育应当怎样发扬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

7、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4.再读第三部分,说说作者在结尾表达了什么希望?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三、写法探究1.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道理论证。文中引用大学里的话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举例论证。文中举王阳明格竹的事例论证古代格物的途径、方法掩盖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内涵,又以自己的切身事例,论证了格物致知的内涵。对比论证。把古代的格物致知和当今世界要求的格物致知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从而突出强调了本文的论点。2.通俗易懂、事例生动。本文虽然属于学术性

8、演讲,但通俗易懂,听众易于接受。首先,作者在演讲过程中注意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如作者讲到了自己初到美国大学念物理时的彷徨恐慌,这样就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并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其次,作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如在谈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时,作者举出了王阳明对着竹子硬想七天来“格物”的例子,生动地说明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四、拓展迁移(一) 丁肇中逸事1972年夏,丁肇中实验小组利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质子加速器寻找质量在1.5109eV5.5109eV之间的长寿命中性粒子。1974年,他们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倍(能量为3.1109eV)的长寿

9、命中性粒子。在公开发表这个发现时,丁肇中把这个新粒子取名为J粒子,“J”和汉字“丁”字形相近,寓意是中国人发现的粒子。与此同时,美国人里希特也发现了这种粒子,并取名为粒子。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粒子称为J/粒子。J/粒子具有奇特的性质,其寿命值比预料值大5000倍。这表明它有新的内部结构,不能用当时已知的3种味夸克来解释,而需要引进第四种夸克即粲夸克来解释。J/粒子的发现大大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二)(展示图片)同学们:这些图片展示的是由丁肇中教授负责实施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最大的研究项目 L3实验室实验验图景。看了这些图片,希望同学们增强信心,努力学习,热爱科学,培养科学的实验精神,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课堂总结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例子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追求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有所建树。六、布置作业你是怎么样看待学习成绩与综合能力的?请围绕这个话题写一篇短文。 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