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是一门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认知目标的课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8458625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历史是一门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认知目标的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学历史是一门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认知目标的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学历史是一门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认知目标的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学历史是一门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认知目标的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学历史是一门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认知目标的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历史是一门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认知目标的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历史是一门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认知目标的课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历史是一门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认知目标的课程,记忆量大,因而死记硬背曾一度被当作最好的复习方法。中考历史实施开卷考试,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的;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把握中考脉搏,讲求技巧和方法,既要体现要点又要系统概括。下面谈谈本人粗浅的认识,仅供大家参考。一、在新课传授过程中夯实基础,这是历史学习最关键的一步。在初二和初三两年新课学习过程中,要扎扎实实,认真完成教学任务,渗透中考知识点,为后期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这一届可谓是多事之秋, “七五”事件、 “九三” 、 “甲流”等突发事件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不仅寒暑假没有补课,而且平时的教学时间也都受到冲击,所以比以往的进度慢了两个月上课时

2、间,时光不会倒流,只有认真研究考纲,关注信息,回归教材,在优质、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上下功夫,把夯实基础,稳扎稳打放在首位,不赶进度,不让学生吃夹生饭,狠抓课堂40分钟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尽管我在四月初才将新课学完,可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后期复习的实效性强。二、抓好复习的切入点,改传统的三轮(或四轮)复习法为两轮复习法。1.快捷定位找考点。中考命题的难度一般不会太大,基本史实的再现和主干知识的考察仍然是重点,所以,针对开卷考试特点,平时多做定位训练,即根据教材目录和框架知识,精确定位考点、快速查找课本中相应内容。夯实基础,掌握和记忆基础知识、主干知识,会大大减少翻书的时间,加快做题的速度

3、。从操作步骤上说,先要定方向,确定该考点是哪一教材的内容。具体说八年级是中国史,其中上册是近代史,即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内容,下册是现代史,即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内容;九年级是世界史内容,其中上册是古代史和近代史,即从亚非文明古国的产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内容,下册是现代史,即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内容,新疆地方史的2、4、7、8、10五课内容,包括汉、唐、清三个朝代新疆的历史,力求做到熟练化、自动化。再根据目录精确定位,打开相应教材的目录,快速确定该知识点是属于那一课,并将每一课的考点知识记在目录栏上,立即定

4、位。最后是要对照能级要求逐个考点落实定位。考试说明是中考的重要指南针,各考点构成了学科考试的基础,各能级要求则界定了复习的深度。 考试说明将对学生的要求分为三大能级层次:识记、理解和应用。这也是中考的要求层次。也就是说,属于识记部分的知识点正常情况下是考在选择题和辨析题。那么这一部分的复习就只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点就可以,不用过于深入和延伸。属于理解和运用部分的知识点正常情况下是考在材料题和问答题,当然也可以考在选择与辨析题中,那么这部分的复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点,还必须要求学生懂得这些知识点的纵横联系、懂得拓展,懂得结合实际。这样按照考试说明对各考点的要求,对照教材相应内容,把握知识

5、的深度和广度,做到有主有次,有轻有重,有的放矢,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基础知识与专题复习同步完成,融会贯通再提高。 综合复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点再复习,而是要把已掌握的扎实的知识点串起来,针对某一历史事件、某一个问题、某一段材料作出客观的评价,形成一个整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今年由于“七五”事件的影响,复习时间十分紧张,我就依据考试说明 ,将基础知识和专题的复习同步完成,融会贯通在一起,比如复习到日本明治维新时,上可以复习到大化改新,下可以复习到甲午中日战争,左可以复习中国的戊戌变法,右可以复习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就完成了有关改革的大专题的复习,比较系统,学生容易掌握。特别是后期复

6、习,利用每天“小卷子”考试的手段,精心设计不同的试卷加以训练和考查,注重“课课过关,强化选择题训练” ,及时反馈,极具成效,使得全年级的全体学生都有了提高。在复习过程中专题复习是综合巩固贯通历史知识的重要一步。一般来讲,大专题注重纵横联系。纵向联系,就是以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为纲去认识历史的基本联系。如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包括技术层面的洋务运动、政治层面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思想文化层面的新文化运动等。横向联系,指同一时期内的同类历史现象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反映。如1929年-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为摆脱困境,美国是通过罗斯福新政,消除了危机,恢复了经济,稳定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而德国、意大利和

7、日本三国则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而小专题则注重分析比较。如:复习到资产阶级革命可从英国联系到美国、法国、俄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通过纵横联系和比较,学生就可以发现问题,感悟历史现象,加深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三、准确解题 ,精编资料讲方法。毕业复习任务重,时间紧,而历史学科的课时又少(每周只有两节课) ,对于学生来说更是“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可能有大量做题的时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精心研究考试说明 ,紧扣课本知识,结合热点焦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编写习题,针对中考的题型和要求进行选择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的专项指导。如面对材料分析题,学生往往不知

8、从何下手,首先要教会学生怎样阅读材料,理解材料所反映的问题,然后准确定位这段材料属于历史上的什么事件或什么人物,再把它放在具体的时间和事件中去审视去分析,让材料与事件、人物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样材料阅读题就迎刃而解了。材料分析题通常考查的内容,会有以下几种情况:回答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根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归纳材料的中心思想;根据提问在材料中找有效信息,也包括比较几则材料的异同;依据材料提炼、概括出观点;联系实际,谈谈启示。而考查的方式则会是“根据材料,请回答”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和“不写根据材料,也不写结合所学知识,直接提出问题”这

9、三种形式。那对于这三种题目的回答,可以这样指导学生:第一种“根据材料,请回答”那么这个题目的答案往往是原本地出现在材料中,指导学生从材料中找出答案;第二种,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那么这个题目的答案就会出现在课本当中,指导学生用材料所给的信息去课本及资料找相关的答案;第三种, “不写根据材料,也不写结合所学知识,直接提出问题” ,那么这个题目的答案要么直接从课本中找,要么根据材料结合课本来回答。这样,把中考题型的特点分析一下,学生的复习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了。四、注重细节,认真仔细提高分。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命运” 。一些细节的关注与否,会成为得失分的外在因素。首先要善

10、于分析总结,根据“错题档案” ,全面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不仅评讲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解题的方法、解题思路、答题规范化的分析和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书写必须工整、规范作答,要求学生记住“三要”:一要点要序号化;二答案要顺序化;三内容要重点化;根据分值巧妙分解题目,一般来讲,答题针对性很强。在一张试卷中,各题的分数分配不同,所以在回答各题时所用时间及答案多少应与分数相对应。也就是说,所占分数比例小,花费的时间要少些,答案也可以简略些,所占分数比例大,那么,这道题就应多花些时间,答案就应详细些,充实些。例如有的题目是5分,实际上刚好有5个得分点。其次是把握好时间,政史合卷要求在两个小时内要完成两份试卷

11、,学生往往会顾此失彼,这样合理安排答题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历史试卷一般控制在五十分钟左右。从教法上说,主要是训练学生的速度,可以口答竞赛,也可定量限时笔答;出题时要考虑好分布与跨度,题量可略大些,如出十八道选择题(中考是十二题) ,三道综合题(中考是两道题) ,这样中考时学生就不会感觉时间紧张了。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在考试中减少不必要的失分。再次是训练学生规范答题,由于是电脑阅卷,要向学生强调卷面书写要认真,力求程序得分。最后,不滥用资料。最好的资料就是课本,除新疆地方史可将知识点整理成资料,其它部分都不宜画蛇添足,资料应是线索、脉络式的,不应过多、过杂,重复性的。否则就失去了它的价值。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有不妥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