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458033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A 卷新世界进修中心初高中部(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 100 分)题号 阅读一 阅读二 阅读三 阅读四 作文 总分得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 3 题。(12 分)历史上的汗血宝马1969 年,甘肃武威出土了一只威武的铜奔马,此马三足凌空,气势夺人,郭沫若将它定名为“马踏飞燕”。据考证,“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极品青铜器物,距今约 1800 年。这批骏马的原型,便是从西域传入我国的汗血宝马。 我国古代,曾将汗血宝马称为天马、大宛马(大宛是古西域国名,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据史记记载,大宛马“其先天马子也”,它在高速疾跑后,肩膀位置慢慢鼓起,

2、并流出像鲜血一样的汗水,因此得名“汗血宝马”。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汉使开始频繁来往于西域诸国,他们在贰师城见到了强健的大宛马,于是奏知汉武帝。嗜好宝马的汉武帝闻讯后大喜,特意铸了一匹金马,命使者送到大宛国,想用金马换一匹汗血宝马,结果被大宛国王拒绝,汉使也在归途中被杀。汉武帝大怒,派大将李广统率大军远征大宛国。大宛国人难以抵挡,于是杀了国王,与汉军议和,并同意向汉朝提供良马。汉军挑选了 3000 匹良马运回中原,但这些马经过长途跋涉后损失惨重,到达玉门关时仅余 1000 多匹。得到汗血宝马的汉武帝十分高兴,将“天马”的美名赐予汗血宝马。汉武帝还让汗血宝马等西域良马与蒙古马杂交,培育出山丹军马。

3、从此,中原的马种得到改良,汉代的生产力和军队的装备也因此大幅增强。唐朝时,中原与西域诸国的关系更加密切,唐玄宗曾将义和公主嫁给了宁远(大宛)国王,宁远国王则向玄宗献了两匹“胡种马”(即“汗血宝马”),玄宗为两马取名为“玉花骢”和“照夜白”,它们还被画进了唐代名画照夜白图。在古代,马是战争的利器。汗血宝马体形好、听话、快速、适于长途行军,在游牧民族的征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成吉思汗时代,汗血宝马成为蒙古大军发动“闪电战”,横扫欧亚大陆的重要工具。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里,汗血宝马代表着勇气和力量,蕴涵着人们的理想和幻想,被人们称之为“龙之友”和“龙之媒”。曾有不少文人墨客赋诗填词,撰写传奇故事来描

4、写“汗血宝马”。唐代李白有天马歌:“天马出来月氏窟,背为虎纹龙翼骨,嘶青云,振绿发,兰筋权奇走灭没。”宋代司马光也有天马歌:“大宛汗血古共知,青海龙种骨更奇,网丝旧画昔尝见,不意人间今见之。”汗血宝马从汉朝进入我国一直到元朝,繁衍生息上千年,但近代以来,史料中已很难见到汗血宝马的名字,汗血宝马在我国几近绝迹。按说,引进的汗血宝马有雌有雄,是可以进行繁殖的。但由于我国地方马种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引入马种后,都走了“引种杂交改良回交消失”的道路。同时,由于战马多被阉割,也使一些汗血宝马失去繁殖能力。种种原因使汗血宝马在国内踪迹难寻,目前只有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境内,还生存有数千匹汗血宝马。1下面对“

5、汗血宝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汗血宝马”本产自西域,汉代始传入我国,传入后极大改善了当时的生产力状况和军队装备。B“汗血宝马”与我国的优良马杂交,培育出了更优良的马,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发展。C“汗血宝马”得名是因为在剧烈运动之后,马的全身会流出像血一样的汗水。D因其体形优势、善解人意、奔跑迅速,“汗血宝马”在历史上的军事征战中往往发挥决定性的作用。2下列各项内容完全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 分)A“马踏飞燕”三足凌空,气势夺人,形象地展现了“汗血宝马”的矫健身姿。B“马踏飞燕”因其原型是“汗血宝马”,故成为现今青铜器中的极品。C“照夜白图”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汗血

6、宝马在改善民族关系方面的桥梁作用。D唐李白和宋司马光用诗歌的形式,描写了汗血宝马所体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气。3根据文意,写出汗血宝马在中国“几近绝迹”的原因(三条):(6 分)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47 题(14 分)激流尽处应是黎明(节选)文/陈思和巴金的精神是属于青年的,巴金先生的逝世也象征着这一青年时代的消逝但是我相信只要人类社会还需要用青年的力量来创造未来世界,那么,巴金先生所描写的青春生命的激流是永远也不会过时的。昨天,我在巴金先生的病房里,默默看着呼吸愈来愈困难的老人,想其一生走过的道路,心里忽然跳出两句话:寒夜前头仍须随想;激流尽处应是黎明。巴金先生去世,我想用这两句话作为挽联,

7、代表上海巴金文学研究会献给老人的在天之灵。这两句话是用来概括巴金先生一生所努力追求、呼喊、实践的理想主义文学道路。回顾巴金先生一生,从一个有信仰的社会活动家,到卓有成就的著名文学家,晚年又是一个撰写随想录反思“文革”教训的社会良知,始其社会运动终其社会批判,他一生中最大的关怀目标,就是中国社会将如何健康地发展,中国人民将如何合理地生活,用“忧国忧民”四个字来形容巴金先生的一生,并不过分。但是,巴金先生在社会理想方面期望甚大,收效甚小,他自己也因为理想的遥不可及而一度陷于深刻的痛苦之中。1929 年初他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写的是“无边黑暗中一个灵魂的呻吟”,1946 年巴金写完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寒

8、夜,最后一句是:“夜,的确太冷了。”这可以说,是他的心灵历程的一个写照。正因为他有太多的痛苦和感情,他需要倾吐和宣泄,才成就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特殊贡献。我在十多年前出版的人格的发展巴金传里说过这样的意思:“1930 年以后,他成为一个多产作家而蜚声文坛,拥有了许许多多相识与不相识的年轻崇拜者,但这种魅力不是来自他生命的圆满,恰恰是来自人格的分裂:他想做的事业已无法做成,不想做的事业却一步步诱得他功成名就,他的痛苦、矛盾、焦虑这种情绪用文学语言宣泄出来以后,唤醒了因为各种缘故陷于同样的感情困境的中国知识青年枯寂的心灵,这才成了一种青年的偶像。巴金的痛苦就是巴金的魅力,巴金的失败就是巴金的成功。”

9、由于这样错杂相交的命运安排,巴金成为一个 20 世纪的文学巨匠,他的创作成为他安身立命之本,他用他的笔来努力表达他对社会、对时代、以及对个人人生道路的理解和反思,从他所创造的文学世界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全部认真思索。 2005 年 10 月 17 日晚 4、巴金原名_,激流是巴金所著_ 、_ 、_三部长篇小说的总名。(4 分)5、请你谈谈对“寒夜前头仍须随想;激流尽处应是黎明。”这两句话的理解.(用文中的话回答) (3 分)6、你怎么理解“巴金的痛苦就是巴金的魅力,巴金的失败就是巴金的成功。”(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回答)(3 分)7、结合你所了解的巴金,写一段 50 字左右的评价性文字,要求有观

10、点、有简析。(4 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811 题。(10 分)沁园春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东坡老,驾勒吾回。坡谓: “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照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 ,只管传杯。白言:“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阁开。爱纵横二涧,东西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不若孤山先访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8、这首词的词牌是_,词又称_。(2 分)9、词中提到了“香山居士”、“林和靖”、“东坡老”三人,这三人分别是( )(2分) A.白居易 林逋 苏轼 B.苏轼 林逋 白居易 C.苏轼 白居易 林逋 D.白居易 苏轼 林逋 10、“

11、暗香浮动”出自 写的山园小梅,原句是_(2 分)11、原词有段小序。这段文字是:“寄辛承旨。时承旨招,不赴。”“辛承旨”即辛弃疾,因其曾于开禧三年(1207)被任为枢密院都承旨而得名。结合这段文字,再来理解这首词的主旨和艺术特色。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4 分) A.全词想象奇特,运用对话方式,融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于一体,委婉地说明了自己不应约的原因,也表达了他对辛弃疾的倾慕与友谊。 B.全词采用对话方式,通过大胆的想象,说明自己因有事而未能成行,希望“须晴去”,也不算晚。C.这首词借三位不同时代的诗人之口,表达自己流落江湖、浪迹天涯的心愿,谢绝了辛承旨的邀请。D.这首词想象奇特,采

12、用超越时空的手法,说明愿意赴招,并写出了自己赴招时与诗人们欢饮畅谈的情景。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217 题。 (18 分)子产为政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 ”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

13、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意,而无令名之难。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 ”宣子说,乃轻币。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四有封洫,庐井有伍。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从政一年舆人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

14、子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选编自左传 )注子产:名侨,字子产,春秋时著名政治家,郑国名相。乡校:乡间公共场所。范宣子:春秋时晋国大臣,晋平公时执掌国政。封洫:田界。伍:五家相保的民户编制。舆人:众人。褚:储藏。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 A吾不克救也 克:能够。 B郑伯如晋 如:到去。 C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 贿:贿赂。 D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 鄙:边远的地方。 13下列句中的“病” 字,与文中“郑人病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B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C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D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14下列八句话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子产治国以德,以民为本的一组是( ) (2 分) 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 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人之爱人,求利之也 德,国家之基也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夫令名,德之舆也 A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