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时代背景孟子简介文气说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458006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寡人之于国也时代背景孟子简介文气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寡人之于国也时代背景孟子简介文气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寡人之于国也时代背景孟子简介文气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寡人之于国也时代背景孟子简介文气说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寡人之于国也时代背景孟子简介文气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寡人之于国也时代背景孟子简介文气说(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

2、畜,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一:背景介绍: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 ,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韩非子五蠹 )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 “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刘向战国策序 ) 。各国诸侯争城夺池,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

3、,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公元前 361 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 ,此后,魏又称梁,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国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惨遭失败,失去了昔日的强盛。公元前 334 年,梁惠王“卑词厚币以招贤者” ,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对孟子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对答,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

4、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二:作者简介:孟子生卒年(约前 372-前 289)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称为“亚圣” ,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七篇: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 离娄 ;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自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 ,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 年) , 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之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将其与论语 大学 中庸合为“四书” 。元朝至顺元年(1330 年) ,孟子被加封

5、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 ,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 “ 仁、义、礼、智。 ”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拓展:孔子:仁 义 礼 董仲舒: 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 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

6、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妻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亦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三纲皆取于阴阳之道。具体地说,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 “五常之道”实际上是“ 三纲”的具体化。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

7、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他看来,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五常之道。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三:孟子的学说要点一、心性论 1.性善与四端 道德价值的根源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 2.义利之辨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3.养气与成德 “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4.道德天 天人合一。二、政治论 1.民本说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2.法先王 孟子主张行仁政,必须效法先王(禹、

8、汤、文、武、成王、周公 )的王道统治政治, 这样便能把仁政施行於天下。 3.仁政与王道 孟子认为 “人有不忍之心” ,乃有“不忍人之政” , “尊贤使能” 。4.德治观念 孔子论“仁” , 是自觉的道德;孟子的“仁” , 则兼具教化的功能。君主应培养出德性,这是施行仁政的条件, 故主张“有德者执政” 。 5.反对霸政 孟子提倡以德服人的仁政, 反对武力服人的霸政, 目的在减轻民生痛苦, 缓和社会矛盾, 故孟子主张王道政治 , 反对霸力服人。 三:文学批评 1.以意逆志 孟子万章上:“故说诗 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 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

9、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2.知人论世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孟子的这一原则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 中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 ”知人论世,应当是“论世”第一, “知人” 第二,进行文学批评,也必须知人论世,才能对作品作出

10、正确的评价。3.知言养气孟子公孙丑上:“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 ,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何谓知言? 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 ,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所谓“知言”,是指辨别语言文辞是非美丑的能力。 “文气说(课后感兴趣研究,仅为大纲,不全面)1.战国孟子“知言养气”2.三国曹丕典论论文最早将气的概念运用于文学理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

11、,不能以移子弟。 ”中国历史上提出文气说的第一人3.南朝齐代刘勰文心雕龙,对“文气”的内容和作用,在理论上作了较全面的综合阐述。4.“古文运动”前驱作家独孤及、梁肃、柳冕等都强调文章的政治教化作用,文论偏重文章思想内容。他们讲养气,实则鼓吹移风易俗,指社会风气的培养,所谓“风俗养才而志气生焉,故才多而养之,可以鼓天下之气”(柳冕答杨中丞论文书 ) 。他们论文气,便强调思想志气,要求具有鼓舞人心的正直雄气和勃勃生气。柳冕说:“夫善为文者,发而为声,鼓而为气。直则气雄,精则气生,使五采并用,而气行于其中。 ”柳冕所说的“气”,实指以儒家道义为指导的进取精神,已开韩愈文气论先声。 5. 韩愈、柳宗元

12、的“古文运动”,倡导古文,反对骈文,进一步发挥孟子“养气”、 “知言” 的观点。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 )。韩、柳主要从写作古文的原则和方法的角度,确立了作家思想修养与文章内容及形式关系的基本观点,奠定了儒家养气观和文气论的文论基础。 6.苏三父子。 “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上枢密韩太尉书 )这就把作家的精神气质与文章的艺术风格区别开来,强调了作家的文学素养和生活阅历。从而使文气论与文章写作实践更紧密结合起来,突出了个性和艺术性。7. 戏曲作家汤显祖说:“文章之妙,不在步趋形似之间。自然灵气,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怪怪奇奇,莫可名状,非夫

13、寻常得以合之。 ” 后期唐宋派、公安派和汤显祖等在养气观上比“三苏”更强调识见和阅历,更不受儒家思想束缚,其文气论则更要求具有真知灼见,体现个性的解放,更进一步追求内容与形式溶合的艺术真实,与韩、柳复古文气论分道扬镳。 8. 桐城派论文讲义法,所以提出了掌握文气的方法论,即“因声求气”。 刘大櫆:“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然论文而至于字句,则文之能事尽矣”(论文偶记 )提出通过朗读字句,掌握文章音韵节奏,体会作家精神气质的学习古文、写作古文的方法。姚鼐:“文章之精妙,不出字句声色之间”,要“从声音证入”(尺牍 与石甫侄孙 ) ,认为“学文之法无他,多读

14、多为”(与陈石士书 ) , “深读久为,自有悟入”。罗台山更认为,养气就是要“端坐而诵之七八年”(台山论文书后 ) 。9.近代张裕钊:“文以意为主,而辞欲能副其意,气欲能举其辞。譬之车然,意为之御,辞为之载,而气则所以行也。其始在因声以得气。得其气,则意与辞往往因之而并显,而法不外是矣”(答吴至父书)。认为内容决定文辞,文辞表现内容,但文辞的畅通有力则取决于作家神气,而神气体现于声节,所以掌握的方法便是“因声以得气”,通过朗读体会精神气质。 10.曾国藩 “为文全在气盛,欲气盛全在段落清”(辛亥七月日记 ) , “文章之雄奇,其精处在行气,其粗处全在造字选句”(咸丰十四年正月初四日家训 ) 。11.同时在骈文写作上出现“潜气内转”说(朱一新无邪堂答问 ) ,认为骈文的文意转折,气韵流通,有“以虚字使之”, “亦有不假虚字而意仍流通,乃在内转”(孙德谦六朝丽指 ) 。延边大学08 中文教育 于平平 20840500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